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窮印度 讓「特色」國民真的無地自容(圖)
【人民報消息】最近網上有一帖子「印度最新人口12億,將爲1.2億學生提供免費午餐」。這不免讓身在教育行業大半生的筆者內心再起波瀾。醫療、教育是國民兩大基本的人權保障,可時至今日我們還在用「國情」來搪塞。中國大陸的國人知情權有限,無關特權階層利益的知道的也許比自由的美國人知道的都多,可是一涉及到特權階層利益的想知道點就難了。筆者也不想用臆測的一家之說來娛樂讀者。就整理一下被允許國人知道的信息,看看我們的那刀槍不入的國情究竟是什麼國情吧!

全民免費醫療,聽起來是很難的一件事。中國十三億人口,似乎根本不現實。是這樣嗎?印度1947年才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就在1949年通過的憲法中確立了全民免費醫療的政策。雖然當時的全民免費醫療還未能完全落實,重大疾病還需要個人負擔一部分,可是卻規定先看病後補交費用,所以大多數困難患者補交不上的費用,也就都由政府買單了。人家經過與我們「新中國」同樣的時間,全民免費醫療已經實至名歸了。並且政府辦的醫院對於所有在印度的人都不收費,無論你是外國人還是印度人,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民,都享受免費醫療。我們的以人爲本是折騰人,人家的以人爲本是服務人。被咱們整天吹虛的醫療保障政績,是要國民先得忍着病痛,遲誤最佳的治療時機,以犧牲健康爲代價自籌昂貴的醫療費,沒錢就只能等死。籌到錢後也很難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並且要被折騰個六門到底去報銷。還常常被以沒錢爲由一推六二五,最終也只能報銷實際費用中的一小部分。

爲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的國人大概不知道讓許多國人蔑視的窮印度卻已經幾十年以前就做到有病先看病,治好病再談錢,而且困難的國民,實際上還都由政府買單,醫療費用的麻煩都留給政府了。即便如此,人家也沒有敢稱「人民政府」!

德里大學一名社會學教授很爲印度這種福利制度感到驕傲,他說:「誰都可能生病,但大部分起初只是得一些小病。如果小病能夠得到及時治療,則可有效防止發展成大病,這對於國家來說可以節省更多醫療支出,對於民衆來說可以減少對其它相關開支的擔憂。從長遠來看,是一項小投入大回報的利國利民的好事,最終的結果是人民健康得以保證,國家經濟持續發展。」

印度獨立以來,儘管人均收入在世界上排名仍不靠前,但全國人口預期壽命已增長了一倍,嬰兒死亡率也下降了70個百分點。民選政府拚命討好民衆,印度財政部一位官員對記者說:「政府每年用於免費醫療的費用佔政府支出的比例很大,但政府爲了落實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一直在盡力而爲。再說,政府的錢也是取之於民,現在以這種形式用之於民,也是用得其所。」他認爲,人民的健康高於一切,政府應該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不惜代價、不遺餘力。這與我們頑固地用「國情」搪塞國民的健康保障需求形成鮮明的對比。

許多中國特色的阿Q們甚至不惜到印度的犄角旮旯拍些設備簡陋的醫療環境來給自己沒有醫療保障找藉口。筆者有時也比較理解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爲,不這樣怎麼活呀!與印度比我們的國人特色是什麼?

印度雖然不太富裕,並且人口衆多,但醫療保障體系還是比較完善的。除了國家級醫院、邦(省)級醫院、地區級醫院、縣級醫院和鄉級醫院之外還有各級醫療中心。據統計,印度共有1.2萬所醫院、2.2萬個初級醫療中心、2000多個社區醫療中心和2.7萬個診療所。固定數量的民衆要配備一定數量的醫務人員。這些遍佈全國的政府醫療機構滿足了大多數國民的基本醫療需求。

印度的醫療體制也與大鍋飯時代的中國不同,醫療保障照顧到不同層次的需要。是即遵循價值規律,又兼顧全體國民的福利體制。印度人認識到,醫療衛生體制如果完全按商業化、市場化運作,難以實現醫療保障的公平,不利於社會穩定。因此,印度醫療保障制度始終堅持「兩手抓」:既扶持政府醫院穩定運轉,又鼓勵私立醫院健康發展。政府醫院不以營利爲優先目的,條件相對較差;經濟條件較好的患者很自然地「分流」到條件更好的私立醫院。

政府設立的醫院條件雖然相對較差,但這種差別是相對的,不是一些國民臆測的簡陋得無法保障國民對於醫療保障的需求。距離全印醫學院幾公里遠的私立阿波羅醫院看上去就好像一座五星級賓館,院子裏綠草如茵,病房寬敞明亮,各種先進醫療設備一應俱全。私立醫院擁有高水平的醫務人員,很多醫生持有英國皇家醫學院等著名醫學院校頒發的高級資質證書。在高水準的私立醫院就診,當然比公立醫院費用高,但按照一般國際標準衡量,價格仍然是相對便宜的。因此常有大批西方國家的患者不遠萬里到印度求醫。

2008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印度同年度國民生產總值的3.41倍,印度以中國三分一的國土,負擔與中國相當的人口,以中國近三分之一的國民生產總值,在相同的時間內,都能爲十多億人口免費醫療,免費義務教育,哪怕這些福利再不完善,我們有臉再去找人家的瑕疵麼?然而每當有人大代表在全國「人大」會上提到教育與醫療問題時,國人的耳旁就時常響起官員們:全民免費義務教育不符合中國國情,全民免費醫療不符合中國國情。那麼究竟中國是什麼樣的國情?是曾經被殖民的程度不夠,還是被殖民的時間太短?與我們有着太多相近的印度,走出一條全民免費醫療的成功之路,事實告訴我們:財富不是衡量醫療制度的絕對標準,重要的是社會公平和兼顧利益平衡,是執政理念差別。

「兩條腿走路」的印度醫療保障體系,最終使得印度的富人和窮人患者各有所依、各得其所。難怪,印度的學者會與政府官員、老百姓一樣由衷地爲自己國家的這種福利制度感到驕傲。在這一點上,比起那些利益既得卻總想以「理性」來封老百姓嘴巴的中國學者們,人家的確值得驕傲

自計劃生育以來,教育需求度提高了,負擔也隨之巨增。中國的教育都快成了即得利益階層的特權了。印度的基礎教育採取的是10+2的教育體系,其中1到5年級爲小學,6到8年級爲初中,9到10年級爲高中,另外11年級和12年級爲「後高中」階段,但只會在一些重點學校或規模較大的學校裏設置,這兩年一般被看作是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之前的「預備階段」。

在12年教育當中,1年級到8年級爲全免費的義務教育,9年級以上會收取相應的象徵性學費(而且正在逐年減少),數額根據印度各邦的發展水平及福利狀況而各不相同,具體從每年48盧比到360盧比不等(5盧比約合人民幣1元)。並且爲獨生女孩提供直到研究生的免費教育,女性教育直接關係着一個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基礎教育階段,1年級到8年級,學校不會向學生收取任何學費,教材也是由政府專門撥款購置並向學生免費提供的。除此之外,每位在校的學生每年還可以免費領取冬、夏以及春秋季三套校服。現在全印度1.2億學生全部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費午餐了。許多住宿學校的學生日常生活用品,包括被褥、牙膏、毛巾之類的一應生活需要都由政府提供。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唯一需要負擔的費用是每月12盧比(合2.4元人民幣)的「政府福利基金」(僅相當於印度平均工薪三百分之一)。也就是說學生每年只需要繳144盧比,摺合成人民幣還不到30元。此項收費一般也不必再上交給政府,而是學校自主在諸如小規模的維修校舍、舉辦文體活動中使用。

大學教育,每年每生費用也只合人民幣三百元左右。而且國家在教材等許多教育消費上還給予優惠。這是時下中國大學最低學費的1/24。印度教師的工資收入全部爲財政支出,在各行業中處於上游水平。印度普通居民的月收入一般爲3000盧比,「老資格」教師每月收入爲2.5萬盧比(合人民幣5000元左右)左右,而剛入行的教師最低也有1萬盧比,合人民幣二千多元。而筆者這個站了二十多講臺的教師工薪收入與印度一個新工作的教師幾乎一般多,也是二千多元(今年還被負漲了工資,掉了三百多)。

2008年中國的GDP就已經超過三萬多億美元,而同期的印度則不足一萬億美元。中國現在的國情是完全有能力實行真正的免費義務教育,然而2010-2020年新教育改革發展綱要卻仍然確定教育投入2012年才努力達到GDP的4%,2020年才努力達到GDP的5%。尚不足印度的一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財政四大塊支出中,排名第一的是行政管理費用,高達22%以上,不僅遠遠超過歐洲,竟然也在這一比例很高的美國(不到10%)之上。其次是建設費用。而事關民生的教育、醫療、社保、優撫等所有公共投入,竟然才排位第三,僅高於國防開支。1991年,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經費佔GDP的5.1%,發展中國家爲4.1%。我國1993年發佈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規定,這一比例在2000年才要努力達到4%,可直到2003年只達到2.84%,2004年更降低到2.79%。2007年12月26日第五屆中國經濟展望論壇邀請到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王蓉教授,她在報告中表示教育投入至今仍沒有達到GDP的4%,就是說我們政府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就提出來要在2000年底把我們財政性的教育投入提高到GDP的4%,可至今爲止我們國家還低於這樣的指標。

據相關部門的數據,僅1993-2003年,全國財政對教育經費的欠賬就達到9391億元。除了投入有限,國家優先發展城市和發達地區的戰略,以政策掠奪方式,造成「東南部像歐洲,西部像非洲」的怪異現象,還演出西部50.6萬代課教師20年拿40--80元代課費的慘劇。現在全國取消代課教師了,可貧困落後地區的教師式工薪仍然跟不上通脹的速度,低於月薪2000元仍然是普遍現象。此外,教育經費管理不透明,基層管理部門侵吞嚴重。如2007年7月25日羊城晚報報道:廣東上年享受義務教育的1000.8萬名農村學生中,25萬多名屬於子虛烏有,多獲得省財政補助資金1027.9萬元。類似事件中的經費,多被管理部門當福利開銷了,根本用不到教育一線。

超低的教育投入,管理漏洞造成的揮霍,使國民的教育負擔已經不堪重負了。醫療改革不但沒有給國民解決多少實際問題,反到成了大量國有資產流失的新途徑。看看被許多國民稱爲阿三的印度,我們又該是阿幾呀?世界第三也好,第二也罷,這與絕大多數的平民百姓有多大關係。在惠及全體民衆的世界經濟發展潮流中,唯獨中國「特色」於世界潮流之外。要不到印度的犄角旮旯找些垃圾與蚊子、臭蟲之類的給國人找點活下去理由,「特色」國民真的是無地自容了!

(讀者推薦)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黑!這樣的醫院你敢進嗎? 2011/4/10 (27,442次)
王旭明炮轟「濫春晚」 馬東偏學「蘇紫紫」 2011/2/17 (20,292次)
對一張令人瞠目照片的思考(圖) 2011/1/16 (21,372次)
中共恐懼《三字經》 網民改編嘲諷 2011/1/2 (22,502次)
中華民國教育部這個舉動非同小可(圖) 2010/12/12 (33,284次)
是誰扼殺了中國孩子們的想像力?(圖) 2010/12/1 (16,910次)
六百元?「祖國」,您怎麼好意思拿的出手(圖) 2010/11/7 (18,081次)
誰讓高教成爲中國經濟發展軟肋? 2010/11/1 (16,173次)
多少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逝了 2010/10/18 (29,262次)
認祖歸宗!百年慶 馬英九迎"共產國母"(多圖) 2011/4/29 (154,061次)
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港首被撞傷(圖) 2011/4/29 (38,369次)
卡特無恥!韓國執政黨敗選在意料之中(多圖) 2011/4/28 (44,193次)
退庚子賠款 精忠報黨的清華爆假冒僞劣(圖) 2011/4/28 (32,267次)
大陸客蹊蹺魂斷 臺神木警告總統(多圖) 2011/4/27 (134,385次)
中共建政62年 "清華大學"何來百年校慶(圖) 2011/4/27 (27,208次)
聯合國調色盤上唯獨沒有白色(圖) 2011/4/26 (32,476次)
百年慶 國父孫女孫穗華婉轉譴責馬政府(圖) 2011/4/25 (37,950次)
不能總吃獨食! "全國共享器官"體系啓動 2011/4/24 (60,065次)

艾青: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2011/4/24 (51,028次)
一個好消息!日防長宣佈聯合美韓製衡中共(圖) 2011/4/24 (30,899次)
歷史傳奇!老毛最欣賞的兩位女性(圖) 2011/4/23 (85,242次)
偷稅詐捐!陳光標玩兒的漏了底(圖) 2011/4/23 (51,901次)
1分50秒!從陌生人到鐵哥們兒(圖/視頻) 2011/4/22 (144,842次)
男子強抱女友跳江 薄熙來逼迫重慶人"殉情"(多圖) 2011/4/21 (60,165次)
丫有賣點!宋祖英搶劉謙飯碗(多圖) 2011/4/21 (68,782次)
啥?!什麼時候古巴有總統了(圖) 2011/4/20 (49,853次)
半笑話:新華網頭條:黨是弱勢羣體(圖) 2011/4/20 (123,269次)
跑題了!新華網駁趙本山住院傳聞(多圖) 2011/4/19 (42,718次)
致敬!真正屬於人民的相聲藝術家(圖/視頻) 2011/4/18 (151,126次)
針扎麵人!薄熙來果真近日心臟不適(多圖) 2011/4/17 (71,453次)
這頭水牛改變了這些屠宰工的一生(圖) 2011/4/16 (91,927次)
本-阿里待引渡 曾慶紅遭關門打狗(多圖) 2011/4/15 (77,529次)
不是笑話 中國大陸實用求生暫行技巧 2011/4/15 (145,994次)
很慘的!江上青被折騰成名人(圖) 2011/4/14 (70,473次)
看看哪家有資格採訪卡扎菲殺紅眼的咆哮(圖) 2011/4/13 (47,180次)
25張圖片沒看見"雪豹突擊隊"面紗神祕在哪兒(多圖) 2011/4/13 (46,385次)
全完!"青年參考"罵中共太下賤(圖) 2011/4/12 (43,384次)
囧!中共爲何怕孫中山怕到如此程度(圖) 2011/4/12 (65,385次)
黑夜中一炷發光的臘燭(圖) 2011/4/12 (56,424次)
串門子說老天爺生氣的話 廈門出現怪病(圖) 2011/4/12 (50,510次)
巴博老實了!中共說客去利比亞製造笑話(多圖) 2011/4/11 (46,373次)
半笑話:江澤民遭襲(圖) 2011/4/11 (147,534次)
薄熙來做出這個動作後 重慶持續紅彤彤(多圖) 2011/4/10 (135,838次)
薄熙來的創舉 爲何中央避嫌(圖) 2011/4/10 (54,409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