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精品:1.3-2物质生命的多样性、温度(一)(图)
宇清
【人民报消息】这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超出我们认知能力的东西,包括各种生物。
从大小上看,目前最大的生物,我们知道陆地上曾经有过恐龙,现在还有大象,海里还有鲸鱼。小的呢,我们知道有蚂蚁、昆虫,更小的还有各种细菌。
我们人有这么大的身体,我们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生病了除外啊),也不觉得笨重(贪吃又不运动的除外哈);可以想像一下,那个大象会不会觉得自己笨重呢?那个麻雀会不会觉得自己太小呢?那么昆虫和细菌呢?当然我们没能力知道它们怎么想,只是猜测:可能各自都觉得自己的个头正好合适。
那么有没有比恐龙更大的生物和比细菌更小的生物呢?
从形态和功能上看,我们人有手有脚觉得挺好的,那个小鸟没有手会不会觉得不方便呢?在小鸟的角度上看,它会不会觉得,它有翅膀多方便,而人上天还得坐个飞行器,多麻烦!对人来说,小鸟的这个能力就像是特异功能。小鸟说,这是我的本能。
植物就更惨了,连走路都不可能,更别提飞翔了。可是植物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不用依靠别人养活,还能给人和动物提供食物,它会不会更自豪呢?如果人把脚泡在水里能吸收矿物质,头发能够吸收太阳光,然后不用吃饭就能长身体,那就是特异功能。可植物却具备了。
还有海里的鱼,它在水中游来游去,居然不会淹死,因为它能够在水中呼吸,对人来说,简直是特异功能,可是对它来说只是本能。
不同的生物,适应于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有人发现火山边上的水中竟然有鱼,觉得它怎么可能在那么高温度的水里生存?弄了来放到一般温度的水里,发现它「冻」坏了——人觉得适宜的温度对它并不适宜,人觉得恶劣的环境对它可能正好合适。有人把深海里的鱼弄到浅处,鱼也死了,为什么呢?它适应于深海里的那么大压力,人不适合;人这的压力,它生存不了。
即使同样都是人,把非洲人和靠近北极生活的人调换个地方,估计他们也都受不了。
所以我们有时在寻找地外生命,说哪个是「宜居星球」,哪个不是,还不一定。也许我们这种人不适宜生活的环境,另外的「人」很适宜于居住。
科学家们经常寻找地外生命,说这个星球不可能有生命,那个星球不适合生命生存。可能都昌站在人类的角度上来看的。也许另外的生物适应于完全不同于人类的环境。你觉得呢?
(人民报首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