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激動跪吻「自由土地」 臺商李孟居:進出中港風險攀升
 
(圖片說明)
【人民報消息】臺商李孟居2019年入境中國「被消失」後,因間諜罪失去自由四年,9月2日終於回到臺灣。他抵達機場時,激動地兩度趴下親吻「自由的土地」。他說,自己無端淪爲中共眼中的間諜是一大警訊,因爲自由如空氣,窒息時才深知可貴。他呼籲全臺灣人珍惜民主和自由的生活方式,並守護臺灣這塊土地。 現年51歲的李孟居2019年因公出差中國,從香港入境中國深圳時遭海關遭捕,之後就「被消失」。他因「臺諜」罪,遭中國判刑1年10個月、剝奪政治權利2年,今年7月下旬附加刑期滿,獲准離開中國,但附帶條件是隻能前往第三地,如日本,不能馬上回臺。 在日本休息一個多月,李孟居決定返回臺灣。他9月2日飛抵臺灣時,刻意戴著中華民國國旗圖樣的口罩出關,並情緒激動地屈膝跪吻「自由的土地」。多位李孟居友人到松山機場接機,爲他戴上迎賓花圈,並大喊「歡迎孟居回來臺灣!」 因公出差中國 李孟居失去四年自由 李孟居在機場接受臺灣媒體訪問,再次回憶他「被消失」的經過。他說,那是一次臨時差旅,目的是到深圳辦公室取相機樣品,但在海關遇上嚴格的行李檢查,海關人員因一疊爲罷工的臺灣空服員打氣、寫有「愛、和平、包容、溝通」的小卡,及五張「香港加油」小卡而震怒,將他帶進小黑屋盤查。 李孟居頭72天處於與外界隔絕的「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被迫做了一百多份的筆錄。中國方面也搜查他的手機內容,找到近二十年前學生時代的活動紀錄,遂「通通變成罪證,就是羅織入罪的過程」。 他透露,中共《央視》播出他的「認罪」視頻前,反覆錄影八九次,「講到他們滿意才可以。」 李孟居之後入監服刑1年10個月,期滿後仍遭限制出境2年,只能無奈轉往中國逾百個城市遊歷,和中國人交流,減少孤獨感。今年7月附加刑期滿前兩週,深圳國安局幹員告知李孟居,怕他回臺成爲媒體炒作的對象,影響臺灣大選,逼得李孟居允諾先到日本避開敏感期,終能順利離開中國。 人質外交犧牲者 李孟居示警赴中風險 李孟居表示,他回顧自身經驗,認定自己是遭受中共「人質外交」迫害的替罪羊,因當時中國曾警告臺灣政府不要干涉香港事務,也可能透過他的抓捕來向「反送中」運動和「境外勢力」立威。李孟居說,同在中國「被消失」的臺灣學者施正屏以及貝里斯公民李亨利(Lee Henley HuXiang),都是人質外交的犧牲者。 李孟居強調,中共今年7月實施「反間諜法」,根據此法的界定,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成爲「中共所謂的間諜」,他希望透過自身的經驗提醒臺灣人小心進出中、港、澳激升的風險。 李孟居說:「我這些事情可以給國人同胞做一個借鏡。我想告訴大家,自由就像空氣一樣,只有你在窒息的時候,才會珍惜它。我就是這麼莫名其妙,行李的幾張卡片,我覺得沒問題,就這樣失去了整整人生四年的自由,原本好好的工作也被迫中斷。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地珍惜自己的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他說,兩岸的交流和溝通雖不可能中斷,但每年進出中港澳的幾十萬臺灣人「一定要小心」,手機一定要帶已經清除資料的空機。 中共的「對外關係法」及「反間諜法」修訂版於今年7月1日生效後,美國政府已將赴中旅遊警示提高爲第三級,呼籲美國人「重新考慮是否前往」,僅次於最高級的「請勿前往」禁令。美方建議公民審慎評估前往中國旅行的風險,包括中國當局任意執法、禁止出境及錯誤拘留的風險。 李孟居離開機場前表示,他接下來最想做的事是儘快回家抱抱媽媽並重拾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他也計劃接觸文創工作並推動「民主人權外交」,串聯有相同處境的人併爲他們發聲。重獲自由的李孟居特別向中共政府喊話,他說:「愛、和平、包容、溝通,才有和平。」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9/3/7748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