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企業三菱於1939年開始大量使用朝鮮勞動者在端島採礦,勞動量最大的礦工幾乎都被朝鮮人替代。1943年,三菱更開始強制在戰爭中被俘虜的中國人從事勞動。記者不難發現,在抖音上充斥了以中文普通話字幕介紹的軍艦島的短視頻,聲稱二戰期間,有多達四萬名中國人被迫在日本充當强迫勞役,其中三千七百多人便是在軍艦島做礦工。
Sing Chan透過日本廢墟界朋友的協助下,曾經以非一般觀光的途徑登錄軍艦島,涉獵島上的面積達四成半,遠較游客觀光船所允許的百份之五為多。他說,理解日本政府對待過往黑歷史的態度,在向聯合國申請軍艦島為世界文化遺址期間,只强調其煤礦產能的一面;當他親眼看過軍艦島上多處廢墟後,他懂得分辨政府與民間對過往戰爭歷史的態度,不會受南韓製作的“軍艦島”電影與中國抖音短片的仇日情緒所影響。
日本軍艦島上的荒廢樓宇建築。(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Sing Chan繼續說:“你問我是否在幫日本?又不是的!你知日本軍隊也對我們香港做過很多很差的事情,(香港被日本佔領)3年8個月,我一定不會幫它,但你要知道我會在正確歷史上,去認識這件事。其實我對這事情,是否嚴重去勞役一些人,在軍艦島内,我是有少少存疑,因為在正統(歷史)上,又好像是,除了有人口述歷史外,又好像沒有甚麽重要史實訴説過軍艦島奴役一些人。當然你說日本人當然不會說,他們會收藏起來,也不為奇,任何可能性也有。所以我其實對韓國與日本中間那個關係(勞役的説法)有少少存疑,因為如果我要完全相信佢,我一定要有一些真實歷史去支持,所以我就是一半一半。”
但據日本2015年共同社報導,有關日本在申請軍艦島成爲世界文化遺址時,南韓緊咬朝鮮半島勞工曾在島上部份設施被強制勞動一事,與日本幾度僵持不下,最後在臨近審查前,日本“口頭承認曾強征朝鮮半島勞工”,協調後獲得南韓同意讓步的結果,讓日本申遺成功。
Sing Chan說:“我們會在多少個小時之內就會出事?雖然如果我在香港,我未必能逃離,但原來我那時候與一些反核組織去聽過他們一些講座,有少少合作,也知道原來大亞灣如果真的泄漏,我們應該在一天之內,即是24小時,正確地說,24小時之內,那些核輻射便會吹到去中環。你不能趕及逃走,但沒有可能走也好,你也要詳細知道,所以就引伸了我後來去切爾諾貝爾與福島這兩個地方,可以了解多些核災難後的處理細節,以及它的影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