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國產陽光玫瑰葡萄在泰國被曝農殘超標 誰之過
 
梅淩霜
 
2024年11月4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中國食品農藥殘留超標早就是個大問題,不過,對於出口的水果等食品,尤其是出口到歐美、日本的食品,中國大陸的商家們還是相對小心。但再小心,也還會出問題。不久前,日本拒收了一批來自揚州的速凍包子,理由是大腸桿菌超標。而近日,泰國也曝出了一件讓泰國人大為震驚的有毒食品問題。 據泰國媒體報導,泰國消費者委員會、Smart Buy 雜志於10月24日聯合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他們對曼穀地區銷售的陽光玫瑰葡萄的檢測結果。在上周檢測的24個陽光葡萄樣品中,有23個被發現含有超出法定可接受限度的有害化學殘留物,其中一些樣品被毒死蜱和異狄氏劑醛污染,而這兩種屬於禁用危險化學品,在泰國現行食品安全法中是被嚴格禁止的。泰國消費者委員會因此敦促泰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對陽光玫瑰葡萄(晴王)的進口商採取法律行動。 陽光玫瑰,又名香印青提和晴王麝香葡萄,拉丁學名為Shine Muscat,是一種雜交葡萄品種,由日本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農研機構)培育出來的早熟型葡萄,由「安藝津21號」和白南兩品種雜交而成。2006年被引入中國。 泰國國家葡萄聯盟協調員Prokchon Usap 表示,「當我們看到24個樣本中有23個的農藥殘留量超過法定限量時,我們感到非常震驚。」泰媒指出,在檢測出的50種有毒殘留中,有37種吸收物質(內吸性農藥),占有毒殘留的74%。這些物質很可能殘留在葡萄組織中,通過普通的洗掉很難消除這些殘留。 泰國食藥監局祕書長素拉喬克·坦威瓦特敦促消費者在食用前徹底清洗,並強調食藥監局將確保泰國消費者安全的承諾,表示將扣押發現受污染的進口產品,並對進口商採取法律行動。 據報,這些樣品是泰國食藥監局從曼穀以及周邊地區的15個銷售點收集的,分為標明進口商和未標明兩種,價格在100至699泰銖(約合人民幣21~147.5元)之間。9個標明進口商的樣品可以確定來自中國大陸,其它15個樣品暫時無法確定來源。不過,泰媒稱,毒殘陽光玫瑰大多來自中國。 那麼,為甚麼泰國食藥監局突然對陽光玫瑰葡萄進行檢測呢?原來,陽光玫瑰號稱葡萄中的愛馬仕。一年前,在泰國,其零售可以賣到 299 泰銖/公斤(約60 元人民幣/公斤);但今年卻出現大降價,價格跌到 199 泰銖 /公斤(約40 元人民幣/公斤),甚至出現 199 泰銖買一送一的情況(約 20 元/ 斤)。這導致消費者懷疑這種低價葡萄是否為提高產量而過度使用農藥,因此紛紛向消費者委員會和Smart Buy 雜志提出咨詢或質疑。這才有了泰國監管部門的行動。 在泰國的檢測報告公布後,導致許多商販將其下架,一些蒙受了重大損失。此外,東南亞多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的食品監管部門也紛紛展開對來自中國陽光玫瑰葡萄的檢測。雖然目前這些國家還沒有公布結果,但大概率不會與泰國的檢測報告相差太多。這也意味著,臭了名聲的來自中國的陽光玫瑰葡萄,未來在這些國家市場的銷售將遭受巨大打擊,而食品監管部門也極有可能對進口商採取行動。 那麼一個曾經被視為葡萄中的愛馬仕的陽光玫瑰葡萄,為何在中國人引進近20年後,落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呢? 表面的原因是多地果農在高利潤的誘惑下,紛紛引入種植,全國遍地開花,導致價格一路狂跌,有的已經低至每斤5元。但深層次的原因是在中共治下,假、惡、毒盛行,道德急劇下滑。 幾千年來,建立在儒、釋、道思想基礎之上的中華文化對於維持中國人的道德在一定基準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醫生要有醫德,練武之人要有武德,為人師表者要有師德,為官者要有官德,商人也要有商德,普通人做任何事也都有保有基本的德行。盡管历史上各行各業也曾出現了不講德行之人,但他們都是屬於被人們唾棄的行列。中共建政後,對傳統文化大加鞭撻,並通過一次又一次運動,特別是文革,將中華文化徹底摧毀。沒有了道德、良心約束的果農,為了減少損失,獲取利潤,選擇噴灑大量農藥,其結果是害人害己。 顯然,陽光玫瑰葡萄也不過是中國大陸有毒食品的一個縮影,現在的中國人擔心水,擔心米面油調料,擔心所有的蔬菜水果飲料……試問,有甚麼食品中國人不用擔心的?對於中國人來說,只有拋棄中共,生活在一個沒有中共的國度,才可以獲得食品安全以及其他不曾享有的自由和權利的。 △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8,115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抵制國務院安檢 廣東潮汕全城商家關門「罷市」! 街頭比疫情時還冷清
抵制國務院安檢 廣東潮汕全城商家關門「罷市」! 街頭比疫情時還冷清
黑色週五中國三大股指暴跌!為救經濟北京送十國單方免簽;
黑色週五中國三大股指暴跌!為救經濟北京送十國單方免簽;
中共啟用祕魯大型港口| #人民報
中共啟用祕魯大型港口| #人民報
中國頻發事件| #人民報
中國頻發事件| #人民報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