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反腐淪爲中南海權力鬥爭的工具
 
【人民報消息】最近幾年,中國許多經濟精英在反腐敗的浪潮中紛紛沉沒。人們的印象是,只要是受到「雙規」,接受當局審查,幾乎查一個倒一個。這些腐敗分子受到法律制裁自然讓痛恨腐敗的百姓高興,但專家們也爲此感到憂慮,反腐被人作爲政治工具進行利用,不會對腐敗現像產生有效的遏制效果。

據美國之音11月9日報道,中國打擊貪污腐敗的力度看來越來越大。中箭落馬的名單中湧現了衆多的明星,有政治明星、經濟明星和電影明星。比如政治明星成克傑、陳希同、經濟明星王雪冰、朱小華、仰融、高嚴、楊斌以及電影明星劉曉慶等等。他們中職務最高的是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和人大副委員長成克傑;金錢最多的有<<財富>>雜誌中國首富第二名的楊斌和號稱中國「億萬富姐」的劉曉慶。還有控制中國金融命脈的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王雪冰,控制全國電力系統的國電公司總經理高嚴等等。

老百姓過去報怨說,當局在反腐問題上一直是隻拍蒼蠅不打老虎。現在好了,打了這麼多老虎,老百姓應該拍手稱快了。但是,<<北京之春>>雜誌總編胡平指出,現在的問題不是腐敗該不該反,而是最高領導層利用反腐相互之間進行權力爭奪,反腐變成了政治工具:「我認爲這次的反貪反腐,顯然有很深的政治背景,因爲它涉及的人物都有很高的地位和比較大的影響。而且在他們背後有著某些上層人物的支持。或者被認爲是XXX的人。因此對他們的反貪反腐,不是一般的行爲,而是涉及最高權力的鬥爭。」胡平認爲,最近反腐行動有加快的勢頭,這跟中共即將舉行的十六大權力交接有密切關係。

從實際情況來看,中國的經濟犯罪和官員貪污腐敗行爲的確在大量增加。據中國官方的統計資料,從1997年到2002年,中國法院審理了118多萬件官員貪污受賄、濫用公款等經濟犯罪的案件。判處的官員多達188萬多人,其中省部級有19人,司局級有318人,縣處級爲2031人。另外還有大量的案件是在黨內處理,並沒有移交給法院。

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普遍認爲,腐敗問題日趨嚴重是和中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分不開的。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市場導向的經濟改革,實質上就是化國有爲私有的過程。胡平指出,由於沒有媒體輿論的監督,私有化過程就成了權貴私有化的過程。形式上是市場化了,但大量的經濟資源掌握在政府官員手上,要經商,要搞經濟活動,就必須通過賄賂官員,得到他們的保護和支持。可以說腐敗不僅是難免的而且是必須的。

關心中國問題的人和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過去批評中國當局只拍蒼蠅不打老虎。現在中國政府打了一些老虎的時候他們又批評說,反腐敗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那麼究竟應當如何進行反腐鬥爭才能真正收到反腐敗的效果呢?政治評論家胡平表示:「要解決問題就要建立真正的法制,開放民主,首先是開放新聞輿論的監督。從這個地方著手我們才可望有真正意義上的反貪、反腐敗。否則它就很容易變成上層鬥爭的一種工具。」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1/10/2379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