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10月18日發表
人氣:9,725 分享:
|
|
廣東千家企業可能遷至四川 網民熱議 |
|
【人民報消息】中國網路上最近盛傳,廣東一千五百家工廠計畫遷移至四川。如果成真,這將是廣東四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產業轉移,或標誌著「國家備份」戰略的啓動。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本週二(15日),中國各社交平台上關於沿海地區廣東一千五百家企業將遷移至西南地區四川的消息,引髮網民關注及討論。公衆號「木心」發帖稱:「近日,一則消息引起廣泛關註:廣東一千五百家工廠將搬到四川。這一舉措,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據財聯社9月25日報導,國家將引導企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在高層批覆的國土空間規劃中,四川成爲唯一一個被點名的戰略腹地。
公衆號「木心」文章寫道,惠州的TCL集團、聯想集團、小米科技、格力電器、長虹電子、海爾、華爲等共計一千五百家企業將開啓這場規模宏大的遷移之旅。
不過,中國媒體尚未對這一熱門話題作出報導,也未公開否認。一位熟悉「三線建設」的學者鄺錦利週三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沿海地區如上海、廣州的工廠向內陸遷移是爲了協助西南西北地區的製造業,但現在:「形勢變了,天變道亦變,哪有前方和後方。他們一直擔心萬一發生被攻擊事件,我們的沿海城市、重要的加工和科技力量受打擊,這將是致命的。」
學者:新三線建設勞民傷財無必要
曾參與四川三線建設的鄺錦利指出,上世紀在四川建立的所謂大三線已基本荒廢:「原來的大三線基本上都廢棄了,四川山溝裏的那些工廠破房子依然存在,有的改成了夜市,有的荒無人煙。再搞三線建設是勞民傷財,毫無必要。」
根據中國多個公衆賬號的說法,此次產業轉移不僅是企業尋求更低成本發展環境的經濟決策,更體現了中國在全球複雜形勢下的戰略考量。爲推動遷移,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稅收優惠、土地優先供應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旨在保障中西部地區能夠承接這些企業。通過騰挪東部地區的資源,廣東可以專注於發展高端製造、現代服務業和信息產業,從而提升其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同時,這次遷移不僅是企業的流動,也爲四川等中西部省份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可能帶動區域經濟的進一步崛起。對中西部地區來說,這是一大發展契機,讓更多人可以在家門口就業,而不必長途跋涉。
學者:紙上談兵不可爲
對此,鄺錦利回應說:「紙上談兵,這個方案是對的,鋪開地圖看也是對的,但現在沒有前方後方了。馬斯克的火箭可以兩根筷子夾住五千噸重的物體,你還在講前方後方,還鑽山洞搞三線建設。如果腦子裏還在想著二戰時期的算盤,你讓韓國人怎麼活?」
另一位學者認爲,中國產業轉移的背後,是在構建全產業鏈備份的戰略布局。正如許多評論指出,這次大遷移不僅是爲瞭解決東南沿海日益高企的成本壓力,更是爲備戰未來可能的國際變局。他表示:「通過將部分產能轉移至內陸,國家確保在未來發生不確定事件時,國內能夠依靠自主的產業鏈支撐。」
新京報:產業轉移引發討論
新京報10月13日報導,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文件,提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政策。然而,「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的表述引發了更多關注。產業轉移背後的經濟因素、社會需求和國家戰略等,成爲人們熱議的焦點。
此前,新華社也曾報導,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提到提升區域協調發展及就業承載力。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並向革命老區、邊境地區、資源枯竭地區傾斜,以促進區域間就業的均衡發展。
大遷徙在中國近代史上發生多次
研究三線建設的學者田啓光接受採訪時表示,最初他以爲廣東企業向西南遷徙的消息是虛假的,但後來發現國務院確實有這樣的想法。他認爲,這種思維在歷史上被稱爲「戰爭思維」,類似於康熙時代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的海防政策,或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的大三線建設。
面對當前的國家形勢,田啓光認爲當局採取的是戰爭思維模式,這將對廣東的企業經濟和民衆就業造成負面影響。他說:「鄧小平在這方面確實值得稱讚,80年代他從和平思維出發,提出『改革開放』,這是融入國際社會的和平思維。所以後來關閉了大量三線時期的國有企業,將它們搬回東部,直到90年代都沒完全消化掉。」
田啓光認爲,中共已轉變爲當前的戰爭思維,他批評這一做法加劇國際緊張局勢,甚至帶有恐嚇性質,最終可能成爲「爛尾工程」。
廣東企業的這場「大遷徙」,讓人不禁聯想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三線建設」。當時,爲加強國防,國家將大量工業和軍事設施轉移至中西部偏遠地區。△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0/18/85838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10/18) |
-
反習派從中層敲掉習親信 令習無力反撲 (72,656次) 2024/10/8
-
中共將給特困者發補助 分析:轉移政權危機 (71,297次) 2024/9/28
-
黨魁氣勢衰弱 用吳邦國給自己招魂(圖) (69,901次) 2024/10/10
-
習近平被削權後疑遭黨內軍內羞辱 (66,154次) 2024/10/16
-
中南海黨政軍反撲 習政權搖搖欲墜(圖) (66,021次) 2024/10/7
-
心懷不滿!澳門市民如此對待特首選舉(圖) (65,940次) 2024/10/12
-
傳秦剛最新消息:因傅曉田舉報而自殺 保留副部級待遇 (64,601次) 2024/10/15
-
十一開啟沙雞時代! 湖南邵陽公安局長遭下屬槍殺 (64,353次) 2024/10/1
-
張又俠拿海軍開刀 習軍權被削弱跡象 (63,492次) 2024/10/11
-
習赴福建蔡奇罕見未陪同 信號強烈 (62,851次) 2024/10/17
-
政變不是傳聞,習家軍頻頻落馬!傳軍改辦主任被查(圖) (61,726次) 2024/10/6
-
央視前大牌沈冰披露:江從曾手中搶走宋祖英之祕辛 (61,482次) 2024/10/14
-
江派原政治局常委吳邦國病亡 其家族腐敗再被提起 (60,268次) 2024/10/8
-
吳邦國充當「兩面派」的往事(圖) (58,740次) 2024/10/9
-
習近平參觀六尺巷 憂權力不穩處境不妙 (56,227次) 2024/10/18
-
中共前司法部長唐一軍被雙開移訴 他被誰出賣 (55,898次) 2024/10/8
-
習被削權被剪裙邊,中南海仍演團結大戲 (55,780次) 2024/10/5
-
法輪功創始人發表《為甚麼人類是迷的社會》 (50,962次) 2024/10/1
-
頭撞南牆 中南海緊急大轉彎(圖) (49,243次) 2024/10/2
-
拼經濟還是拼臺海? 習近平釋放矛盾信號 (48,276次) 2024/10/17
-
中共氣數已盡 讀禁書官員越來越多 (47,813次) 2024/10/2
-
中共前司法部長唐一軍涉貪被捕 被指家風不正 (46,934次) 2024/10/18
-
中南海氣氛詭異傳王岐山被軟禁 (42,869次) 2024/10/13
-
兩週內套牢三萬億 年輕股民血本無歸 (41,145次) 2024/10/15
-
A股暴跌!「習大膽兒」的股市為誰而開?(圖) (40,987次) 2024/10/10
-
小說:紅朝毀滅記(1)江澤民上位(圖) (38,587次) 2024/10/17
-
小說:紅朝毀滅記(2)炮轟總書記 (35,839次) 2024/10/18
-
人算不如天算!習近平無意中把自己套進預言(多圖) (34,557次) 2024/10/15
-
人類的出路(一)人類已經危險了 (34,479次) 2024/10/16
-
人類的出路(二)做人的標準 (34,292次) 2024/10/17
-
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少土地?(圖) (34,031次) 2024/10/7
-
中國股市開高走低失去動力 百家公司相爭離場(圖) (33,727次) 2024/10/9
-
中共將亡!中共竊國日掃把星橫掃北京(圖) (32,642次) 2024/10/3
-
李強訪越大出風頭 越通社強烈暗示:習下李上(圖) (32,555次) 2024/10/14
-
習近平現在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圖) (32,495次) 2024/9/29
|
|
 |
 |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