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三和尚轉生高官 身帶跨世"印記" (圖)
 
允嘉徽
 
2020年5月2日發表
 
雍正朝的尚書張照前身爲斷臂和尚是可信的,因爲有許多相關事實可以證驗。

【人民報消息】一些輪迴轉生者,可能帶着一些明顯的特徵、前世的情性轉生,甚至前世今生中的遭遇也有着奇妙的類似之處,形成跨世連貫的「印記」。 御史王十朋和高僧宗覺處嚴 王十朋字龜齡,號梅溪,是南宋很有名氣的詩人、狀元、高風亮節的名臣,爲國爲民的「真御史」。《宋史》記載,王十朋自幼聰穎慧悟,記憶力超強,頃刻就能寫出數千言來。 王十朋出生前,王家爲沒有子嗣憂愁很久。正和壬辰年正月某天夜裏,王家太翁夢見一位出家的姻親宗覺處嚴送來金環(一說花環),並且對他說這是你們家企望好久的,然後就消失無蹤。那時,也是宗覺處嚴圓寂之時。得夢後,王母就懷孕了。 宗覺處嚴俗名嚴伯威,字闍黎,是溫州樂清明慶院首座僧人,博學工詩文,擅長書法翰墨,而且守戒甚嚴,德望卓卓,人們敬稱他「嚴首座」。他出家前是王十朋祖母賈氏的兄長。就在宗覺處嚴剛剛坐化時,王十朋就生下來了。 家鄉的和尚見到王十朋都說他是嚴首座轉生的,那時候,王十朋聽着聽着並不信以爲真。後來,聽人家說多了,他就向嚴首座的弟子寶印大師求證。 寶印大師告訴王十朋,他和嚴首座長得很像,寶印大師說:「我師父眉毛又黑又密,微微下垂,深深的眼窩藏着炯炯有神的雙眼。他聰明過人,早在童年就能誦讀上千字的文章,而且很喜歡作詩。也因爲你的長相和趣好很像我師父,所以說你是他的後身呀。」 王十朋和嚴首座不僅長得像,他們超強的記憶力、爲詩爲文的志趣和專長都很像。王十朋年輕時在家鄉梅溪就很有文名,吸引幾百人入他的學館學習;等他入太學,師長對他的文章都刮目相看。 南宋紹興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殿試對策時,王十朋建議朝政數萬言,洶湧而出隨手書成,被宋高宗親自拔擢爲狀元。 王十朋這一世儼然帶着嚴闍黎那一世文章成就的記憶。而且,其前世今生的精神操守也一貫相通,一個是守戒甚嚴的「首座和尚」,一個是南宋清廉的「真御史」。 紹興年間,王十朋作了一個很真確的夢,並且在醒來後道經石橋寺親歷其境,夢中和現實中的人事物、過去與現在時空的人事物都能契合對應,他終於了解前世今生的輪迴真有其事。在《浙江通志卷二百一》就留下他前世今生的轉生記載。 而在王十朋這一生,就是個入世修行的人,一生中未曾爲自己、爲家人圖謀一絲一毫的名與利。《四庫全書總目》說:「十朋立朝剛直,爲當代偉人。」 張照尚書和斷臂和尚 根據《三異筆談》作者許仲元的說法,雍正朝的尚書張照前身爲斷臂和尚是可信的,因爲有許多相關事實可以證驗。 張照還沒出生時,他的祖母錢太夫人很尊重一位斷臂和尚,供養他在朱家閣的指松庵中。人們不知斷臂和尚是從哪裏來的,只知道他效法禪宗二祖慧可,自斷一臂自我惕厲,以堅定修行的意志。 張照出生的那夜,他的祖父在曙色中假寐,朦朧間見到一個僧人進入家門。當他驚醒時,指松庵來人通報斷臂和尚在半夜圓寂了,而這時他的小孫子張照出生了。這時他明白了,是斷臂和尚轉生來了。 張照很聰慧也很有膽量,十八歲就中了狀元。 清世宗雍正皇帝即位後,曾經問張文和,朝廷臣子中有沒有通禪悅的人。張文和推薦了族侄張照,張照因而得到召見。 雍正皇帝問張照:「視朕何人?」(你看我是誰?) 張照說:「是佛。」 雍正皇帝又問:「你自視自己是何人?」 張照說:「乾屎橛。」(幹掉的刮糞便木簡)。 對答中,張照的話展現禪機,讓雍正皇帝大感契合,從而得到任命爲左都御史,後來進爲刑部尚書。 在張照的著作《天瓶詩》中,多以佛家思想爲題,詩中也常出現生老病死、夢幻泡影露電等等字眼,或許在他的記憶中隱隱浮現一些前世修行的浮光掠影。 後來張照發生一件斷臂意外事件。那是他隨從皇帝出行時,在行宮山莊墜馬折斷了一手臂,而且折斷的正是和前身斷臂和尚一樣的右臂。後來他斷了的右臂得到蒙古醫生治癒。墜馬斷臂後又三年,他死於歸鄉奔喪的途中。 錢中翰和天童寺天童 清朝一位錢中翰(尊稱內閣中書),根據《三異筆談》作者許仲元的說法,他的前身是天童寺裏的一個擔飯僧。錢中翰出生時肩上有一大塊肌肉聳起,和那擔飯僧無比肖似。 錢中翰的轉生因緣不是在夢中得解的,是他父親親自求來的。他的父親是明朝末年的官員,五十歲時膝下仍無子,就到四明山天童寺向天祈願賜給他一個天童。 他得到住山方丈點悟:「錢官人有家無子,有子無家。」於是,大施捨三年,將積蓄舍盡,再往四明山見方丈。 方丈設了齋飯請他用膳,在堂上對僧人們說:「這位錢官人膝下無子,向天祈子嗣,在座的各位誰願意去呢?」 當時有個擔飯僧人向錢官人一笑。方丈說:「你也可以。」就在方丈送走錢官人出寺院的同時,擔飯僧人就坐在燒火的凳子上坐化了。 後來,錢官人果然得了兒子。兒子初名鼎瑞,字寶汾,後來改名,字葆汾,康熙丙午舉孝廉,官至中翰。他的詩號金門,詞名湘瑟。 一天,錢中翰和客人下棋,才擺好棋盤正要展開棋局,這時門房拿着一封信入內報告說:「天童山來信。」 錢中翰拆開一看,裏面卻什麼也沒有,只是一封空箋。此時,在他內心最深處靈光乍現,他恍然大悟,立即作了一偈:「來從天童來,去向天童去。笑指天童山,白雲最深處。」 「天童」來自何處?一個「空」的點悟,觸動他前世記憶,讓他再度實時徹悟人生。 錢中翰告訴家人自己有點微恙,不出數日就死了。他的孫子長澤,把祖父的遺事詳細地告訴《三異筆談》作者。 (參考數據:《宋史》、《清史》、《三異筆談》、《梅溪前集》、《浙江通志卷二百一》、《四庫全書總目》)△ (有刪減)

 
分享:
 
人氣:19,26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