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天下第一福(图)
 
这个“福”字暗含“子、田、才、寿、福”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是世上唯一的“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又被称为“长寿福”和“天下第一福”。

【人民报消息】“迎春祝福”、“开门迎福”、“迎春接福”、“新春话福”。“福”是新春之际人们说的最多的字,不但挂在口上,每当新年到来时,家家户户还将大红“福”字,喜气洋洋地贴在大门上、墙壁上,甚至家具上。 “福”字指福运、福气、福星、福分、福祉、福至心灵、幸福等等,是人们对来临的新的一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 找回心灵的一方净土 民间的祈福文化由来已久,祈福是指人们敬天拜神,特别是在遇到危难时希望得到神明庇佑,增加福运,化险为夷,平安度劫。 中国自有文字以来就有“福”的象形文字,“福”字在甲骨文中表现的意义是“双手捧酒食奉于神主前”,这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含义是向上天祭祀祈求,敬拜上天,从而带来无尽的平安和喜乐,得到真正的福。 汉字的“福”字左边是“示”字旁、“示”是祭坛的象形文字,多与祭祀、神明、祈祷、企盼有关,古人接近祭坛,是要得到上帝的引领和神性的启示。后来,这个象形字的意思又引申为“启示”,当用作部首时,代表上帝或神明;右边的字旁,解释为每个人都有神所赐的一口田,找回那心灵的一方净土,福即至。表示人们只要虔诚的信神,神就会赐福。 《左传》上说“福,佑也”,意思是神灵保佑,逢凶化吉为福。《诗经》的雅颂中有“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君子万年,福禄宜之”。《说文解字》中说“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 “福”具体指什么呢?古人归结为五个方面,谓之“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美德与和平。 天下第一福 中国书法历来就有写“福”的传统,“福”字也是书法作品的重要内容。历史上文人墨客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福”的墨迹。楷、行、草、隶、篆诸体应有尽有,规格多样,内涵丰富。 “百福图”、“千禧图”更是享誉中华,影响世界的佳作。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福”的则是清朝康熙皇帝写的福字。 康熙十二年,孝庄太皇太后六十岁大寿将至,不料突染沈疴。百般无奈下,康熙决定尝试“请福”,一气呵成了这幅“福”字。孝庄太皇太后自此百病全消,并以七十五岁高龄善终。 事后康熙几番重提御笔,却再也写不出其间的神韵,所以民间盛传此福为“天赐鸿福”。 康熙亲笔所书的这幅“福”字,笔法浑圆遒劲,并以“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加顶,被称为体现传统文化的正宗福气。由于这个“福”字中的“田”部未封口,因此人们认为是鸿福无边、无边之福。 同时这个“福”字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从书法角度看,将数个字合为一体却流畅自然,已属罕见,更为珍稀的是,这也是世上唯一的“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又被称为“长寿福”和“天下第一福”。 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 每个人都盼望得到福气和福分,趋吉避祸。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得到真福呢?怎样的人才算是有福呢?古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意思是说天道不分亲疏,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但行善是符合天道的,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让善良的人做起事来犹如神助。 也就是说人们要多行善事,只有不断的做符合天道的事情才能得到神助。因此幸福与真诚、善良、无私为伍,总是出现在有德行的人身边,与虚伪、奸诈、阴险、狠毒水火不容。 一个人的福份其实是与他的德行、道德水平紧密相关的。德与福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人是否幸福由外在于人的天道或神决定。神秉执公正,扬善罚恶。人们应敬畏天命,懂得感恩、知恩、报恩,修明德行,才能增长福德。 《诗经》中强调修德配命,即与天的意志、命令相配,自然获得“多福”的结果。其次,尽管神主宰着人的祸福,可以感知人德行的善恶,但是人人都可以通过修养德行来改变命运。 美好的德行将得到上天赐予的幸福,无德的行为则导致福份丧失与灾难降临,人所遭遇的一切祸福皆非偶然。正如古语中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祸由恶作,福由德生”,可见祸福之根源在于人之心。 唐代医药、养生学家孙思邈在《福寿论》中说“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福兮可以善取”,所以无德即无福。传统文化提出德行为福的前提,倡导人要修德向善,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会促进幸福的获得,会有福德和福报。△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2/15/72174.html
打印机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21年2月15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