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爲什麼青春會迷茫?(圖)
 
山河
 
青春年華,無疑是人一生中最好的時光。(網絡圖片)
【人民報消息】青春年華,無疑是人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可是對一個適值少年的人而言,則未必如此。面對陌生的外界、想着未知的未來,渴盼與嚮往的同時,那種迷茫的青澀,好奇與恐懼交織,希望與無助混雜。有人曾說,誰的青春不迷茫。的確如此。 可能每個青少年,在內心里,都如同亟待褪殼的蟬、急於擺脫成年人眼羨的年華。認爲自己將開啓一段與衆不同的人生,同時也天然的相信,自己會是未來的幸運兒。這兩種發自內心的渴盼,一推一拉,促使少年們進入內心世界的不穩定狀態。擺脫不穩定的途徑,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模仿。 人生每個階段的學習,均是經由模仿。幼兒如此、少年人如此、成年人一樣如此。模仿是什麼呢,模仿就是讓自己的身體、思想,與不同的事物進行同構的過程。同構的過程中,達成內在模型的契合,形成能量的流動,讓人的身體脈絡和思想的脈絡一起與外界連接,融入這人世間的海洋。 如果所有的同構,都是與人身體和思想中天然內置的模型在對接同構,那就是上天給人類設定的自然生長和成長的過程。我們覺得一個人好的時候,當然不是出自利益或私情的情況下覺得一個人好的時候,往往看到的對方的好,就是來自這種模型對接所形成的脈絡里,能量的流通,與自己的內置模型對接,互通有無,互相理解。仿佛異域遇到故知,仿佛溪流匯入溪流。 這時候,帶給我們的是什麼呢?就是歸屬感和快樂。 對了。人的模仿是爲了獲得歸屬感和快樂。高層面能量的灌溉、同級別能量的匯聚,這種能量貫通帶來的光明,讓咱們感到快樂。 歸屬感也是認同感,認同對方、以及被對方認同,無論是哪個方向的,也都會隨之帶來快樂。所有的快樂,可以說都是迷茫、錯愕下突然出現的意外轉折的柳暗花明。 少年人,不正是追求這種歸屬、認同與快樂嘛。 只不過呢,幼兒少兒的先天模型天然純粹、後天模型尚未成形,對外界的自己能開始認知的一切都不加分辨照單全收。成年人的先天模型衰弱,後天模型有強有弱、有好有壞、雜亂破損,對外界的契合和對接,往往後天模型做主、自我構建的壞的模型強勢、不完整模型映射的雜亂無章的思緒說了算。對接目標的大小,表現爲人的能力。 至於少年人,大概可以這麼講,先天模型完整清晰、後天模型剛剛成形、急需完善。後天模型對映的外界越來越俯仰可見、唾手可得,先天模型對映的外界超然世外、雖然在主宰世間但已顯邈然。 但是追求快樂有什麼錯呢?追求認同、趨利避害是本能的,可以說這世上的人們都這樣的吧。只不過這被追逐的快樂、認同與歸屬,這裏面有真有假、有好有壞。而且呢,這個真假好還,再精煉一點的概括,應該說,就是錯位。 是的,有人就願意壞的假的,如果不是被騙,就是自欺,可是就算如此,人人也要最終自己決定。 可是錯位的原因,應說就是不知道,模型是分層級的。就像東西方那些白左黃左,他們誤以爲要對接契合的高尚的東西、實際上是最低級的。 就像許多人,誤以爲低級的快樂、物質而實在,那些高層面的快樂寡淡而苦澀,實際上完全是反的。現世下,越來越多悲劇,根源莫不出自於此。 您想想,是不是? △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28/8417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