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一個老黨員:我的退黨聲明
 
【人民報消息】我叫張魯石,1927年4月生於山東膠州半島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今年74歲。我於14歲在家鄉當抗日兒童團團長參加革命工作算起至20歲時,在淮海戰役的戰鬥中參加中國共產黨,到現在有半個多世紀了。

  在現在的年輕一代的眼裏,我也算一個老革命了。淮海戰役後,我又參加了渡江戰鬥,當時我當班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在68軍當通訊排長,負過傷。後轉業到河南西部一個山區縣當郵電局長兼支部書記,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一直到離休時,是一個科級幹部。幾十年的革命戰鬥生涯,我爲人民爲黨做了一點工作,黨和人民給了我不少榮譽。在解放戰爭中、在朝鮮戰爭中,我多次立功,受獎,軍功章(包括我參加過的戰役的紀念章)掛滿了前襟。直今我還保存着我過去穿過的軍衣。時時拿出來翻看,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我說這些,絲毫沒有爲自己擺功,居安自傲的意思。想想過去和我一起的戰友們,已犧牲多半,那些鮮活的面孔,一個個地在我眼前浮現,隨着時間的推移,越老我記得越清晰。二歪,安傑,趙地還有一個我們都稱爲大哥的,只在一個小的戰鬥下來,我就永遠失去了他們,淮海戰役我們是取得了勝利,但那戰鬥也是打的夠悲壯的,我們的犧牲也是不少的。在朝鮮戰場上,在飛虎屯的戰鬥中,由於霧大,和師部失去聯絡,走錯路線,我們一個排犧牲過半。我就是在那次戰鬥中負傷的。和那些犧牲的同志相比,我比他們幸運的多了,我己經比他們多活了五十多年,和他們相比,我感到非常慚愧,恨不得隨他們而去。和他們在一起,和那些生死與共的戰友在一起,暢談理想、信念、戰鬥,那是多麼的幸福啊。

  我還有什麼值得居功自傲的呢?我只恨自己爲黨和人民工作的太少太少,對不起這些同志們。可是我爲什麼又要聲明退黨呢?我以前又是爲什麼入黨呢?我是以無限沉痛的心情和着悲傷的淚水寫完這個聲明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一定都是陽光和鮮花,還有陰霾和荊棘。在朝鮮戰爭中和我們在一起的戰友們,有的當上了共和國的將軍,還有一個張連長,甚至當上了軍委副主席,但他們是他們,我還是我,我還當我的小小科長,也是爲人民服務。幾十年來,我從沒有和他們聯繫過,沒有什麼意思。和我的過去的犧牲的戰友相比,我已經多活了五十年。我的妻子也早已退休,大兒子在市電業局上班,二兒子在電信局上班,三個女兒也都成家,參加了工作。現在可以說是兒孫滿堂,極盡天倫之樂。我還有什麼不值得滿足的地方呢?

  可是今天,我不顧組織上的多次軟硬兼施口頭警告,不顧同志們的好心好意多方勸阻,不顧親友及兒女們的苦苦哀求,我毅然決定退出中國共產黨!我爲什麼退黨?那麼得先說明我爲什麼入黨。

  在淮海戰役的日日夜夜裏,山東老根據的人民,不管婦女,老頭,兒童,從四面八方,推着小車,挑着擔子,趕着大車,向前線去,向有槍炮聲響的方向去,送公糧,送炮彈,運傷員,浩浩蕩蕩,這是怎樣的一幅人民戰爭的波瀾壯闊的畫卷啊!有的老百姓餓昏在公路上,可他們就是捨不得吃一口他們推的滿車糧食,這場面使我激動的放聲大哭。這是一幅人民、人民軍隊和黨水乳交融的情景啊,共產黨是人民的救星,人民把共產黨,把人民的子弟兵稱爲自己的命根子,共產黨深深的紮根於人民羣衆之中,有這樣的黨和人民,再有幾個反動腐朽的國民黨政權也是不難被推翻的啊。

  從那時候起,我就下決心,要加入中國共產黨,誓爲中國人民的獨立,自由,幸福和解放而獻出自己的一切。誓爲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沒有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新社會戰鬥終生。我是在一次接受偵察任務前加入共產黨的。我們幾個人在一起宣誓,誓詞很簡單:"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服從黨的組織,遵守黨的紀律,誓爲共產主義奮鬥,永不叛黨。"我激動萬分,從此我張魯石,生長在山東的一塊石頭,就是黨的人了。黨把我這塊石頭放在哪兒,我就在哪兒。"誓爲共產主義奮鬥,永不叛黨",是我畢生恪守的信念。我也有想不通的時候。

  從朝鮮戰場回來以後,我轉業到地方工作,我們這些九死一生的過來人,是以多大的熱情參加我們年輕的、我們自己通過血汗氣力掙來的社會主義祖國的革命和建設中去呵。"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整風反右、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四清社教以及中蘇十年論戰。多少運動多少鬥爭,我們放聲高歌,我們所向無敵。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從此走向繁榮富強欣欣向榮。可是這些革命都是革的別人的命,我都是當然的天然的動力。唯有文化大革命中,我當上了革命對象,被革命羣衆批判。說我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我想不通。一天我把過去的舊軍裝穿上,把所有的軍功章全都戴上,氣勢兇兇的來到了會場。說:"我過去出生入死,就是爲了搞社會主義,我的多少戰友長眠地下,也是爲搞社會主義,你們說誰走資本主義道路,我張魯石要和他拼。"主持會議的造反派負責人笑了。說:"張局長啊,你戴這麼多軍功章幹啥,我們可不是批判你這軍功章的,黨內有走資派確實要走資本主義道路,要復辟舊社會,社會主義革命革到自己頭上,黨內有人反對,他們要搞和平民主新階段,要壓迫羣衆,要當官僚,要當老爺,共產黨正在變質。毛主席發動文化大革命就是要反修防修,避免中國走蘇聯資本主義復辟道路。你要正確理解正確對待羣衆運動啊。"

  那天,也沒有再批判我,讓我回去好好想想,好好學習毛主席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文化大革命結束到現在二十五年了,毛主席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繼續革命的學說已被打得粉碎。我們曾經是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由於失去了羣衆監督和羣衆的血肉聯繫而急劇變質。現在腐敗落了個全世界第一。我們國家的兩極分化狀況也落了個世界第一。這難道是我參加革命時,入黨時的初衷嗎?二十五年來的教訓不就是從反面證明了文化大革命搞的正確必要及時嗎?不是已經證明了毛主席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繼續革命理論的正確嗎?不正從反面證明了人家那個造反派組織負責人說的正確嗎?爲了國家,爲了民族,爲了人民,爲了無數的革命先烈,我們個人吃點苦,受點罪,受點衝擊,受點批判,進五七幹校,又有什麼了不起呢?這是毛主席對我們革命幹部的最大愛護啊。多少成克傑、胡長清到底是誰害死他們了呢?我親眼看到,文化革命中,有些當權派個人有問題,爲了保自己,不能正確對待運動,挑起一部分羣衆分成兩派,挑起羣衆鬥羣衆,引起武鬥。後來又把責任推到造反派頭上,這公平嗎?我現在正式地向批判我的那個造反派負責人賠禮道歉,因爲揭批查時,我又批判了他,可惜他現在已經死了,我不能親自對他說:"你的批判是正確的。"

  爲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爲了人民的幸福安康,爲了共產主義的宏圖大業,至於我們個人的榮辱得失是多麼微不足道啊。現在我們國家的情況真是令人痛心。人民公社的集體經濟是徹底完了。農民破產了。國企也是完了,工人大批地失業了。共產黨的腐敗令人觸目驚心,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原來的國民黨。由於兩極分化,工人農民又被迫地吃二遍苦,受二遍罪。地火在潛行,社會孕育着巨大的動盪和不安。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小學畢業,理論水平不高。但我也知道,共產主義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就是共同富裕。現在走的就是地地道道的資本主義道路啊。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麼?不就是共產黨搞修正主義的必然結果嗎?再跟着這樣的黨走下去,那不是背叛了我入黨時的誓言了嗎?誓言在耳,宣誓時情景歷歷在目。不容我不斷然採取行動,不然,百年後愧對先烈。我畢竟幹了五十多年的共產黨,自己否定自己,這對於我來說是多麼的痛苦。但是,沒有這種自我的否定,也就沒有新生,我不願意晚節不保背叛我的誓言。

  最近,我身體不好,醫生檢查,肝硬化後期,住院治療。在病床上,我聽了江澤民的七一講話:資本家是勞動者,擁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可以入黨。並咬着牙說:共產主義是不切實際的空想,我們不必要去描繪它。對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學說,要深化理解,形勢變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不可能知道他們逝世以後的實踐。聽了江澤民的講話,我當場氣得吐了血。這說明:江澤民的修正主義路線已係統化理論化了,把我一切的幻想都打破了。好一個修正主義的頭子,過去是隻幹不說,現在是又幹又說了。既然如此,就讓你那心愛的資本家去入黨吧。我今天在病床上,趁我手還能拿得起筆的時候,嚴正聲明:

  1.從本聲明之日起,辭去老幹支部書記職務,並退出中國共產黨。

  2. 我仍堅定的信仰共產主義,信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併爲共產主義在中國的實現而奮鬥終生。

  3.我已患嚴重疾病,生命無多。在我死後,中國如果有真正的承認毛澤東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學說的共產黨組織出現,我請求追認我爲該共產黨組織成員。

  我一生清貧積蓄不多,只有三萬元人民幣預做我的黨費,我已採取措施,一旦追認我爲該黨黨員時,即上交。以上聲明,從2001年7月1日起生效。

  張魯石2001年7月19日

摘自大參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7/22/1461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