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親切的婆婆:日行一善我很快樂(圖)
85歲的婆婆經營超低價小吃店,助學生溫飽讀書。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溫陽漾綜合報導)一名85歲高齡的老婆婆在臺灣雲林虎尾科技大學旁經營小吃店。一碗料多豐厚的豬肝湯,她只收10元臺幣(約2.1元人民幣),而配料多多的滷肉飯只要20元臺幣,並「讓你吃到飽爲止」。 經營這個小店,老婆婆不但不賺一分錢,而且自己每個月還要倒貼10萬元臺幣。在當今社會,爲了幾個小錢能打出人腦子的新聞幾乎天天可見,這位老婆婆的故事聽起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超低價菜單 只爲學生溫飽 看到小店的超低價菜單時,很多人都會大吃一驚:料多豐富的一大碗豬肝湯,加了各種配菜及婆婆親手做的貢丸,卻僅收10元臺幣。添加超多食材的湯麵、香氣四溢的滷肉飯等,僅售20元臺幣。而且任意續飯,讓你吃到飽爲止! 價格低廉不代表餐點簡陋,當你看到做好的飯菜時一定會驚歎。例如:20元一碗的滷肉飯,裏面不僅加了大塊豬肉,還有一顆滷蛋及婆婆親手煮的肉丸子。便宜的價格,還免費加料加量,這樣不計成本的做法,對當今只認錢的社會是一個強烈的衝擊。 這位淡泊物慾,不以盈利爲目的的店主,就是學生們口中「親切的婆婆」。 每逢熟悉的學生上門吃飯,婆婆就像對自己的兒子一樣,噓寒問暖,反覆叮囑:「你沒多喝水喔?你的嘴脣很乾啊」,「後面有很多橙子,帶回去吃」…… 有時遇到經濟拮据的學生,爲了省錢只點一碗飯。婆婆看在眼裏,疼在心中,於是親自「再送他一碗湯,希望他能吃飽飽的,好努力讀書」。 婆婆說,年輕的學生只有吃得飽飽的、暖暖的去上學,讀書才會更入心。在婆婆眼裏,這些學生將來都是造福一方的棟樑之才,所以一定要照顧到他們的溫飽。 獨特店規:結帳隨意 自己洗碗 在小店裏,客人吃完飯結帳時,婆婆並不清點,而是讓每位食客自己將飯錢放到一個盛錢的盒子裏。每個人付多少錢,婆婆從不監督,更不會去核查或計較。 有人問婆婆:「這樣不怕吃虧嗎?」 對此,婆婆坦言:「這是良心錢啦,你有就付;如果沒錢,不付也沒有關係啦。」通常,大多數客人都能遵守規矩,將飯錢如數地放進盒子裏。 因小店只有婆婆一人打理,所以這裏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位食客吃完飯後,要自己把碗洗乾淨。這個做法,讓一些學生感覺「好像在自家吃飯一樣親切」。 幫助弱勢 助貧寒學子讀書 令人稱道的是,婆婆還會利用小店的經營之便,來幫助弱勢家庭,招待他們免費就餐。她還經常贈送食物給附近的獨居老人、貧寒家庭,有時也贈送白米等。 婆婆的店裏有一些分裝好的米,婆婆說:「只要你家裏沒有飯吃或有困難,整包米就拿走吧,也不用跟我說,更不用謝謝。」 對於一些貧寒家庭的學子,婆婆知道了就會主動伸出援手,幫助繳學費。 這樣不計個人得失的做法,令婆婆平均每月要虧本10萬元左右。 當有人向婆婆提及虧本一事,一向笑容可掬的婆婆瞬間就會變得表情異常嚴肅。 婆婆強調說:「不要講錢,我做就是心甘情願。」 婆婆闡明自己開店的目的「不是爲了賺錢」,「只要大家都開心就好」。 有人擔心婆婆這樣經營小店根本賺不到錢,不想婆婆卻開心地說:「我身體健康就是賺錢啊!」這的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日行一善,我很快樂」 儘管婆婆已85歲高齡,但身體卻非常健康,動作利落。按照佛家講,這就是她行善得到的最大回報。 儘管只有一人經營,但婆婆的小吃店卻全年無休。婆婆說:「我每天凌晨1點半起床,2點開始準備各類食材、煮東西,凌晨4點正式營業,一直要工作到下午3點左右全部售完。」 這樣日復一日的操勞,不但沒有令這位善心的老婆婆身體加速衰老,反而愈加強健。老婆婆說:「我很能站,每天站十幾個小時也不感覺累,而且從來都不覺得腳痠喔。」 婆婆不僅身體好,記憶力更是驚人。 有的學生好久沒來,剛一進門,婆婆馬上熱情地招呼:「哇!你這麼久沒來啦!」 對於這些婆婆關心的莘莘學子,婆婆表示:「虎尾科技大學的全校學生,只要來吃過的,我幾乎都記得。」 在婆婆心裏,這些可愛的青年學子都是自己的孩子、家人,她和這些孩子在一起其樂融融,非常開心。 開店不爲賺錢,只是善心驅使,面對別人的不解,老婆婆調侃道:「讓我有事情能做就好,不然在家發呆生病怎麼辦」。 儘管很多人對婆婆做賠本生意感到不可思議、難以理解,但婆婆卻非常快樂。她說能讓這些可愛的孩子吃的飽,有力氣好好讀書,未來造福社會一方就是她最大的福氣與收穫。 老婆婆對人說:「日行一善,我很快樂耶!」△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世界和平有愛 人民健康善良(圖) 2017/12/8 (31,109次)
善心與大愛 給她帶來天大的驚喜(圖) 2017/11/3 (32,625次)
溫情傳遞 奔百里爲癌末男現作壽喜燒(圖) 2017/10/14 (34,045次)
放棄富貴換真愛真子公主開心做自己(圖) 2017/9/28 (37,342次)
颶風橫掃佛州 以愛和關懷面對彼此(圖) 2017/9/22 (37,083次)
超級生日賀禮爲小鎮迎來大節慶(圖) 2017/9/3 (40,033次)
警察的善舉 改變了青年的命運(圖) 2017/8/13 (38,430次)
莫扎特的故鄉 薩爾茨堡(圖) 2017/7/28 (43,205次)
9旬"花童"比新人還搶鏡(圖) 2017/7/14 (37,469次)
刨根才知底!幾個令人驚歎的奇人奇事(多圖) 2018/2/17 (161,933次)
戊戌年話變法 習近平與王歧山恐難同行(下)(多圖) 2018/2/16 (316,377次)
人民報中國新年獻辭:江城子·天路展(圖) 2018/2/15 (295,425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11)(圖) 2018/2/13 (165,799次)
戊戌年話變法 習近平與王歧山恐難同行(上)(多圖) 2018/2/12 (279,573次)
史威登堡與紀曉嵐被賦予同樣使命(多圖) 2018/2/10 (252,382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10) (圖) 2018/2/8 (171,734次)
天文學家掰哧的津津有味 被立馬截住(圖) 2018/2/7 (308,436次)
爲了獨裁 習近平故意忘記這一幕(圖) 2018/2/6 (808,691次)

劉雲山愛將慎海雄任大褲衩臺長(多圖) 2018/2/5 (736,900次)
神來了!當你看到史前文明這兩圖形(多圖) 2018/2/4 (297,401次)
科學家若能研究明白這個,就成功了(多圖) 2018/2/2 (318,792次)
討好金正恩 韓國情報院漂白假玄松月(圖) 2018/2/1 (728,634次)
火星現巨大冰層 宇航員還是沒水喝(圖) 2018/1/31 (308,610次)
黃奇帆貶回重慶 習式文革已經開始(多圖) 2018/1/30 (337,033次)
這些發現讓科學家驚到掉了下巴(多圖) 2018/1/27 (156,398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9) (圖) 2018/1/24 (159,906次)
普京真拼了!目的只有這一個(多圖) 2018/1/20 (294,182次)
天人合一!銀河系爲啥吞噬11座小星系(多圖) 2018/1/19 (315,411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8)(圖) 2018/1/18 (162,300次)
習近平的下場可能比薄熙來還慘(多圖) 2018/1/17 (2,136,454次)
微信爲啥監控10億用戶?黨膽兒小!(圖) 2018/1/15 (261,148次)
照習近平這樣瘋幹下去 可能被推翻(多圖) 2018/1/14 (1,209,046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7) (圖) 2018/1/11 (165,159次)
銀河系中心有神祕"絲線"?科學家說的(多圖) 2018/1/9 (305,243次)
新年兩講話!習近平正在成江接班人(多圖/2視頻) 2018/1/8 (441,366次)
小笑話:例行記者會(圖) 2018/1/7 (326,158次)
有解藥!英男在街上突然人體自燃而死(多圖) 2018/1/6 (146,469次)
科學家堅持把那叫黑洞 你看着玩(多圖) 2018/1/5 (307,553次)
習近平要想安全 只有這條路可走(多圖) 2018/1/4 (300,955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6) (圖) 2018/1/3 (155,390次)
幫無痛家族 醫學家碰一鼻子灰(圖) 2018/1/2 (123,029次)
人民報元旦獻辭:卜算子·2018(圖) 2018/1/1 (270,078次)
蔣公千古!1946年大陸民選老照片(多圖) 2018/1/1 (278,515次)
高智晟律師的書一出,於泓源下臺了(圖) 2017/12/29 (237,716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