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墨用毒品交易石首魚 加拿大成轉運站(圖)
2025年2月20日發表
 石首魚主要棲息範圍(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的地圖。(AI示意圖) |
【人民報消息】近日,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的一份內部文件顯示,中國和墨西哥犯罪集團正在利用加拿大港口進行交易,墨西哥提供利潤豐厚的石首魚(totoaba)魚鰾來換取中國的芬太尼原料。有加拿大政界人士呼籲中國嚴打毒品,並且敦促渥太華嚴查邊境犯罪活動。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石首魚鰾曬乾後就是所謂的「花膠」,被認為有抗衰老、防癌、壯陽等功效,在中國市場備受吹捧。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報告顯示,中國和墨西哥的不法集團利用加拿大西岸港口為中轉站,墨西哥以有「海中可卡因」之稱的石首魚鰾和中國換取生產芬太尼所需的前體化學品。
卑詩省保守黨黨魁羅仕德(John Rustard)指出,這個報告描繪了可怕的現狀:「有組織犯罪如何將卑詩省當成毒品交易一環,如何在卑詩省生產芬太尼進而運到美國,看到這些太令人震驚了。」
石首魚主要生長在墨西哥西海域,魚鰾在中國很受歡迎,每公斤售價可達8萬美元(約58萬人民幣)。海關文件指出,中墨人員還組成了一個名為「龍卡特爾」(Dragon Cartel)的新犯罪網路,專門做石首魚和毒品交易。
曾對販毒集團活動進行過深入調查的墨西哥記者納胡拉(Luis Horacio Nájera)表示,溫哥華港成為毒品轉運站的原因,是該地區與同在太平洋西岸的墨西哥曼薩尼略港(Manzanillo)以及美國洛杉磯港有地利之便,連接著亞洲和歐洲市場。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的情報與調查部門總監安森(Dan Anson)表示,加拿大邊境查獲的毒品前體「幾乎100%」來自中國。儘管知道威脅所在,但在邊境檢測這些化學品卻相當困難,因為許多前體化學品具有合法用途,也被廣泛應用於清潔或製造等領域。
加拿大聯邦保守黨黨魁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說,從源頭杜絕毒品很重要,他呼籲中國(中共)加大查緝力度:「中國(中共)政府需要打擊丶禁止這些前體化學品,就這麼簡單。我想對北京當局說:你知道這些原料在哪裡,你知道哪些人生產的,就該把這些人都抓起來。」
在溫哥華日前的一場反毒品集會活動上,組織者之一賴彥宏表示,與其依賴中(中共)國,多靠自己查緝恐怕還是好一些:「以中國(中共)的腐敗來講,你只要貼點錢,什麼東西都送得出去,最主要是這問題不是危害他們國家。從中國來的原材料就是都要查。」
賴彥宏認為,加拿大要打擊非法石首魚和毒品交易很困難,因為港口貨物數量龐大,要區分合法的魚產品和化學品並不容易,恐怕要就此投資大量的金錢和人力。但他說:「毒品一旦流入市面,造成的社會經濟成本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