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之水乳交溶(2)(多图)
 
——中华神传文化之玄妙
 
道生
 
2017年9月1日发表
 
老子的《道德经》。
唐代书法家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出书法之道。

【人民报消息】大道至简至易,越往高层提炼出的「象」就越简单,同时内涵越大;越往低层去,表现出来的「象」就越繁杂、内涵越小。到了世间最低的层次,就是人类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归纳与分类。 这很类似古文与白话文:古文非常简炼,说清一件事只需数个字或数十字,且内涵丰富,而白话文得使用数百乃至数千字才能说清同一件事,「白」话嘛,就是没有什么内涵。 网上曾有文章透露,古文字的字形最靠近天书,从中我们理解,当人类离天理、天道越来越远的时候,一切就都越来越不行了,首先就会表现在文字上。中共制造所谓的「简体字」其目地就是为了抽走中华神传文化的灵魂,割断人与神的连系。 在《道德经》中,老子有一句话叫「大象无形」。也就是说「无形」是「象」的最高境界。 只有达到「无形」境界的生命才能跳出人类的层次,洞察出宇宙各个空间的「象」是什么,这不是凡人能做得到的。 在大约两万多年前,伏羲氏受命降世,仰观天象,俯察地形,观鸟兽万物之动之静,近察自身,远取万物,最终洞悉了天上与人间的「象」是相对应的,也就是「天人合一」。于是经过整理后,伏羲氏将其归为八大象,取名「八卦」。 ◎ 象的运用: 《易经·系辞上》说:「文字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话,言语也不能完全表达思想与意境。难道圣人高深莫测的思想就因此而不能表达出来吗?圣人便因此而建立了象,用以完全表达思想与意境。」[11] 这是《易经》中对「象」的作用的论述,用来表达人类表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与意境等。 唐代书法家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出书法之道,使自己书法得到升华,这也是对象的运用。[12] 象能使不同的类别之间触类旁通、相应共鸣,以得其意而超脱其形,即古人说的「得意而忘形」。 同时,同一层次中不同的象之间是紧密相联的,比如阴阳二象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贯穿为一体;周易六十四象之间也都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大循环。于是万事万物都通过象以及象与象之间的关系,全息对应,相互感应共鸣,贯穿为一个整体。 象中包罗了万事万物,同一象中的事物在深层具有相似的属性与机制,能够彼此在深层感应而共鸣,成为一个系统。 对「象」的运用有许多方面,比较典型的有:可取象中的一物而表达整个象,使一物相感,万物共鸣,使整个象中的内涵通过与具体事物的共鸣而表达出来,比如中华文化中对「意境」的表达就是如此;还可利用象中的一物而知其它物,达到以点知面、一叶知秋,从一滴水而知大海;亦可用象中的一物而动另一物,或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象的内涵,无穷无尽,每个人只能自己去悟,这是由每个人的智慧与境界决定的。 四、周易之理 在大约两万多年前的遥远史前文明时期,伏羲氏受命下世降生为圣人,他创立了周易八卦,给人类奠定文明。 八卦由八个经卦组成,表示天地万物的八大象。每经卦都由三爻上下相叠来表示,分别为:干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 将八经卦俩俩相叠,即将八象俩俩相合,一共有六十四种组合关系,这就生成了六十四象,成为《周易》。 周:是循环的意思,周而复始;易:是运动变化的意思。周易合起来就是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规律。 周易被称为无字的天书,因为周易原本是没有文字的。后来到了周文王时,他总结了前人与自身的占卜经验,将周易六十四卦每卦都写入了卦辞与爻辞,周易从此便有了文字说明。再到春秋未期时,孔子在晚年又在周文王的基础上,编写了《易传》,用来解释《易经》。《易传》共十篇,分别为:《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又称为《十翼》。伏羲氏的六十四卦,加上周文王的卦辞、爻辞,再加上孔子的《易传》,就构成了现在我们所知的《易经》。 现在有一些人认为伏羲氏只创立了八卦,周易六十四卦是周文王推演出来的,这是错误的说法,周文王只是给周易加入了卦辞与爻辞。 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要略》中说:「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伏羲氏将其俩俩相叠而成为六十四卦。」[13] 这里说明六十四卦是伏羲创立的。另外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也花了大量笔墨论述了六十四卦是伏羲氏所创立的,说得很在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 易与开天辟地

我们人类这个小宇宙的太极是黑白两种物质构成的,阴阳两气。

《周易·系辞上》说:「『易』中包含太极之理,太极运转,生出阴阳两仪,两仪再往低层次与世间表面发展演变,又生出四象,四象再发展演变出八卦。」[14] 这是太极之理在宇宙万物中贯穿,由宇宙高层向低层,由物质深层往表面,一步步生成万事万物的过程。 如果由此一步步来,可能更容易理解周易六十四象。我们先从阴阳两仪开始谈起吧,在中华民族神传文化中,记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生成我们这个小宇宙的过程:先是一片混沌(无极),如同鸡蛋中孕育生命一样(开始产生变化,即「易」),经历漫长岁月,混沌中孕育出盘古,在盘古孕育成形的同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生阴阳二象),生出层层天地与天地间万物(生八象、六十四象等)…… 这是太极生万象、万物的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为「易」。两仪即是阴阳二象,是从宇宙万物最底层提炼出的两大象。宇宙万事万物都由天理所贯穿,由神的智慧所生,最终都归于同一来源。 「象」越往高层(深层)提炼,越简炼,内涵与智慧越大;越往低层(表层)概括,展现就越繁杂,内涵与智慧越小。而高层的象与低层的象都是对应贯穿的,因为低层的象是高层的象层层生出来的,所表达的就是同一个思想,只是在不同层次中有不同的展现。人与神也能通过象的对应而相通,因此古代道家以观天象而得知未来。 在宇宙极高层与物质极底层去提炼,就提炼出了阴阳二象,宇宙万物都包罗在这二象之中,都具备阴阳的属性。比如女为阴、男为阳;水为阴、山为阳;暗为阴、明为阳;北为阴、南为阳;水南为阴、水北为阳;山北为阴、山南为阳;地为阴、天为阳;下为阴、上为阳;右为阴、左为阳;静为阴、动为阳;柔为阴、刚为阳;消为阴、长为阳;冷为阴、热为阳;虚为阴、实为阳;未来为阴、过去为阳;内为阴、外为阳;偶为阴、奇为阳…… 由阴阳二象所层层生出的四象、八象(八卦)、六十四象(周易)等等,都包罗在这二象之中。 这二象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如同男女结合繁衍后代一样,所以阴阳二象层层相生,生出四象、八象、六十四象……直至生出了层层天地与宇宙万物,这个过程就是「易」。本文中所提到的所有「宇宙」概念,仅仅是指我们人类所存在的这个小宇宙,即盘古宇宙,真正的宇宙概念是极其庞大的,是人类思维根本不可能想象的。 由阴阳二象往物质表层发展,又概括出四象,四象之间的关系比阴阳二象的关系更复杂,内涵更小;再继续往世间表层演化,又概括出八象(八卦)、六十四象……它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若由阴阳二象往高层提炼,便到了太极层面。太:有最大、极致的意思;极:有终端、极限、尽头的意思。太极即终极、元点,意为宇宙万物的尽头,物质的终点。 阴阳二象到了太极这个终端,便相合为一体,形成至圆的大循环,一切物质都回归于这里,在这里交汇、循环,成为一个大结界,这里也是宇宙大循环的起点与终点。《系辞》中说,天下万事万物虽然过程中所走的路途不一样,但最终都归于同一出处、同一源头,也是指归于这里。 其实每一层面的象都会形成一个小的循环与结界,构成一个时空体系,如六十四象能形成一个循环结界,一个时空体系;八象、四象、二象等都是如此。 再往深层走,就跳出了太极,便没有了极,成为无极,无极即是混沌,这里就是盘古最初所孕育诞生的地方,再跳出对人来说的「空」与「无」,就进入更高层的大结界,更高层的太极范围内……而这一切都是更高层的神以智慧与神通所造出的。这个大的过程,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成、住、坏、灭、空的宇宙大循环的过程,是旧宇宙万物的宿命。而新宇宙、新人类即将开启的新世纪,将永远不再重复这个悲惨的循环过程。能够看到未来的人有福了,真正的有福了。 其实,佛家所提到的神佛所存在的世界:极乐世界、莲花世界、大梵世界、天国世界、琉璃世界等等,都处在高维度时空之中。低维度时空中的生命,看不到也触及不到高维度时空的存在,对他们来说,那是「空」与「无」。越往高层,能量越大,智慧越大。高维度时空的生命,对人来说都是佛、道、神,是高级生命,智慧无边、神通大显。 低层时空世界是高层生命以智慧与神通一念所造就的。一念造就小宇宙与小宇宙中的层层时空,层层星体、星系、与天地万物,这过程在低层展现出来就是「易」。他们的智慧贯穿于所造就的宇宙万物之中,使混沌生太极,分阴阳,生四象、八卦、万事万物……这就是「道」的贯穿与展现。 五、文字与周易 这一章中,我们将列举事例,与大家一起探讨周易八卦与中华文字的渊源与玄机: ◎ 八卦生周易 《周易·系辞上》说:「阴阳相生相克,八卦之间相激荡,使雷霆鼓动,风雨润泽。」[15] 八卦是天地万物在更高层提炼出的八大象,八卦之间相激荡,即八种状态之间相互推演,便产生了各种运动变化,生出六十四象,包罗世间万事万物之理。 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离卦☲ 与 震卦☳上下相叠,上离下震,就形成了噬嗑卦䷔,称为火雷噬嗑。噬嗑是咬合、咀嚼的意思。 八卦中每一卦都是一象,里面包罗万物,比六十四象内涵更大。比如离卦能代表火、太阳、电、光明、眼睛、夏天、南方、文明……因为包罗万物,所以不可能全部列举出来,每次都只能选一个有代表性的事物或特性来表明这一卦象。在这里,我们先挑选「电」来代表离卦,以「雷」代表震卦,来表明一种具体现象。 关于这一卦,周文王的卦辞说:噬嗑,亨,利用狱。 意思可解读为:噬嗑卦,顺利,有利于使用刑罚、整顿法令。 孔子的象辞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意思可解为:雷电交加,相互咬合;先王根据此卦象悟出严明刑罚、整顿法令的道理。 个人解读:取电代表离卦,取雷代表震卦。离卦与震卦上下相合,便形成了噬嗑卦之象,如同雷电交加。雷电交加的天象,代表上天在惩治人间罪恶、警示人类,以展现天道的威严。君王效法天地自然,从这一象中悟到:应使用刑罚,严明法令,恩威并举,以建立君王的威严,使恶人得到惩治,善良得到保护,以维护人间的正道…… 另外《周易·系辞下》中说:「(神农氏)创立了市场交易制度,让天下百姓,聚集天下的货物,在每天中午相互交易,以物换物,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交换而退,大概就是效法了《噬嗑》卦的卦象。」[16] 个人再对此作一个解读:离卦代表电、火、光明、太阳、眼睛、文明等等事物,上面取电来代表离卦,这里取光明来代表之;震卦可代表雷、震动、威摄、足部、东方等等事物,这里取威慑来代表之。 因此,此卦象可表示为:雷电交加,雷声震十方,具威严,但不具光明,没有光明的威严只会走向残暴;电光照天地,具大光明,但不具威慑,不具威慑的光明会走向放纵与无度。雷电交加,使它们彼此的属性互相交换而互补,互相弥补了不足,达到和谐而完美。雷因得电光而具光明,电因雷声而威震十方,二者交合,使威严与光明同在,恩威并举,使天地万物仰慕而敬畏,达到和谐完美。 因此,神农氏让天下百姓,聚集天下货物,互相交换,各取所需,每个人都用自己生产而多余的东西去补充别人的需要,而别人也用生产的多余东西来补充自己的需要,这样天下货物都得到了互补,互相弥补了不足,各得其所,达到完美和谐,这是神农氏从《噬嗑》之象中所悟出的道理。 当然,《噬嗑》之象非常大,以上只举两个例子,不可能全部列出,世间的道理都包罗其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悟性去参悟,当将周易六十四象都参悟透了的时候,就会达到出神入化之境,能看到世间万事的存在与变化之理,能知过去与未来。 其它各卦俩俩相合,形成的六十四象,也是这个道理,不多列举。 ◎ 因文生字 「文字」在现在是一个词,但在古时,文与字是两个概念。文:原始意义是花纹、纹理的意思;字:原始意义是怀孕、生育的意思。我们现结合周易八卦之理来解文字: 《字说·序》中说:「文生出了字,就像母亲生育出子女一样,这与八卦推演生出六十四卦的机理一样,其声律、结构、涵义等等都是自然而成的,不是凡人的智慧所能创造的。」[17] 这里说字是由文生出来的,先有文而后生出字。文生字的机理与八卦生出六十四象的机理一样。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道:「仓颉当初造字时,以象形方式造出来的称为文;由文相互组合而生出的,称为字。」[18] 《孝经援神契》与《文字论》中也记载说:「文是祖父,字是子孙,都是自然而生的,文理兼备……」[19] 从上面记载可知:文,是最元始的字,大都是以象形的方式造出来的。仓颉以他异于常人的两双神眼,洞悉天地万物的形象、文理,提取其神韵,然后以简单传神的线条表明其意象,造出文。如: 月();山();水();鸟();马();牛();羊();鼻();口();目();草();门()…… 我们再看看以文生字的例子: 比如「马」与「门」分别代表两个不相干的物象,就像八卦的两个不同经卦一样,代表两个不同的象。若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将马放入门内,马与门就产生了对应与运动,如同八卦俩俩相合生六十四象一样,此卦象名为「闯」。△(未完待续) 注解: [11] 《易经·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12] 《新唐书·张旭传》:「旭自言,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意,观倡公孙舞剑器,得其神。」 [13] 《淮南子·要略》中就说:「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羲为之六十四 变。」 [14] 《周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15] 《周易系·辞上》:「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16] 《周易·系辞下》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17] 《字说》:文者,奇偶刚柔,杂比以相承。如天地之文,故谓之文。字者,始于一二,而生生至于无穷。如母之字子,故谓之字。其声之抑扬开塞,合散出入,其形之衡纵曲直,邪正上下,内外左右,皆有义,皆出于自然,非人私智能为也。与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异用而同制,相待而成《易》。 [18] 《说文解字·序》: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19] 《文字论》曰:文字者,总而为言。若分而为义,则文者祖父,字者子孙。察其物形,得其文理,故谓之曰文;母子相生,孽乳寝多,因名之为字。 《孝经援神契》:文者祖父,字者子孙,得之自然,备其文理。象形之属,则谓之文;因而滋蔓,母子相生,形声、会意之属,则谓之字。字者,言孳乳寝多也。 (人民报首发,有修改)

 
分享:
 
人气:280,499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