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未普評論】三中全會後 中國農村即倒退50年(圖)
三中全會後,中國農村即倒退50年。示意圖。(Getty Image)
【人民報消息】6月28日,習近平簽署主席令,宣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該法將於2025年5月1日實施。這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炸鍋效應。海外知名媒體紛紛質疑,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搞「人民公社」? 這種擔憂絕非杞人憂天。這個新出爐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指的是以土地集體所有為基礎,依法代表成員集體行使所有權,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製的地區性經濟組織,包括鄉鎮級集體經濟組織、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組級集體經濟組織。這個地區性經濟組織和過去的人民公社結構很相似。 人民公社曾是中國農村發展史上,一而再再而三被證明是失敗的組織形式,為何習近平現在非要重走這條屢次失敗的路呢?其實早在80年代初,習近平在正定縣任職時曾力挺包產到戶,而包產到戶是對人民公社的直接挑戰。習在後來CCTV.com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節目中還稱讚包產到戶。他說,整個「大包幹」的進程是一個歷史進程;中國要在新的歷史征程上,繼續搞好改革開放,堅持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新華網,2018年12月12日)。 可是這還不到50年呢,習近平為甚麼就「動搖」了?有的說,這是為了備戰,為了攻臺;有的說,這是為了回歸計劃經濟。這些推測都有道理。最近的確有不少跡象顯示,中共在加緊囤積戰備物資,包括糧食、石油、黃金等。但是,我以為,即使沒有這些因素,習也要鼓吹農村集體經濟,習這樣做是為了控製農村,控製農業和控製農民。他認為,農民處於散沙狀態,基層黨組織處於可有可無的狀態,對他的政權不利。 2014年,習在他的專著《擺脫貧困》一書中強調,建設好農村黨組織,是加強脫貧第一線的核心力量;他批評有些農村黨員幹部對在新形勢下如何發揮黨組織的作用認識不足,認為「包產到了戶,不要黨支部」;有些農村黨員用金錢代替宗旨,用實惠代替理想,放棄了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可以說,加強黨對整個農村的控製,是習近平在過去10年中一直追求的統治狀態。 對於習近平的控製欲和控製目的,該組織法毫不避諱。它說,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公有製、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主體,是提升黨組織凝聚力、鞏固黨在農村執政根基的重要保障。該法還要求,農村各級集體經濟組織要堅持黨的領導,在鄉鎮黨委、街道黨工委和村黨組織的領導下依法履職。 習近平以黨的名義如此控製農村、農業和農民,農民的經濟活動將會受到非常不利的影響。首先,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可能會得而復失。農民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由安徽鳳陽小崗村18戶村民冒著「殺頭坐牢」的危險秘密簽署了協議,就此拉開了中國農民的土地承包責任製改革。這場改革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而習近平的經濟組織法對農民的自主權似乎並不感興趣,它強調的是「組織開展集體財產經營、管理」、「分配、使用集體收益」、「在村黨組織領導下開展村民自治」等等。 其次,取消的農業稅可能會捲土重來,農業稅是指農民按照一定比例繳納的一種稅收,起徵於1955年。由於鄉村幹部經常以強製手段徵收上繳農業稅,壓抑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引發農民的極度反感,於2003年取消。然而,新的經濟組織法在第五十條中聲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履行納稅義務雲雲。這裡的「納稅」可能會以另外一種形式剝削農民。 第三,城鄉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擴大。農民、農村在過去因為改革取得的一點進步,可能會因為這個集體經濟組織法被打回原形。控製農民,控製農村是習的根本目的,而組織法是幫助習控製農民和農村的幫兇。 可以肯定的是,習近平的控製伸向了農村最基層。這是不是意味著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將全面倒退?中國80年代的改革從農村開始,習的全面復辟是否也要從農村開始?這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王友羣:中共三中全會會出什麼「高招」嗎?(圖) 2024/7/17 (20,491次)
中共不解決混油 但撤換了新京報高層(圖/視頻) 2024/7/17 (154,178次)
中國網路觀察:官民爭議「垃圾時間」 2024/7/17 (12,167次)
習近平的政治清洗是否告一段落? 2024/7/17 (131,208次)
深圳失業保險基金入不敷出 向民眾討回失業金(圖) 2024/7/17 (11,481次)
體制不公 讓中國社會火山發出「汩汩作響的氣泡」(多圖) 2024/7/17 (12,351次)
三中全會敏感期「川普遇刺T恤」被速下架(圖) 2024/7/17 (12,224次)
中國四百名選手參加巴黎奧運 網民更關心食品安全 2024/7/17 (11,976次)
中共三中全會聲稱「深化改革」 民衆:演戲(圖) 2024/7/17 (12,189次)
 
菲律賓版「狸貓換太子」,市長疑是中共間諜而本尊失蹤;防範中共,
菲律賓版「狸貓換太子」,市長疑是中共間諜而本尊失蹤;防範中共,
大陸失業者比比皆是  80後博主大街上痛哭!大學生爭搶做環衛工人!
大陸失業者比比皆是 80後博主大街上痛哭!大學生爭搶做環衛工人!
中共恐怖治國假話盛行,官員難善終;李克強猝死新解讀,
中共恐怖治國假話盛行,官員難善終;李克強猝死新解讀,
三峽大壩撐不住了 加大洩洪!重慶創紀錄洪災  淹水3米! |
三峽大壩撐不住了 加大洩洪!重慶創紀錄洪災 淹水3米! |
中國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為防動亂大學備受政治壓力;港大管理學院院長親揭
中國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為防動亂大學備受政治壓力;港大管理學院院長親揭
武漢無人駕駛搶飯碗!網約車司機遭遇空前危機!| #人民報
武漢無人駕駛搶飯碗!網約車司機遭遇空前危機!| #人民報
 
中共不解決混油 但撤換了新京報高層(圖/視頻) 2024/7/17 (154,178次)
河南人大逃難!河南水庫洩洪 水淹南陽(視頻) 2024/7/17 (31,362次)
宋祖英被抓獄中尋短見 傳習對曾慶紅哥倆出手了(圖) 2024/7/17 (141,425次)
中國銀行關閉潮 黨越插手 風險越高 金融系統迅速崩潰中(視頻) 2024/7/17 (30,528次)
菲律賓海軍稱中共航母能力落後 共軍經驗欠缺(圖) 2024/7/17 (29,195次)
「蘿卜快跑」暴露了中共的傻與壞(圖) 2024/7/17 (35,293次)
這個國家走向深淵!百萬司機陷失業焦慮(視頻) 2024/7/16 (32,326次)
一顆子彈讓川普和拜登棄敵對籲團結(圖) 2024/7/16 (31,301次)
預言再次應驗 川普獲得法律勝利 機密文件案被駁回(圖) 2024/7/16 (31,073次)

展現善意!美國民主黨撤下攻擊川普廣告 換拜聲浪趨於平靜(圖) 2024/7/16 (30,649次)
今生的殘疾源自轉生前發的願?(圖) 2024/7/16 (94,973次)
湖北河南多地下特大暴雨 丹江口泡在了「習巴克」咖啡裡(圖/視頻) 2024/7/16 (145,425次)
三中全會亂象 習近平還沒放大招就被放鴿子(圖) 2024/7/15 (130,302次)
中朝淡化友好互助條約紀念日 中共敦促朝鮮召回勞工(圖) 2024/7/15 (35,269次)
三峽撐不住 開九孔洩洪!湖北、四川洪災 一片汪洋!(視頻) 2024/7/15 (33,360次)
狸貓換太子!菲律賓市長是共諜?中共滲透不擇手段(視頻) 2024/7/15 (31,957次)
他數月前預言川普遇刺 並將贏得大選(圖/視頻) 2024/7/15 (49,187次)
川普「神之轉頭」躲過暗殺 槍手身分曝光(多圖) 2024/7/15 (34,335次)
川普遇刺後 中共外交部為何透習一舉動(圖) 2024/7/15 (40,403次)
失業者比比皆是 大學生大街上痛哭!(視頻) 2024/7/14 (31,669次)
中共還要為買這句話付多少錢?(圖) 2024/7/14 (37,117次)
外商對華投資連跌13個月 專家:需進行政治改革(圖) 2024/7/14 (154,319次)
第一聲槍響擊中川普右耳 川普沒有被嚇倒(圖/視頻) 2024/7/14 (32,758次)
中國人躲不開有毒生活 官媒插足替習打掩護?(多圖/視頻) 2024/7/13 (149,208次)
三中全會逆天保黨 習近平敲嚮中共歷史喪鐘(圖) 2024/7/13 (135,104次)
習為躲避疫苗戰略拷問 讓油罐車話題悶燒(多圖/視頻) 2024/7/13 (150,732次)
學校壓力山大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 中國籍學生學歷造假!(視頻) 2024/7/13 (32,098次)
洪水淹重慶 深處3米 三峽開四孔洩洪(視頻) 2024/7/13 (32,032次)
「跑得快,好世界」 李嘉誠「深水炸彈」引發熱議(多圖) 2024/7/13 (143,592次)
中國銀行驚現關閉潮 半年消失1573家(圖) 2024/7/13 (39,286次)
無人駕駛搶飯碗!網約車司機絕望!(視頻) 2024/7/12 (33,362次)
最新研究:感恩讓年長者活得更久更健康(圖) 2024/7/12 (102,765次)
中國經濟內情 房地產三信號大不妙!金融業者日子難過了?(視頻) 2024/7/11 (37,355次)
中國迎來降薪時代 網友:水抽幹了還要船幹啥(圖/視頻) 2024/7/11 (53,304次)
《人物》雜志刊「一個美國人在東北散步」被下架(圖) 2024/7/11 (53,369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