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文化 › 文章: | |
不用開膛的"提心"醫術 救命回春人稱奇(圖)
【人民報消息】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的名醫葉天士(葉桂)不僅名列於治溫病的四大專家中,而且有許多治療疑難雜症的着名醫案,展現名醫的「灼見」和「妙手回春」。 葉天士治病時,切脈望色非常精準,如同有透視眼能見到內在的臟腑一般。他開的治療方子不因循舊方,因人施治,詳細辨證,胸有成竹才下手醫治。他的方子不一而足,也不一定用藥,更有絕門的醫術。他施外科手術,更是膽大心細。他精湛的醫術見錄在清朝的史冊中。 膽大心細的瞬間提心手術 葉天士曾治療過一個患肺癰的病人,讓人見證了他有如透視眼一般的切脈望色的功力,以及毫髮不差的手術功夫。 這個來看診的病人非常疲睏,身心憔悴得像幾乎要死去的樣子。葉天士看診後,發覺病人肺部熱毒瘀結,肺葉生瘡,肉敗血腐了。 他說:「這病一定要從外面治才能見效。」 葉天士令人將病人的雙手從背後縛住,將身軀固定不讓動,然後取來一盆冷水,從他的頭上陡然淋了下去。這病人瞬間受到冷水的刺激,身體不由自主地一顫;就在此刻,只見葉天士的手術刀已經從病人心窩的位置刺入,讓旁邊的人倒抽一口氣。怪呀!刺到心臟這病人能活嗎? 但見隨着刀子抽出來,病人流出一斗多的膿血。然後,葉天士用藥敷瘡口,不幾日這走到鬼門關前的病人就痊癒了。 有疑惑難解的人請教他這樣做的道理,葉天士說:「肺在心上,此人患癰,肺下垂將心臟包住,但是,心是不可見到刀的。所以用冷水突然潑他,使心臟向上提,趁這瞬間,將刀插入刺肺,達到目的,心臟也無損。」這樣的治法能不說神準到位嗎? 木氣醒人活命 一天有一個新郎的家人急急來請診,這一家人昨天才剛剛爲兒子舉辦婚禮,今早一對新人卻昏死在床上。 婚禮翌日,這家人一直不見新婚夫婦起床,左等右等都沒動靜,最後去敲房門,竟然沒有答應。家人急了,打開小門進去探視究竟,見到新婚夫妻倆躺臥床上好像死了一般。 葉天士來到後一入房門就說:「什麼病已經知道了。」他叫人取來木屑(即鋸末)數十石,另外找一間密封的房間,將木屑在地上鋪上厚厚的一層,然後把新婚夫婦兩人移入房內,就讓他們的身體伏臥在木屑上,接着請其他人都離開,依然將房門緊閉。 家人在房間外心急如焚,不過才一會兒功夫,房內就有動靜了,新婚夫妻倆都活過來了。 這醫案又是怎般的醫理呢?葉天士說:「我一進入房內,就聞到漆氣燻人,因爲室內盡是新置的漆木器,夫婦倆俱中漆毒,所以氣悶若死。漆毒,惟有木氣能將此毒拔出,病人吸入木氣,氣暢了就活過來。」 利用節氣催生 有一天,葉天士送客出廳時,遇到有人來求催生的藥方。這時剛好廳前的梧桐樹墜下一葉,葉天士將梧桐葉拾起來,交給那人說:「用這個來煎湯服用。」來人照他所說的去做,家裏的孕婦果然將嬰兒生下來了。 人們知道這件事後,凡是有人求催生藥方的,都用悟桐葉作引。葉天士得知後感到奇怪,有人告訴他那是取用先生用梧桐葉來催生的醫例之方。 葉天士回說:「那天剛好是立秋之時,適見梧桐葉落,不過是取其得秋氣之先,物遇之而脫落耳。梧桐葉哪能是催生的藥方呢?」看熱鬧的常人完全不懂門道啊!毫釐之差,千里之別。 小鼓醒脾喚醒病人 有一讀書人日夜沉睡不醒,即使偶爾有被叫醒的時候,雙眼也睜不開。葉天士診斷後,令人買來一面小鼓,就在他的床頭擊鼓。這個病人聽到鼓聲,慢慢地睜開雙眼,漸漸醒過來了。 人們問他是何原故?葉天士說:「這個人是脾困,脾困就會疲倦,而小鼓的聲音是最能夠醒脾的。」 心理療法 有位年方二十的貴公子,在慶賀中舉之喜時,突發急症。這家人向來富有,父親爲某省總督(制軍)。貴公子在這年秋試考中舉人,發榜日上門爲他慶賀的人極多。但貴公子忽然兩眼紅腫,痛不可忍,日以繼夜,痛得他日夜大吼大叫,不得安寧。家人焦急萬分,請來葉大夫爲他診治。 葉天士診斷後說:「眼病不足慮,很快就好。但七日內腳心必生大瘡,那才是致命的,一發則不可治矣。」 葉天士平日診斷病人的生死,猶如燈燭照明般清楚,絲毫不差。貴公子聽到他這樣說後,不覺悲傷、恐懼交集,再三懇求葉天士救他的命。 葉天士說:「此時不須服藥,首先來散毒,如果七日內不散,才可再商議用藥。」於是貴公子當下求解。 葉天士教他說:「首先靜心調息靜坐,然後用自己的左手擦右足心三百六十遍,然後又以右手擦左足心三百六十遍。每天如此七回,等到七日後我再來施治。」 貴公子遵循此法做了七日後,又延請葉天士來看診。他對葉大夫說:「目疾果然如先生所言,已經痊癒了,但未知惡瘡是否還會發作?」 葉天士笑着說:「之前腳心會生惡瘡之說是引子,因爲公子富貴雙全,事事如意,所恐懼的唯有死。因此吾惟有以死來震懾,才能斷絕公子萬念,每日專心擦足,這一來心火才能下行,眼病自然能痊癒。不然,心更燥、目更痛,雖服仙丹靈藥也沒有用!」貴公子聽後放心地笑了。 葉天士「貫徹古今醫術」,神悟絕人、神術超人,然而,終其一生,他對「醫」的術業都抱着非常敬慎的態度。他在臨終前告誡兒子:「醫可爲而不可爲,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後可以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爲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仁心仁術的醫者,護衛生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令人欽敬! (參考數據:《香飲樓賓談》、《亦復如是》、《清史稿》)△ (有刪減) | |
| |
| |
相關文章: |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