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第四代領導核心將走往何方?
 
【人民報消息】 (記者海濤報導)2002年秋天,中國共產黨將召開16大。西方報導認爲,中共16大後出現的第四代領導核心,將繼續推行改革開放的路線。香港分析人士認爲,中共第四代領導人,本質上同以前的領導人沒有太大不同,因此,他們只能是順着歷史車輪的慣性往前走,自己並不會有什麼開拓性的建樹和新思想。

  一月三號的《華爾街日報》刊登了該報駐北京記者赫茲勒發來的長篇報導,談中國第四代領導人將在今後的幾年中,繼續推行改革開放的路線。文章說,以胡錦濤等爲首的第四代領導人,目前都保持一種很低的姿態,在經濟上,將繼續改革開放,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擴大私有化程度。社會方面,也將一如既往盡力保持社會穩定,減少社會震盪。

  《華爾街日報》的長篇報導說,總的說來,胡錦濤以及其它中共十六大以後的領導人,都是五、六十歲,他們都年富力強,又都是技術官僚,這樣,他們領導下的中國政府,將是這些年來最爲開放的一屆政府。

  西方專家忽視中國政治傳統

  但是,香港政論雜誌《開放》主編金鐘認爲,這種看法和分析,反映了一種西方中國問題觀察人士的一種過度樂觀的態度。他們忘記或者忽視了中國的政治生態傳統和特色。

  金鐘說:「中國的整個政治生態,有一個非常強的慣性,中國的政治傳統,非常深厚,你說共產黨執政五十多年,不管他打什麼旗號,實質上他還是中國幾千年的中央集權,說的好聽一點,不然,我們要說他是封建專制,高度集中的一個體制。這個制度,你以前是封建帝王,後來是毛澤東,是共產黨,政治體制並沒有本質的改變,所以,在這樣一個大的歷史背景下,我們來看今天所謂中共第四代,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他們這一代,說他們姿態低的行事方式、方針、態度,是完全不足爲奇的,因爲,現在臺上還是江李朱,你這些人還在臺下,還沒有接掌最高的權力,他們怎麼能夠高姿態啊?而駕馭第三代的江澤民,又是一個最愛出風頭的,會幾句外語,要經常表現自己,建立自己一個大國領袖的國際形像,所以,相比之下,當然就沒有胡錦濤的份兒嘛!」

  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金鐘認爲,改革開放的方針,是第二代第三代領導人定下的」既定目標「,已經被實踐證明是對國家對人民有好處的,因此,第四代領導人,只有繼續執行的義務,沒有開倒車的權利和權力。但是,第四代領導人,在改革開放上,不會比前幾屆領導人走得更遠。

  新領導人在經濟改革上或有更大作爲

  但是,香港的另外一箇中國問題觀察人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資深中國問題分析家林和立認爲,起碼在經濟改革方面,中國新一代領導人,也許會有更大的作爲。

  林和立說:「目前,在中國共產黨裏面,對於經濟改革,就是說,推行市場經濟,國際接軌,還是有共識的。所以,第四代上臺後,應該會繼續推行市場經濟改革。有可能在所謂私有化、政企分開方面,可能會比第三代要走得遠一些。」林和立認爲,經濟改革方面,中國領導人是有這個決心的,而且,這在中共黨內的分歧不是很大。

  在政治改革方面,包括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記者這樣的中國觀察人士都認爲,中國的新一代領導人,特別是胡錦濤,都在悄悄地試探政治改革,比如一直是中共中央的正統理論機構--中央黨校都開始聘請西方專家,講授西方經濟政治理論,研究墨西哥等國家的社會實踐和理論。另外,中國也在改變政府職能,讓公務員制度更加透明,改革幹部制度,讓政府更好爲百姓服務。但是,金鐘和林和立都認爲,中國在新一代領導人的經營下,政治方面不會有什麼大的動作。

  金鐘先生說:「國外的學者們,早就對這個有評論。這不叫政治改革,這叫行政改革。任何國家、任何制度,都有一種行政改革的必要。再腐敗的,再落後的制度,它有時都要在管理上,在行政層面上解決它面對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所以,我認爲不能叫政治改革。公務員的選拔、制度的透明,這些方面改善,沒問題嘛。哪怕是日本軍國主義體制,希特勒那個納粹體制,他們也會面對這個問題。」

  政治改革時機未到

  曾經在香港英文《南華早報》任中國版編輯的林和立說,的確,中國在政府職能方面的改革,應該被稱爲行政改革。

  林和立說:「這是行政改革爲主。從西方角度來看,一般人認爲,發展中國家,假如真的要搞多黨制、民主選舉,公民有選舉權,一人一票。不過,在目前情況下,在中國大陸推行西方意義上的政治改革,機會比較低。」

  林和立指出,第四代領導人在中共16大之後,第一屆五年中,也就是從2002年到2007這五年中,不大可能推行西方意義上的政治改革。

  金鐘表示,目前還不知道到16大,江澤民是半退還是全退。但是,不管江澤民下不下,在第三代和第四代手中,不大可能推行真正意義上的政治改革。林和立則說,中國的機構改革,目前還是停留在行政改革的規模。要推行跟國際社會接軌的那種公務員制度,包括公開招聘一些中層幹部,這種真正的政治改革,恐怕最早要等到2007年,或2008年以後了。

(美國之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9/1823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