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對胡錦濤的細節處理
 
【人民報消息】由於中國政治非常隱祕和不透明,海外的中國觀察家,經常需要留意分析中國官方媒體報道中的細節,來對中國的情況進行判斷。這些判斷很多時候是有用和有效果的,但也經常造成誤解和誤判。

  不久前,在由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主持的一個紀念江澤民對臺灣八點講話七週年的會議上,中國官方透露出對臺灣政策軟化的跡象。這使得許多中國問題專家,非常仔細的分析其中的背景和原因。路透社星期天的分析文章表示說,在中國,很微小的細節,都可能預示着一些大的政治變化。在不久前紀念江八點七週年的會議上,雖然主要的講話者是中國副總理錢其琛,但中國電視臺的鏡頭,卻主要集中在胡錦濤身上。

  波士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傅士卓(Joseph Fewsmith)指出,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當日的出席,除顯示接班的態勢外,也透露胡已開始逐步掌控對臺政策。

  在一月廿四日的中國紀念江八點七週年座談會中,胡錦濤的出席引起外界的關注,而當日胡錦濤的畫面頻頻出現於中央電視臺,甚至壓過主角錢其琛,使外界也有一番聯想。傅士卓分析,對於充滿神祕色彩的中共高層來說,特別是在接班前夕,即使是一些小細節也都可能是大學問。他說,「當日攝影機一直對著他,正是要加強說明他的重要性。」

  傅士卓認爲,胡錦濤先前給外界貼上唯唯是諾的標籤,但江八點座談會當天的電視報導說明,胡錦濤正逐步採取步驟,提高他的低姿態。他指出,胡錦濤從未涉入兩岸關係,其他主要議題的啓動,也很少將他列爲決策層。「這次動作可能意味,高層正準備讓他接觸更廣泛的世界。」

  香港資深新聞記者,現在臺灣中國時報任職的譚自強博士表示,胡錦濤出面主持這樣的會議,當然包含有中國政府要表達的內容。

  譚自強表示,解讀中國官方的新聞,具體就臺灣問題來說,需要看是什麼部門在講話,其對象和含義非常不同。

  香港中文大學傳媒學教授約瑟夫-陳認爲,近年中國的情況出現了很多變化,但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中國官方媒介報道的細節,仍然是外界重要的分析中國的依據。

  不過,這類有關報道的細節,也會造成外界的誤解。比如胡錦濤在紀念江八點七週年會議上的講話,就曾經被一些海外觀察家認爲是胡錦濤主導的政策變化。

  美國西東大學政治學教授楊力宇認爲,中國需要更爲透明和開放,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誤解。

  楊教授表示,中國官方的公開報道中講究程序和細節,是一種非常中國特色的政治文化,在西方發達國家是見不到的。隨着中國的開放和變化,這類細節政治,恐怕會越來越減少,甚至逐漸消失。

摘自(中國社會民主黨論壇)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2/4/1882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