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金融風暴來勢洶洶 北京推出一連串措施 但效果不彰
 
【人民報消息】 源自中國房地產業債務危機的一場金融風暴勢頭越來越猛,讓北京感到非常緊張。從本週開始,中共當局推出一系列措施來穩定局面,意圖遏制股市和人民幣快速下滑的勢頭。但專家們認爲,這無助於解決信心不足和經濟疲軟等核心問題。 據美國之音報道,中國證券市場要求投資基金不要只拋售而不購進證券。官方要求國有銀行加大幹預力度,減緩人民幣貶值速度,同時鼓勵上市的科技企業回購股票。 中國證券監管部門的官員週五晚上表示,準備下調證券交易的手續費,並考慮延長證券和債券的交易時間。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央行)還在八月十五日突然宣佈開展四千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操作,下調中標利率十個基點等多項增加流動性的措施,其力度是2020年以來最大的。 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說,到目前爲止,這些措施還沒有對市場產生明顯的推動作用。香港股市的中概股連續三天下跌的勢頭並沒有放緩。今年到目前爲止,香港恒生指數跌幅超過了八個百分點,是全球股市中跌幅最大的。 從週五開始,香港恒生指數進入熊市。週五匯市開盤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小幅回升。今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已經超過了5%。 彭博社指出,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市場對通縮的擔憂、房地產市場疲軟和影子銀行業的危機正在將中國的金融市場推向資本外流的惡性循環。週五,外國投資者繼續離場,目前中國正在經歷着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資本外流。 據彭博社報道,截至7月31日,中國約有106款價值440億元的信託產品違約。房地產投資佔到違約總值的74%。去年有數十億美元的違約事件。惠譽評級公司認爲,如果出現任何大型信託公司或財富管理公司無序解散,將會對「(中國)近期的金融穩定構成考驗」。 總部設在香港的投資研究機構龍舟經訊(Gavekal Research)分析師張曉曦表示:「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債務壓力正在擴散至整個中國經濟」。 彭博資訊策略師馬文陳(Marvin Chen)表示,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宣佈的有關削減證券交易費用和準備延長交易時間的考慮「或許有助於減弱金融市場動盪烈度,降低交易成本,但並不能解決市場信心不足和經濟動力不足等核心問題。△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8/18/7725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