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传统年味有讲究:正月初七女娲创世(多图)
 
梅玉
大年初一到初二的民俗。
大年初三到初五的民俗。

【人民报消息】中国的传统新年是很有讲究的。 按照民间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两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人们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为“饺子”。在不同朝代,饺子也有过不同的名字。 ◎ 大年初一到初五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磕头拜年。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女儿回娘家,欢喜大拜年。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 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 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

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同时,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 ◎ 民俗专家:“破五”意为“送年” 2月12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专家表示,“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状态。 据了解,“破五”的来历至今众口不一。据《封神榜》,姜子牙封神,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令她“逢破即归”。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所以人们就在正月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马上回去。 按照传统文化,正月初五是一个具有多重习俗含义的重要日子,但其宗旨均意在“破除”。其一,此日为“送穷土”日,人们要将“穷娘娘”扫地出门。其二,为禁忌解除日,因传统概念的过年是单指正月初一至初五这个时段,故之前一些过年的禁忌至此可以消除或有所放松,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其三,俗称“泼污”,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 正月初七“人日”:女娲造东方人 2月14日是农历丙申年的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东方人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民俗专家表示,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民间有吃七宝羹祈福纳吉、佩戴“人胜”讨好彩头等习俗。 “人日”源于古老的创世传说。据说,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女娲决定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东方人。后来,古人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其他人类起源的传说,另外在民间还出现补充说法,比如初九为“天日”,初十为“地日”。 “人日”这一天的民俗活动较早出现在古人的占卜生活中。现代的人对此已经一无所知了。 一位研究民俗的专家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天地人对应合一的理念素来被人推崇,古人相信正月的天气的好坏会影响这一年的运程。初七也不例外。相传这一天如果天气晴好、人事和悦,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人丁兴旺、吉祥平安。 人类的繁衍至关重要,所以古人对“人日”特别重视,并形成了众多节日活动。 南朝的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两汉魏晋时代江南民众在人日的习俗:“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意思是说,人们在初七要吃七种菜的菜羹,“羹”与“更”谐音,取更新之意,有求吉纳祥的美好象征。 那时,江南人人在这天还要戴上“人胜”装饰品,它又叫“彩胜”“华胜”“花胜”“巧胜”,是用五彩丝织品、彩纸剪出的花样或人形,更高级的则用金箔镂空成人形。除了戴在头上,人胜饰品也可贴在屏风上、窗户上,非常漂亮,意在祛病、辟邪、消灾,在新春讨个好彩头。 除了食菜羹、戴华胜之外,古时还有登山、饮酒、求子、吃煎饼、吃生鱼片、吃面条等风俗。 以上是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搁置太久除了当作学问来研究的,已经没几个人知晓了。但是,并不等于被中共洗脑66年有余的中国人不过年,不但过年而且有些地方过的非常激烈和火爆。这话怎么说? 武汉归元寺财神殿外 工作人员戴防暴头盔 2016年2月13日,新华网有一个图片新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解只有一段:“2月12日,湖北武汉归元寺,数十万市民前来给财神爷上香祭拜,场面火热胜春运。中国民间有正月初五拜财神和财神爷巡游民间送福送财的习俗。面对近在咫尺、下雨般越过头顶飞进财神殿的硬币,及飞舞的纸币,工作人员不得不换上防暴头盔以防被砸伤。” 正月初五,湖北武汉归元寺,数十万市民前来下雨般飞硬币,说的好听,说是给财神爷上香祭拜,其实是希望丢芝麻拣西瓜。真要是敬献给财神,怎么能用这种不敬的形式呢?再说,财神也不听人的喝儿啊! 财神爷会给什么样的人送财宝啊?给德大的人,在“道德银行”里储存“德”多的人,而且还在不断储存“德”的人。 这样的人是什么人啊?是对他人发出善念的好人。 如果,别说整个武汉,就是这数十万给财神爷飞硬币的市民能够一起努力,做善对别人的好人,那武汉就一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正月初五,湖北武汉归元寺,数十万市民前来给财神爷上香祭拜,希望来钱。
财神爷不听喝儿啊!
戴着防暴头盔的清洁女工清扫硬币,累坏了。
这些硬币都是想丢芝麻拣西瓜的。敬献给财神?可不能用这种形式。
点多少香都不算数儿,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才算数儿。财神爷看的是这个!
(人民报首发) 资料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三呆婊大冒虚火 河南冤狱增加死囚(多图) 2016/2/15 (230,741次)
传统年味有讲究:正月初七女娲创世(多图) 2016/2/14 (469,155次)
赵安因宋祖英酒醉而惹出大祸(图) 2016/2/13 (498,333次)
香港旺角流血大冲突背后的指挥者(图) 2016/2/12 (128,101次)
英7岁女孩不痛不饿不累的真实原因(图) 2016/2/12 (81,367次)
朝鲜核爆!两个盖上江印记的特殊日子(图) 2016/2/9 (438,094次)
人民报中国新年献辞:沁园春·猴年(图) 2016/2/8 (136,374次)
猴年感谢捐款帮助人民报的朋友(图) 2016/2/7 (119,055次)
陈满23年清白出冤狱 正邪较量正酣(多图) 2016/2/5 (230,572次)

张德江用这个歪辄与习近平作对(图) 2016/2/4 (126,554次)
科学在他面前…哑巴了(图/视频) 2016/2/2 (196,441次)
一个极重要决定!中国将放开导游自由执业(图) 2016/2/1 (135,917次)
2016,猴年马月咋来的(图) 2016/2/1 (455,769次)
美爆了!新华网何必贴块膏药(图) 2016/1/31 (110,416次)
外国父母这样晒娃 咱别使错了劲(多图) 2016/1/30 (267,323次)
环球时报将换总编,胡锡进差不多了(多图) 2016/1/29 (127,576次)
这大动作百年未有:特赦普通刑事罪犯(图) 2016/1/28 (119,396次)
地壳说话:分分合合 利刀斩水情不断(多图) 2016/1/28 (225,672次)
一个并不想讨好观众的穿越雕塑家(多图) 2016/1/26 (257,381次)
抵御外来生命毁灭人类的唯一法宝(图) 2016/1/25 (115,201次)
老农民急眼了:斑马纹有啥可研究的(多图) 2016/1/24 (267,258次)
新华网纪念江绵恒被撤职一周年(图) 2016/1/21 (266,171次)
习创举!农民工一步登天成为副部级(图) 2016/1/20 (117,012次)
揭大迷!一个非常离奇的入睡失踪事件(图) 2016/1/19 (75,393次)
众人拾柴火焰高 顺天行 亚投行开业(多图) 2016/1/18 (470,498次)
成语:点石成金(多图) 2016/1/17 (446,116次)
新华网这题目说到了点子上(图) 2016/1/12 (108,025次)
日本山区阿婆在绿水青山中找到金山银山(多图) 2016/1/11 (458,070次)
还原历史真相:周恩来当面是人 背后是鬼(多图) 2016/1/10 (496,182次)
习迅速粉碎张德江刘云山的一个阴谋(多图) 2016/1/9 (451,660次)
这奇事吓的她丈夫翻窗进的屋(图) 2016/1/8 (80,039次)
五年后 习近平重新踏上这块土地(多图) 2016/1/7 (118,501次)
中纪委监察站的几则小消息(图) 2016/1/7 (85,685次)
屠呦呦24年后申请新药的历史意义(图) 2016/1/6 (102,487次)
想卖真正中国设计的高定婚纱设计师(多图) 2016/1/6 (40,924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