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達賴喇嘛說習仲勳的兒子與黨同床異夢(圖)
 
蕭良量
 
2014年12月18日發表
 
臨終前習仲勳曾希望見達賴喇嘛一面, 但未能如願。

【人民報消息】達賴喇嘛和習仲勳是好朋友。2002年5月,習仲勳臨終前曾希望見達賴喇嘛最後一面, 但未能如願。 2012年8月,達賴喇嘛接受路透社採訪,回憶他和習仲勳的友誼時說:「習仲勳曾指着他自己腕上的手表說,這是達賴喇嘛送給我的。」 ● 習仲勳對政治人物的註解 前副總理習仲勳,因爲批准小說《劉志丹》出版而導致受迫害16年,重新出來工作時主政廣東,當他了解到西方的民主體制後非常向往,要求子女們有機會都「遠走高飛」,「在國外也可以報效祖國」,留在國內「說不定某天就會受政治迫害,更不用說報效祖國了」。但他要求子女「留一個搞政治」,且希望留下的那一個是「最淳樸最沒有心機」的習近平。 習仲勳認爲,中共體制裏「有心機未必成功,相反可能滅亡的更快。」他的話已經被歷史證明。 在習仲勳晚年生活中,陪伴他最多的除了夫人和子女,就是時任深圳市接待辦副主任張國英。習老晚年在深圳的生活非常節儉,他常對張國英說,「飯菜吃幾個就做幾個,不要做多了浪費,浪費就是犯罪,……」。 他常對張國英說,不要怕批評,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錯,人生的一切順其自然,不要強求,這樣才想得開,工作才會愉快。他還開玩笑說,「你把我這句話寫下來,當做你的座右銘吧。」而實際上,「順其自然」是晚年習仲勳自己的座右銘,他當時隨身攜帶的一把摺扇上就題着這4個字。 習仲勳曾對孩子們說:「我沒給你們留下什麼財富,但給你們留了個好名聲!」 最近,出版了《習仲勳畫冊》,前不久還高規格紀念習仲勳誕辰,有人認爲這是因爲他是習近平的父親。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是老父親的好名聲給習近平執政鋪墊了好的基礎,習近平執政後不過是有權還原歷史的真相罷了。 ● 達賴喇嘛對習仲勳兒子的西藏政策懷有希望

達賴喇嘛接受France24電視專訪對習近平的西藏政策抱有期待。

2014年12月17日,路透社報導說,達賴喇嘛接受了法國24電視臺(France24 DR)的獨家專訪,談到習近平的父親和母親。這個採訪在17日播出。 報導說,習近平的母親是一個佛教徒,他的父親跟達賴喇嘛很友好,令這名西藏領袖對習近平的西藏政策懷有一些希望。 達賴喇嘛受訪時說,他用心聽了習近平最近在印度發表的談話,尤其是有關佛教的那一部份,很有感覺。 2014年9月18日,習近平以國家主席的身份應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的邀請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發表題爲《攜手追尋民族復興之夢》的演講。 習近平說:中印兩國有文字可考的交往史長達2000多年。佛興西方,法流東國,講的是中印兩國人民交往史上濃墨重彩的佛教交流。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中國洛陽,譯經着說,譯出的四十二章經成爲中國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經翻譯。白馬馱經,玄奘西行,將印度文化帶回中國。中國大航海家鄭和七次遠航、六抵印度,帶去了中國的友邦之誼。印度歌舞、天文、歷算、文學、建築、製糖技術等傳入中國,中國造紙、蠶絲、瓷器、茶葉、音樂等傳入印度,成爲兩國人民自古以來互聯互通、互學互鑑的歷史佐證。 達賴喇嘛評論習近平的這個講話說:「這是非常不尋常的事情。」「我們通常認爲共產黨是無神論的。」 達賴喇嘛大概認爲中共黨國的第一把手與「共產黨」是劃等號的。當了第一把手就一定是做「共產黨」要做的事,最有能力代表「共產黨」的才被推上去當第一把手,否則「共產黨」爲什麼要把這個人放在這個位置上呢?一些人是這樣認爲的,江系是這樣惡意解讀的。 但達賴喇嘛畢竟是藏傳佛教的精神領袖,是有一定功能的人,他也這樣思維,恰恰說明歷史這一刻在人間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非比尋常的,是不能用常規的思維邏輯去看待的。 習近平在演講中說: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國自古就倡導「強不執弱,富不侮貧」,深刻總結了「國雖大,好戰必亡」的箴言。以和爲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爲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國世代相傳。古代中國曾經長期是世界強國,但中國對外傳播的是和平理念,輸出的是絲綢、茶葉、瓷器等豐富物產。中華民族主張的「天下大同」和印度人民追求的「世界一家」、中華民族推崇的「兼愛」和印度人民倡導的「不害」是相通的,我們都把「和」視作天下之大道,希望萬國安寧、和諧共處。 習近平還說:中華民族歷來注重敦親睦鄰,講信修睦、協和萬邦是中國一以貫之的外交理念。中國視周邊爲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我們提出了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就是要誠心誠意同鄰居相處,一心一意共謀發展,攜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發展成果。 記者問達賴喇嘛,是否這番言論令他相信習近平準備討論自己對於「西藏自治區」能夠真正自治的呼籲,這位西藏精神領袖說,他認爲有「一些跡象」。△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279,71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