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共最高层的决策性错误
 
作者:萧政丰
 
【人民报消息】十六大上江泽民的政治报告明白无误地表明了现在中共对政治改革的否定态度。十六大关于政治改革的阐述不仅没有把“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民主的国家”作为目标,反而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抽象地设定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这种政治改革的方针,实际上是倒退。经济尚好,不思改革政体,不定下向民主与法治过渡的长远目标,这是江泽民等中共最高层的一个决策性错误。

且看十六大对中国政治改革的表述:

第一,中国不搞民主。因为中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按照十六大的定义,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体”,也就是说 “党的领导”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回事儿。不仅如此,“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目标就是现有体制不变。因为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过程中,中共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最后还有,“贯彻党的侨务政策” 。

第三,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就是“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经过法定程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看了以上的表述,多数人并不会感到惊奇,因为中共不仅多年来一贯如此,而且十四大、十五大对政治改革的表述也于本次大会大同小异,同样强调“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 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步骤和标准。十六大的政改方针,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基本不变”。所谓 “不变”是指“江泽民的政治改革路线不变”。

江泽民政治改革的十三年,就是反对政治改革的十三年。这个结论如果在十四大或十五大做出,或许会被认为是武断,是由“六四情结”造成的偏见所致。历经三次党代会,实事胜于雄辩,即使是一相情愿,愿意相信江泽民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政治改革”的人也不免失望。即使不提什么解除言禁、报禁,如果现在有人问江泽民,十三年来政治改革取得的成果是什么?五年以后十七大时政治改革又能到什么地步?总书记此刻能说些什么?十六大本身“人事”问题的举世“大猜谜”本身就证明了黑箱操作的成果和所谓“增加透明度”的破产。

这几年里的事实证明,江泽民以实际行动反对政治改革的手段有多种,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取消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江泽民前,赵紫阳主政的中共十三大,政治改革曾经是出台的新主题。十三大报告中说:“我们最终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这些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要用这些要求来检验改革的成效”。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以十三大的政治改革方案,中共就能够创造比西方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但是把中国政治改革的理想目标设定为“更高更切实的民主”,符合民意,的确值得全民的努力。镇压八九民运之后,江泽民主政。十四大的政治改革的目标从创造“更高更切实的民主”,被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

江泽民的另外一个反对政治改革的手段是用抽象的口号代替改革方案中的具体步骤,有口号,无内容,使政治改革空洞化。记得十三大改革方案中的具体内容“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等等,到了十四大变成了“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高度重视法制建设”。中共十五大继承了十四大对政治改革的淡化、抽象化的做法。十五大的方案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本次十六大:“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在已经很空洞的口号下干脆只说不做也是反对政治改革的一个方法。十四大、十五大上提出的稍有具体内容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企分开和精简机构”,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这些许诺的实现。否则,十六大江泽民在“总结历史性成就”的时候就不会只字不提。

拒绝政治改革是江泽民以及中共最高层的决策性错误。时间越长,这种错误就越明显;对中国造成的损失也越大;中共自身也会成为中国发展的“瓶颈”。因为按找十六大“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中共将不可避免地继续“总揽”和“协调”市场,钱权一体的联盟就不可能打破,自由市场经济也就不会在中国实现;拒绝政治改革的决策是建立在判断性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对自由与言论的压制能够永远换取“稳定”是判断性错误;认为中国的百姓可以永远接受牺牲政治权利换取经济自由也是判断性错误;认为绝对权力的“自我完善”能够杜绝腐败不仅仅是判断性错误,而且是天方夜谭,自欺欺人。

众所周知,中国之所以有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政体之中缺乏民主与制衡,归根结蒂是中共领导一切的一党专制造成的。尽管从不提及原因,政治改革的必要性是中共多年来也公开承认的。因此,成功的政治改革的应该是逐渐使中国政体向现代民主制度过渡的过程。在人类的政治文明的发展史中,如果有任何已经证明的,屡试不爽的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可以借鉴于中国的话,那无疑是“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所谓政治改革要改的,应该是一党专制缺乏制衡的根本,绝不仅仅是一党专制的方式。只改方式无异于在泰坦尼克号上重新安排桌椅,不仅于事无补,反会误国误民。总之十六大对政治改革的阳奉阴违令人失望,在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上是一个败笔。

-原载《信报》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1/16/2389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