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習指示全力搜救 胡錫進替江對抗(圖)
 
倪醜
 
2014年3月10日發表
 
失聯飛機的乘客家屬痛不欲生!

【人民報消息】 馬來西亞航空編號「MH370」客機,當地時間3月8日凌晨零時41分由吉隆坡國際機場起飛,預定上午6時30分飛抵北京機場,卻於凌晨2時40分與管制中心失去聯繫。 8日當天,馬航首席執行長阿末佐哈里(Ahmad Jauhari Yahya)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飛機是在馬來西亞和越南領空之間失去聯繫的,沒有關於飛機途中遭遇惡劣天氣的報導。 馬航表示,航空公司已聯絡有關當局並派出救援人員展開搜索,以確定客機的位置。越南媒體引述越南海軍說,馬航MH370航班在距富國島以南153海里的海面墜機。但越南官方尚未證實有關報導。 該航班上共搭載239人,12名機組員工及227名旅客,其中包括153名中國人(包括一名嬰兒),1名臺灣人。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早些時候公佈了失聯客機的乘客名單,其中包括一名奧地利公民和一名意大利公民,隨後奧地利和意大利兩國外交部均否認有本國公民在此次航班上。目前發現有四人使用假護照登機,其中兩個亞裔使用一名奧地利公民和一名意大利公民分別在2011年和2012年在泰國遺失的護照,他們使用的是連號票,證明是一夥兒的。 另外兩名持中國護照的嫌疑男人,座位也是連在一起的。其中顯示一名福建居民登了機,但記者一查,他在家裏!他說2007年申請到護照後沒有出過國,護照一直鎖在家裏的保險箱裏,從來沒有拿出來過。蹊蹺的是,登機者使用的護照上是他的照片、地址,只是名字不一樣。這隻能說明是公安局在造假。而各地公安局是被周永康統管。 目前看來,江系血債幫爲了保住江澤民,3月1日在昆明製造血案,3月8日在馬來西亞製造空難,是爲了達到兩個目地:一是讓習近平疲於處理這些大案特案,沒有精力在兩會處置周永康,如此周背後的大老虎江澤民就可以苟延殘喘。二是爲了恐嚇習近平,警告他如果不放過江澤民,那不但會以以各種形式搞血腥事件,而且也不會放過習本人。 3月9日(22:52)鳳凰網以《習近平:全力搜救 不放棄拯救生命努力》爲題轉載了外交部網站的報道《習近平同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 報道說,「默克爾表示,德國政府和人民期待着習近平主席來訪,正在積極籌備,相信訪問一定會取得成功,推動德中戰略伙伴關係進一步發展。」 報道還說,「默克爾就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客機失去聯繫事件表示慰問。習近平表示,中方正在同馬來西亞等有關國家保持溝通,全力以赴進行搜救,不放棄拯救生命的努力。」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客機失蹤事件在3月10日仍然迷霧一團,40多個小時後依然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家屬們從着急到絕望,有的家屬痛哭失聲,有的昏厥過去需要搶救。 在習近平發出全力搜救的1小時零4分之後,3月9日晚23時56分,專門喜歡跟着江澤民行惡的《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竟然在新浪微博上發文稱:「冒出一個挺傻的想法,既然這麼久了,失蹤的客機還是別找到了。這樣家人們就會一直有機上親人還活着的希望。我知道我這是瞎想,找到飛機查清原因才能讓以後的乘客更安全。但從感情上,我更願意他們就是失蹤了,哪怕是被外星人帶走了。」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不愧是江系喉舌,讓祖宗都跟着被詛咒!

第一財經日報夏心愉寫過一篇文章,說以馬航這架波音777-200的飛機而言,一側有4個緊急出口,兩側共8個,每個緊急出口在「Door Armed」(緊急待命)的情況下開門都會自動打出滑梯,而在海上,當所有人都上了滑梯以後,空乘人員會用滑梯口上原本就係有的刀片割斷繩索──滑梯將自動變成漂浮在海上的救生艇。 當她還是一名空姐培訓生時,第一次訓練上艇,就被「完備設施」驚呆了:那裏有支架和帳篷,空乘人員可以請乘客協助搭起一個四面全遮蓋的空間;那裏有壓縮餅乾和可提供水分的Jelly(一種類似果凍的可食物品),可在救生艇上滿員的情況下至少維持48小時生計;如果很渴,救生艇上有一個雨水收集裝置,只要下雨,就有淡水;如果怕漂得離飛機或其它救生艇太遠,救生艇上還有一個簡易的Sea Anchor(一種可以蓄很多水來當錨的大袋子),來固定住救生艇不隨波逐流;等到有搜救的船隻或飛機飛過,救生艇上有一種染料,可將周圍的海水暫時染色,擴大自己在茫茫公海里的辨識度,讓救援飛機能夠看到救生艇的位置。 到現在爲止,除了中共《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媒體總編在飛機失聯一天多竟說「失蹤的客機還是別找到了。」 這種言論只有活摘器官的江陣營喉舌才能說的出來,只有江澤民沒被拿下之前,胡錫進才敢如此猖狂、如此殘忍。 一位網友貼帖子說:「天天喊愛國的混球時報的總編輯啊,看來愛(中共)國和愛民是對立的啊!」 還有一位寫道:「家屬都恨不得活活掐死他了!」 這個帖子符合民意,人做了什麼總是要還的。△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368,91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