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消失的新娘:中國詐婚產業為何百年不消失?
 
【人民報消息】中國農村地區近來再傳出男子支付高額彩禮或介紹費後,遭遇新娘拿錢逃走的情況。專家指出,婚介所利用「閃婚閃離」的方式進行詐騙,不僅與性別比例失衡有關,也可能沿襲古代社會「寡婦」再婚詐取錢財的犯罪行為。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11月底,《成都商報》揭露貴陽一帶的婚介所,專找離異、負債的女性與農村大齡男子匹配。這些機構賺取高額婚介費後,又以「閃婚閃離」的手段,造成男方人財兩空。這類現象在當局嚴打後,開始轉移到了昆明和南寧。 「職業新娘」作為買賣婚姻的手段,看似是新興產業,但專家指出至少可追溯至明清時期。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中共建政後施行一胎化政策之下,農村地區更因女子普遍外出打工,導致男多女少、沒新娘可娶的問題加劇。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和人口流動日益頻繁,皆為詐騙集團提供可乘之機。 紐約城市大學研究中國離婚問題的教授李柯表示,如果無法解決性別失衡問題,假結婚的行為將難以根除,並且可能涉及組織犯罪:「其實說到底只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這些女性自願參與詐婚,還一種無法排除她們是人口販賣受害者的可能性」。 2006至2011年間,李柯在四川進行田野調查時,就曾遇見一對父子到鄉鎮調解中心申訴,說父親的妻子去世後,在媒人的說合下再婚,並付了很多彩禮,但新娘拿到錢後便消失了。 這類詐婚的行為也從境內跨省擴及至海外。 當時正值(11月11日)光棍節,中國部分相親交友平台和網站推出團購越南新娘,或免費送人到越南尋找愛情的廣告。 2018年,英國廣播公司隨同人道組織「國際計劃」(Plan International,又稱國際培幼會)走訪越南北部偏遠地區女兒被大規模拐走的家庭。這些女孩消失時最小的只有13歲,成為販賣至中國的新娘。 放鴿子或放鷹 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系教授蘇成捷(Matthew H. Sommer)告訴本台,在清朝,城市菁英以男方的「財禮錢」足以支付女方的嫁妝來顯示其地位身份;但對於大多數貧窮、不識字的農民而言, 「財禮錢」不僅是給女方家庭養育新娘的補償,主要目的更在於改善生活及財務困境。於是,坊間出現佯裝老婆為寡婦,以賺取彩禮的詐騙行為;有些人甚至故意以妻子遭強奸、綁架為由,威脅對方付更多錢;還有的是男女雙方合作,到不同村落以上述假結婚的形式賺錢,這便是所謂的「放鴿子」或「放鷹」。 蘇成捷說:「中國目前發生的就是第三種騙局的變種,只是現在更復雜、涉及巨額資金,並且是能遠距離操作的組織型犯罪。」 他表示,這類 「買休賣休、和娶人妻」的行為在清朝是可判處死刑的重罪,但無奈執法困難。毛澤東主政時期,尤其在大躍進期間實行人民公社等集體所有制,人口無法自由流動抑制了買賣婚姻的行為。但隨著此一時代結束,重男輕女的觀念,再加上一胎化政策和私有化經濟的推動,再次助長此一現象的蔓延:「盡管法律、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發生變化,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著深層次的連續性」。 蘇成捷進一步表示,近年來,中國男女比例失衡沒有以前那麼高,城市化和生活方式改變也有助緩解婚姻買賣的問題。但實際成效還有待觀察,畢竟中國農村仍「將女性視為家庭資產,並將其商品化」。 2022年江蘇無錫的鐵鏈女事件,「社區裡每個人都知道,當地警察也知道,卻沒有任何人采取行動……。這當中存在系統性問題,與性別和對待女性的方式密切相關」。△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2/5/8704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