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陳光標砸大奔求名 鄒曉晶攜孤兒留學(圖)
 
諸葛仁
 
2011年9月1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這兩天在網上看到兩篇新聞報導,一篇查了半天也沒搞清楚是國內哪家報社撰寫的新聞稿,也許是報導時間過去的太久了,是11年前的新聞。不過很多網站現在都在轉載,都很青睞。爲什麼呢?第一段只有一句話,它是整個故事的核心:「世界上最恆久也最打動人心的是那份不經意的美德」。說的是山東女大學生鄒曉晶帶着毫無血緣關係的貴州省貴陽市的孤兒冬子去美國留學的故事。另一篇來源自揚子晚報,刊登在9月17日新華網上,說的是曾敲羅打鼓去施捨的中共國政協委員陳光標把自己好好的奔馳車砸了,建議油價漲50%。

小丑陳光標──中共國什麼鳥兒都有

新華網這篇,開頭先是圖片,下面才是三段新聞。鄒曉晶那篇感人故事只有文字,怎麼也查不到兩位主角的圖片。有些沮喪之餘又釋然,曉晶本來也不是爲了出名才向冬子伸出援手的。

揚子晚報報道說,爲了響應9-22中國城市無車日的活動,9月16日,江蘇黃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光標在他的公司內舉辦了一場活動,他不僅親手砸掉了他的一輛大排量奔馳車,而且還爲集團的員工購買了200多輛自行車,提倡大家騎車上班。


陳光標遙控操作砸奔馳車──想出名想瘋了!

報道說,當天上午,陳光標的公司內,他親手遙控操作一臺機械手,將一輛還有3年才報廢的大排量的奔馳轎車給砸了。對於砸車的原因,陳光標解釋,這是爲了帶頭倡導低碳綠色出行,因此他還建議,目前的油價應該再提高50%、停車場停車費按每小時10至20元計費、車輛上牌費2.0排量以下10萬,2.0排量到3.0排量之間30萬,3.0排量到4.0排量之間40萬,4.0排量以上收取50到80萬上牌費,所得資金用於發展公共交通更上臺階和縮小貧富差距。只有這樣,才能更加鼓勵大家「少開車、多騎車」,踐行綠色環保理念。

報道最後說,砸了車,應該如何上下班呢?昨天,陳光標還購買了兩百多輛自行車發放給所有的員工,並親自騎着自行車帶領着員工走上街頭,宣傳「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大力提倡低碳綠色出行」的環保理念。爲了鼓勵員工低碳綠色出行,陳光標當天還現場宣佈,只要是自己的員工騎自行車上班,路程在5公里之內的,每月補貼300元,10公里之內的每月補貼600元。

揚子晚報拍攝的這張圖片上依然只有陳光標一個人,而且新聞報導里居然沒有任何一位員工的反饋。可想而知,陳光標這麼幹的真正的目地是什麼,誰都不是傻子。

新華網上同時刊登了另一篇網友譴責文章《如此陳光標:不是「善人」,只是「有錢人」》。要是有10篇20篇譴責文章同時刊登,那全國政協委員陳光標可能會樂成偏癱,因爲他需要的就是「出名」「關注」「聚焦」,好象這就是他生命存在的全部意義。

不求任何回報的善良付出才能打動人

和全國政協委員陳光標絞盡腦汁的想出名相比,2000年帶着一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去美國留學的鄒曉晶的感人故事,11年後又被拿出來傳播。爲什麼?

感謝網友11年後把這個故事重新拿出來,讓我們看到當今中國不只是有製作地溝油和毒奶粉的人。

文章說世界上最恆久也最打動人心的是那份不經意的美德。因爲這是發自內心的、不求任何回報的付出,這才是人性的真實體現。

鄒曉晶,來自山東諸城農村的一個家庭,家境貧寒,正因爲此,父母望子成龍,非常吃力的供養着幾個孩子讀書,希望孩子們能有個奔頭。曉晶沒有讓父母的辛苦打水漂,她1992年考入清華大學機電工程系。由於成績優異,1995年寒假過後,她得到通知,被保送攻讀本校的碩士研究生。

鄒曉晶本能的鬆了一口氣,這樣她就省下了準備考研複習的時間,可以到外面去打點工,掙點錢,好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事實上,鄒曉晶從來都把父母的辛苦掛在心上,從考入清華大學後就一直勤工儉學,在學校的收發室幫忙分揀郵件。

這個感人的故事從鄒曉晶知道自己被保送本校研究生的那幾天開始的。

有一天,她在分揀郵件的時候很意外的發現了一封沒頭沒腦的來信。信封上用鉛筆歪歪扭扭的寫着:「清華大學餐廳,爸爸收」。也沒有落款,筆跡非常稚嫩,好像是出自一個小學生的手。看郵戳,是從貴州省省會貴陽寄來的。這分明是一封死信,也就是說,不可能投遞,也沒有辦法退回,退回郵局也是當垃圾處理了。

信封上歪歪扭扭的幼稚字跡讓鄒曉晶不忍心「公事公辦」,她拆開了信封,希望能找到投遞的線索,哪怕一點點。

信,竟然是寫在香菸盒的錫箔紙背面上:

爸爸,你好,我是你的兒子冬子,你不要我了嗎?你走了之後,姐姐很快也走了,我現在在白菜街要飯吃,總是被人打,你快來節(接)我吧,我活不下去了。上 個月我給飯店的老闆刷碗,他說我刷得不乾淨,用榔頭敲我的頭,現在頭還發暈,我還給他看小孩,我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他脫下鞋底就打我的臉,爸爸我真的活不 下去了,你快來節(接)我吧,我能給你搓麻繩,給你卷旱菸。

鄒曉晶看了這封信,心一下子就揪緊了。她把信拿到宿舍跟同學們一起商量,分頭到學校各個餐廳去打聽有沒有從貴陽來的人,誰的兒子叫冬子,一個星期過去了,卻沒有任何線索。有兩個老家在貴陽的廚師,說貴陽根本沒有「白菜街」這個地方。

沒有白菜街,爲什麼信裏卻寫的是白菜街呢?鄒曉晶覺得又是奇怪又是失望,她到書店買來一本貴州省地圖冊,翻開貴陽市區圖,真的怎麼也找不到「白菜街」。她不甘心,又給貴陽的114查號臺打電話,查「白菜街街道辦事處」的電話,人家答覆她根本就沒有這個地名。

1996年4月初,畢業生實習的時間到了。因爲鄒曉晶已經被保送讀研,就不需要參加畢業實習和論文設計。原本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到外面兼職多掙點錢的,鄒曉晶卻自願報名去邊遠地區參加論文設計,在申請表實習去向一欄,鄒曉晶認認真真的填寫了兩個字「貴陽」。

鄒曉晶選擇去貴陽實習的表面原因是,貴陽是我國大型機電企業和科研機構集中的地方,實則是她對那封信和冬子的命運念念不忘,因爲她根本不必去實習。她猜想「白菜街」肯定是一條特別小的巷子,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但只要有這個地方,到了貴陽肯定就可慢慢打聽到。

到貴陽之後,鄒曉晶先去實習的單位報到,然後馬上到處打聽「白菜街」這個地方。很多在貴陽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聽了這個名字都感到很茫然。她又去市政府地名辦公室查閱資料,包括貴陽幾個郊縣,都沒有「白菜街」這條街道。鄒曉晶徹底失望了。

也許是鄒曉晶的苦心感動了上天,也許是她和冬子哪輩子結下的緣份。有一天,她正在車間實習的時候,偶然聽見旁邊的工友對另一個人開玩笑說:「你有本事到白菜街去撒野啊!」鄒曉晶聽聞,驚喜到幾乎昏倒,她一把拉住那個工友,問「你說的白菜街在什麼地方啊?」那位工友笑着說:「其實沒有白菜街這個地方。我們貴陽的小夥子有句俗話:『城東的小夥帥,城西的小夥呆,城南的小夥人人愛,城北的小夥是爛白菜』,這條白菜街呢,指的就是城北。」

鄒曉晶一聽,又驚又喜,馬上打車直奔城北。

一下車,鄒曉晶馬上就體會出了這裏爲什麼叫做「白菜街」,街道上污水橫流,路邊堆着垃圾,蒼蠅四下飛舞,路邊的民房都是破舊不堪。鄒曉晶逐門逐戶去打聽,終於得知了冬子的下落。

鄰居說,冬子從小就有點癡呆,小學還沒上完就退學在家。父母都不喜歡他,而且經常因爲這個累贅孩子爭吵,三年前冬子的父母離婚,誰也不想要他。冬子的爸爸到北京打工,據說後來在清華園開了一家餐廳,寄回來200元錢後。再也沒了消息。

鄰居說,去年(1995年)冬子的媽媽跟別人跑掉了,把冬子孤零零的扔在了白菜街。最初的時候大家都可憐他,還給他吃的穿的,後來鄰居們發現這個孩子偷東西,就不再管他了,那封沒頭沒腦的信是一個剛上二年級的小孩子幫他寫的。

一個自告奮勇領路的人將鄒曉晶帶到了一個破舊的院落,還沒進門就迫不及待的衝着裏面大聲喊:「冬子,你爹叫人來接你了!」

鄒曉晶看到院子裏堆滿了雞毛和雞的內臟,一個瘦骨伶仃的小孩呆呆的站在院子中間,肩膀上扛着一個竹筐,裏面滿滿的都是死雞。聽見有人叫他,又看見鄒曉晶走了進來,他呆住了。鄒曉晶一看孩子瘦成那樣,心裏一陣酸楚。她上去拉住孩子的手說:「冬子,你爸爸讓我看你來了。」

她把冬子帶回自己實習的工廠宿舍,先給他打了一份飯,看着他狼吞虎嚥的樣子,鄒曉晶心裏更難過了。接着又讓孩子去洗澡,換上一身給他買的新衣服,仔細一看,其實還是一個長得蠻清秀的孩子呢。

報道說,在這段時間裏,鄒曉晶除了在車間實習,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冬子身上,她帶着冬子去逛商場,去遊樂園,去動物園看老虎,似乎要把冬子遭遇到的這些不幸都彌補過來。每當冬子問起什麼時候去看爸爸,鄒曉晶就說:「等姐姐實習完了再說,你爸爸在一個很遠的地方等着你呢。」看着孩子開心的笑臉,鄒曉晶自己也覺得非常幸福,至少,自己沒有猜錯那封信。

孩子是找到了,可是孩子的未來怎麼辦呢,爲了給孩子一個穩定的前途,鄒曉晶又奔波於各個部門之間。她先找民政局,希望政府能收養冬子,但民政局說冬子又不是孤兒,他的父母都在,再說,福利院經費緊,收養手續也很嚴格。 鄒曉晶一着急,就去公安局反映說冬子的父母有遺棄罪嫌疑,把孩子扔在街頭不管。就在公安局裏,她意外地得到了另一個讓她更爲震驚的消息,早在半年前,北京警方就曾經致函貴陽公安局,請求協助通緝冬子的爸爸,原來冬子的爸爸幹餐廳經營不善破產,走上販毒的道路。

一個連自己都養不活的窮學生捧上了燙手山竽,原來想做點好事,先找到孩子,慢慢再爲他找到爸爸,現在爸爸遭到通緝,即使找到了也得蹲監獄,所以指望他養活冬子根本不可能。鄒曉晶不忍心把滿懷希望的孩子再拋回到白菜街去。

還沒等鄒曉晶想好如何妥善安排這孩子,實習時間已經結束了。1996年5月中旬,鄒曉晶領了實習鑑定書,反覆考慮之後,把身上還剩下的幾百塊錢都塞到冬子口袋裏,坐公共汽車把冬子送到白菜街車站,告訴冬子說:「你在這兒等我一會兒,我去去就來。」冬子有一種不祥的感覺,他沒有說話,只是沉默着點點頭。鄒曉晶趕緊轉身就走,就像幹了什麼壞事似的。

心亂如麻的回到宿舍,鄒曉晶趕緊收拾行李,再有兩個小時就要登上回北京的特快列車了。隨着天色越來越暗,鄒曉晶的心情越來越焦躁不安,她似乎看見在昏暗的路燈下,冬子正一個人孤零零地站着,望眼欲穿的等待她的歸來。是啊,爸爸拋棄了他,媽媽拋棄了他,現在自己又……想到這裏,鄒曉晶心如刀攪,一種自責的內疚壓倒了對未來生活的憂慮,她匆匆坐上出租車,直奔白菜街而去。

在漸漸深重的夜色裏,她看到冬子那瘦小孤獨的身影,啊,他還在原地沉默的等待着……

鄒曉晶跳下車,一把把孩子攬在懷裏,彷彿一件寶貝失而復得,冬子激動的渾身發抖,緊緊摟住這位天上掉下來的姐姐……,暴風驟雨般的淚水交織在一起,決定了後面的故事。

帶着冬子回到北京,鄒曉晶過了整整三年的不堪回首的艱難生活。

女生宿舍不可能讓個男孩子住。囊中羞澀的鄒曉晶爲了安排冬子,不得不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一間小小的民房,讓冬子一個人住她又不放心,就用簾子把屋子隔成兩半,自己睡在外間的木板床上。冬子以前受的刺激太多,經常在夢中驚叫起來,曉晶就趕緊爬起來,握住冬子的手說:「沒事沒事,姐姐在呢。」

房租,再加上冬子的生活費用,鄒曉晶在收發室幫忙之外,又找了一份打掃樓梯的勤工儉學工作,每個月多出300元錢的收入,可以勉強把生活維持下去。

懂事的冬子知道姐姐爲了自己,吃了不少苦,就極力幫着姐姐做家務,也不問爸爸去哪裏了。有時候鄒曉晶主動提起來,冬子反而說:「我沒有爸爸,就跟着姐姐過。」

報道說,有一次鄒曉晶正在背誦外語單詞的時候,沒想到冬子也跟着背誦了起來,而且吐字清晰,字正腔圓,鄒曉晶很驚訝。她故意把其中的幾個單詞背錯了,冬子也跟着 背錯了,鄒曉晶想也許這孩子並不是天生的癡呆,就有了讓孩子學習的念頭,她找來一些初中階段的語文課本,沒想到冬子竟然過目不忘,很快就能倒背如流。

鄒曉晶帶着冬子到醫院檢查,並告訴醫生說,冬子不知道錢是什麼,去超市的時候,如果餓了,伸手拿了食物就往嘴裏塞。別人衝他要錢, 他就撐着口袋任憑人家隨便拿多少。醫生說:「這孩子智力發育比較奇怪,記憶力出奇地好,但邏輯能力很低。這樣的人如果好好培養絕對是人才。」這讓鄒曉晶又驚又喜。

帶着冬子,儘管需要打兩份工才能維持生活,但並沒有影響鄒曉晶的學習。1999年3月初,由於鄒曉晶在參加電子對撞機實驗中的出色表現,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給鄒曉晶提供了全額獎學金,讓她赴美攻讀博士研究生,但是在辦理出國手續的時候,卻出了麻煩。

報道說,1999年4月初,鄒曉晶帶着通知書和護照到美國駐華大使館辦理簽證的時候,對方要求提供冬子與鄒曉晶的直系親屬關係的公證,還要冬子在美國的經濟擔 保。鄒曉晶反覆解釋自己和冬子雖然不是直系親屬,但情況特殊,萬難割捨。至於經濟擔保,自己的獎學金完全足夠兩個人的了。但簽證官員不能同意。

到了1999年10月底,開學的時間已經過了,冬子的簽證還沒有下來。這次鄒曉晶決不會象在貴陽實習一樣,把冬子送回白菜街,她默默地放棄了留學的機會,在中關村找了份程序員的工作,每個月能拿到兩千塊錢。這樣,她倆的經濟狀況稍微有所改善,她又馬上託人找關係讓冬子進了一所學校。每天下班之後,鄒曉晶做好飯,等着冬子放學回來,猶如等待兒子的母親。

1999年12月底,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發現鄒曉晶並未按時入學,感到很奇怪,就發函給清華大學,查詢鄒曉晶的情況,鄒曉晶的導師歐陽教授本來以爲鄒曉晶已經到了美國,收到美國校方的函件後感到非常震驚,他四處打聽鄒曉晶的下落,在得知鄒曉晶放棄了出國的機會,反而在國內幹了個程序員的時候,非常嚴厲地批評了鄒曉晶一頓。在聽了鄒曉晶對事情前因後果的述說後,白髮蒼蒼的老教授不禁長嘆了一聲,「你完全可以把孩子交給我和你師母啊。」鄒曉晶爲難地說:「您那麼大年紀了,我哪裏忍心……」老教授感動的說:「孩子,你沒做錯,這件事讓我再想想辦法。」

2000年2月份,在中國新年前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觀察員戴維絲女士訪問清華大學,在座談會上,歐陽教授也應邀出席。在談起中美留學生交流的時候,歐陽教授如實地解釋了鄒曉晶沒能赴美的原因。

戴維絲女士聽了驚訝萬分,世界上竟有如此這般放棄留學的原因,她激動得一時無法自己。

2000年4月初,戴維絲女士寄來了親筆簽名的爲冬子提供的經濟擔保書和一所華人中學的錄取通知,掃清了冬子陪同赴美的一切障礙。鄒曉晶給戴維絲女士寫信表示極大的感謝,而戴維絲女士則在回信中懇切地說:「不是你要謝謝我,而是我要謝謝你,是你使我看到了一位中國知識女性的風度、尊嚴和一顆金子般的心靈,當你們抵達美國後,我樂意提供更多的幫助……」

2000年5月底,鄒曉晶帶着冬子,踏上了赴美留學之路。

現在是2011年9月份,故事過去了11年,卻又被翻出來,炒的真火,好象是昨天的新聞一樣。一位讀者評論說:「對比政府的作爲,我們應看到什麼?!」

通過這兩個新聞,我們看到了,中共全國政協委員陳光標幫助中共搞統戰,中共利用官方媒體幫着小丑陳光標炒作,成爲世界笑柄。而網友們自覺自願的轉載鄒曉晶的故事,是因爲她繼承中華民族的美德,爲中國(不是中共國)贏來了尊重。△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68,37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