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7月3日發表
人氣:52,869 分享:
|
|
古城牆抵擋洪水守護百姓平安 帶給我們甚麼啓示(圖) |
|
顏丹
|
|
【人民報消息】近日,各地暴雨和洪災頻發,錢江晚報發布一則博文稱「上千年历史的梅城古城牆擋住了洪水」,6月26日,新安江水庫連日洩洪,同時蘭江洪峰抵達導致下游水位暴漲,外江最高水位達25.93米,浙江梅城古鎮關閉了四個城門的防洪閘,並在城門內外堆放沙包,阻止了洪水進入古城,用城牆護佑了城內一方百姓的平安。
梅城古鎮位於錢塘江流域的新安江、蘭江、富春江「三江」交匯處,古稱嚴州,其古城牆為劉伯溫所設計,周長約3公裡。因為城牆上「雉堞半作梅花形」,所以嚴州城也被稱為「梅城」。至1949年中共建政時,絕大部分古城牆保存完好。但後來古城牆被破壞嚴重。60年代下游富春江水電站興建時,新安江水位上升,只得在古城牆的基礎上重新做了加固,2010年又再次加固。現在的城牆兼大壩是混凝土防滲樁,堤身也是混凝土面板防滲,目前採用的是現代的排水泵方式排水。
中國古代城鎮都有城牆,城牆既要考慮軍事防禦的用途,又要考慮抵禦洪水的作用。這樣的古城比比皆是,處處透露著古人的智慧和匠心,但目前仍能夠完整保留的古城牆卻屈指可數,而能夠完整保留原城市防洪排水功能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有著「天下第一塘」美稱的安徽壽縣古城,就是有著超前的防洪排水設計的一座自2600年前一直沿用至今的古城,古城中以城牆為代表的智能擋水系統,固若金湯,無論雨下得再大,城內始終不澇,盡顯古人的巧思。
壽縣三面環水,曾為楚國都城,每當淮、淝洪水泛濫時,古城宛在水中,因而城牆的防洪功能十分重要。1991年,江淮流域發生特大水災,壽縣城外最高水位達到24.46米,且整個壽縣被洪水包圍50天,城外洪水滔天,城內卻正常生活。2003年,洪水來臨,水位已經漫過城門,但壽縣城內的人依然平靜如常,安然無恙。
這都要歸功於壽縣古城的設計,其城牆、護城石岸、甕城、涵洞、月壩,以及城內的水塘和地下排水系統形成了一個巧思精妙的智能擋水工程。
第一.防滲漏、防洪水沖擊的城牆
古城牆以粘土夯築,外砌青磚,磚石縫隙以桐油、糯米汁和石灰為漿泥,十分牢固且防滲;
此外,城牆的轉角處修建為弧形,可減少洪水對城牆的沖擊;另外,在城牆壁腳處修築了高3米、寬8米的堤岸,下面基石與城牆基石相通,形成護城石岸以保護城牆根基不受洪水的直接沖擊。
城門外設計甕城,甕城的城門與內城門錯開,可以保護城門,形成緩沖作用,洪水若入甕城,會形成渦流,可減輕洪水對內門和城牆的壓力。
第二.精巧設計的排水和洩水設施
為防止洪水漫入城裡,設計時使城牆最低處的高度,略高於淮河幹流鳳臺硤石口的最高水位,當淮河洪水快要漲至城牆頂時,就會從峽石口一洩而下,確保壽縣古城的安全。
壽縣古城的排水涵洞和月壩設計一直沿用至今,涵洞和月壩協同起到防洪排水的作用,月壩保護涵溝和附屬閘門,避免被內河積水毀壞。涵溝經過月壩橫穿城牆、護城石岸,中間設有一木塞,木塞小頭朝向城內,當城內水位高於城外時,內河水通過涵道沖開木塞,進入涵體,將水排向城外護城河。當城外水位高於城內時,外城水通過水壓將木塞塞緊內河涵管,月壩內水位也跟著升高,起到蓄水的作用,從而防止外城水倒灌入城,這種精妙的設計起到了防洪排澇的重要作用。
第三.各種蓄水池遍布城內
城內還在城牆四角處和各不同區域設定有內城河的大小不等的蓄水塘,在城內出現積水時,可分散蓄水。此外城內還建有許多明溝暗渠,都流向地勢偏低處的內城河,再由內城河通過兩個涵洞排到城外。
壽縣古城牆防洪排水工程千百年來保護著壽縣人民,古人設計思維的精巧,是現代人無法超越的,實在令人折服。
另外,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紫禁城,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建成後六百餘年來,幾乎不見暴雨積水成災的記載。
紫禁城排水系統設計順應京城地形北高南低的地貌,水向東南流。地面排水坡度約2‰,另外,宮殿廣場的地面呈中間高、兩邊低的「熊背」態勢,使得降雨時由北向南的雨水又由中間向東西兩側排水,充分利用地勢進行自然排水。
同時還設計了很多人工排水設施,包括明溝、暗渠、涵洞、溝眼等,紫禁城的院落和房基四周有很多雨水口,因被鏤彫成明清幣型,被稱為「錢眼」,「錢眼」直通暗渠,臺階或牆下有通入暗溝的「溝眼」。降雨時,自屋頂坡面落到地面的雨水,流到明溝後,再匯到地面暗渠;地面的雨水匯集後流入「錢眼」和石槽明溝,或由「溝眼」穿過匯入暗溝。
地下暗溝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流入暗溝的雨水經支溝匯集到幹溝後排入內金水河,內金水河與城牆外側52米寬的護城河相連,之後同周邊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以消納紫禁城的雨水。
紫禁城排水系統中最精彩的當屬前三殿的「千龍出水」景觀,1142個「螭首」,彫琢精美,呈龍頭形式,昂首排布在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層臺基的四周欄桿底部,是主要的排水口。下大雨時,屋頂流下的雨水與臺面的雨水順地勢向四面流,從溝眼滲下,經龍頭吐出,一層一層流向地面,呈現出「千龍出水」的奇觀。
古人在防洪排澇方面的依托自然、利用自然的順勢而為的思維理念,於細微處見精巧,历經千百年而历久彌新,如今仍然在造福一方百姓。令用現代觀念進行思維的人無法望其項背,在洪水滔天的今天,難道不應該引起人們的反思嗎? △
(人民報首發)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3/83724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7/3) |
-
魏鳳和李尚福誰的問題更大 秦剛軟著陸(圖) (190,880次) 2024/6/28
-
丁薛祥任新職 中南海釋放三大政治信號(圖) (186,444次) 2024/6/27
-
十年了,習近平還在擔心軍隊政變嗎 (166,680次) 2024/6/21
-
破天荒!中共兩任防部長被同時雙開 專家:內亂的開始(圖) (165,365次) 2024/6/28
-
蔡奇拔刀習家軍纏鬥 亡黨在即 三中全會破防(圖) (162,030次) 2024/6/16
-
「鐵公雞食堂」隱藏了多少祕密?(圖/視頻) (159,385次) 2024/6/12
-
中共原住建部部長陳政高驟死有蹊蹺(圖) (155,743次) 2024/6/18
-
幹了這事必倒大楣 哈爾濱四任政法委書記全落馬(圖) (152,278次) 2024/7/3
-
江西原副省長洪禮和落馬 曾登機延誤與乘客對罵 (144,010次) 2024/6/23
-
傳貪腐超27億 落馬唐山醫院院長背後有大人物 (圖) (142,481次) 2024/6/27
-
中共一天清算兩防長 重演明末亡朝敗象(圖) (140,801次) 2024/6/29
-
習近平前往青海宏覺寺有用意 習仲勛曾在此為十世班禪送行 (139,680次) 2024/6/23
-
軍頭罕見赴延安祭旗 三中全會陷維穩魔咒(圖) (135,525次) 2024/6/22
-
李強遭暗批 房地產三信號大不妙!(圖) (130,724次) 2024/7/3
-
中共火車頭不行了 上海一舉動引網友熱議(多圖/視頻) (130,252次) 2024/7/3
-
路線思想未統一致延遲? 三中全會終於宣佈7月15日召開 (122,676次) 2024/6/27
-
省級高官紛紛落馬!涉西藏新疆河北黑龍江等地 (119,527次) 2024/6/17
-
喊「中國經濟不能下猛藥」 李強言論為何遭下架?(圖) (118,189次) 2024/6/29
-
拯救了2500個猶太孩子後的遺憾(圖) (107,304次) 2024/6/17
-
總理出面設騙局 金融難民紛紛三退引熱議(多圖/視頻) (102,347次) 2024/6/17
-
調查:在英港人讚成取締香港駐英經貿處(圖) (97,790次) 2024/7/2
-
天意!靈隱寺發大水這件事有關?(圖) (95,364次) 2024/6/29
-
美國國務院譴責中共將倆名活動人士判刑(圖) (90,578次) 2024/6/18
-
刀把子救經濟 三中全會走進歷史垃圾時刻(圖) (87,115次) 2024/6/15
-
美國特拉華州眾議院通過決議譴責中共活摘器官(多圖) (85,125次) 2024/6/22
-
定陵發掘釀慘劇 天網恢恢饒過誰(圖) (85,089次) 2024/6/22
-
「毒奶粉」維權者郭利海外寫書 難脫「魔爪」(圖) (82,650次) 2024/6/13
-
那年盛夏後的五年 流亡、掙扎著的港人 (多圖) (79,373次) 2024/6/13
-
洛杉磯「六四」抗議活動參與者家屬在中國遭警方恐嚇(圖) (78,568次) 2024/6/29
-
發表言論觸怒中共 吉林大學外籍教授被驅逐 (77,785次) 2024/6/29
-
563個肝臟來源不明 有大官14年換5心2腎(多圖) (76,861次) 2024/6/14
-
異議作家鄧聿文及家人遭中共網暴(圖) (76,420次) 2024/6/28
-
中國異見人士權平抵美欲申請庇護 現正拘留中 (74,896次) 2024/6/29
-
熱情被折騰完了 外資另擇良配撤離中國(圖) (73,840次) 2024/6/29
-
網傳清華招辦主任被帶走 要倒查六任釋何信號?(圖) (71,668次) 2024/6/18
|
|
 |
 |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