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黃河決堤 大雪天寒 烏海市人民正經受雪與水的「考驗」
 
【人民報消息】僅僅一天時間,黃河凌汛決堤的河水已淹沒了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烏達區橋西鎮和烏蘭鄉5個村,3個養殖場、養魚場;兩所學校,13個加工廠,受災面積近50平方公里。其中受災農戶近900戶,人口4000餘人,大量房屋倒塌;死亡大小牲畜4900餘頭;水毀鄉村公路15公里,揚水站6座等。

今天(12 20)9時40分,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烏達區橋西鎮黨委書記王志明匆匆走出辦公室,帶人直奔黃河大堤決口現場,上午10時,圍堵決口的工作正式開始。

從17日黃河決口開始至今,王志明幾乎沒合過眼,每天都在黃河大堤和辦公室兩點一線上奔波,沒回過一趟家。

趕在出發前,王志明操著疲憊的聲音接受了記者的採訪。王志明說,橋西鎮地界內黃河段有20餘公里,每年入冬之後,防凌汛都是一項常抓的工作。不過今年,凌汛來得比前幾年都早,「前年這個時候黃河還沒封凍呢。」

據悉,17日上午,烏達區區長和橋西鎮鎮長正帶人在黃河大堤上巡查,上午9時25分,黃河大堤橋西鎮烏蘭圖木頭段出現凌汛險情,來勢洶洶的河水夾雜著大量的冰塊撲向兩岸的土堤,眼瞧著大堤就被衝開了20多米的一個大口子,而且口子還在不斷擴大,根本就來不及組織人圍堵,決口很快就達到80餘米。僅一天工夫,橋西鎮的三個村子和烏蘭鄉的兩個村子就全部進水,4000餘村民被河水圍困。

據決口鎮的黨委書記王志明介紹,儘管當地人對防範凌汛早有準備,但由於今年水勢較大,因此災情比較嚴重,橋西鎮所屬的三個自然村就在黃河岸邊,所以受災最重,決堤的河水已將所有房屋浸泡,最深處河水已達兩三米,所有的土屋基本上都已被泡塌,在現場能看到的只有磚房的房頂。

昨天下午,烏海市飄起雪花,昨晚氣溫開始下降,今天上午王志明告訴記者,當地的氣溫大約在零下20℃左右。王志明告訴記者,下雪和嚴寒對救災影響很大,他最擔心的是在現場圍堵決口的人們,因爲缺少棉衣、棉被,他們不僅要和刺骨的河水對抗,而且只能住在四處漏風的帳篷裏。

王志明說,現在自治區已經給烏海市調集了10萬條編織袋,「堵住決口基本夠用」,目前對他們來說最缺的就是棉衣、棉被等禦寒物資。

現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和烏海市政府已經緊急撥調了救災物資以解燃眉之急,但是當地寒冷的天氣和損失殆盡的家產讓百姓十分難過。

今天上午,記者從烏海市獲悉,受災的羣衆沒有人員傷亡,但是農民們的財產全都被泡在了水裏,現在保守估計損失高達1億3千萬元左右。

今年入冬以來,黃河水位一直居高不下,比同年高出1.5米。由於歷史上就有凌汛情況發生,所以黃河岸邊的村莊始終不敢大意,每天都有人巡堤,所以這次凌汛發生後才能避免人員的傷亡。

造成黃河堤岸決口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黃河封河時間較往年提前近一個月。黃河巴盟封河較早,造成烏海段水流不暢;加之從12月13日起,烏海地區氣溫驟降,河水中形成了很多冰塊。16日中午氣溫迅速回升,又開河約3公里,造成水位上湧,大量流冰堵塞河道。

二是堤岸防禦標準不高,包括該段堤岸在內的烏海市黃河防洪堤已列入國家黃河防洪工程計劃,但是由於資金沒有到位,一直沒有正式施工。

三是水勢迅猛,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每年投入約100萬元資金,連續數年對大堤進行加固維修,但此次黃河水來水速度之快,水平上漲之猛均大大超過往年,短時間內即形成堤內外1.5至2米的落差,近十幾分鍾內堤壩就被衝開近50米的決口。截至昨晚,黃河決口處河水仍以20立方米/秒流量繼續外瀉。

資料來源(大紀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2/21/1784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