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看看,這個決定是不是中共的末日瘋狂(多圖)
 
蘇撬阱
 
2010年3月27日發表
 

2月2日,雲南昆明市石林縣高石哨綠塘子水庫乾旱的露出了池底。

【人民報消息】中共的這個瘋狂決定,刊登在3月27日新華網首頁的顯著位置。乍一看到,我驚呆了,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它卻實實在在的刊登在那裏──雲南:潑水節意義重大不會因旱取消。

好輕鬆的一句話。

新華網近日有一個特刊《特大旱情百年一遇》,裏面刊登了雲南、貴州、廣西、重慶等省市特大旱情的紀實圖片。老人、婦女、父親和孩子們的絕望眼神讓人無法忘懷。


溫家寶在雲南一愁不展!
中新網2月3日以《雲南遭50年一遇特大旱災 385萬人飲水困難》爲題報道,雲南今年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楚雄市2009年10月至12月,僅有3.6毫米的降水,目前城市供水主水源水庫蓄水嚴重不足,城區供水困難20餘萬農村人口缺水;玉溪市大部分縣區遭遇了50年一遇的罕見旱災,截至1月15日,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09.8萬畝,佔小春農作物種植面積的72.8%,其中絕收面積34.1萬畝;保山大部連續120天沒有雨水;昆明、曲靖、香格里拉等地近日連續發生山火。雲南昆明、玉溪、楚雄、大理、紅河等地,旱情尤爲嚴重。

據報道,其中省會昆明遭遇了 60年一遇的罕見冬旱。截至1月28日,昆明全市農作物受旱面積97.4433千頃,因旱導致57.5餘萬人、29.1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記者2日來到雲南省會昆明近郊農業大縣宜良縣木龍村小衝村,這裏的大片耕地乾涸開裂,很多蓄水池都幹得裂縫了,小麥已全部絕收,果樹奄奄一息。


在昆明廠口鄉,因乾旱很多農作物枯死!
截至1月30日,雲南全省作物受旱面積1755萬畝,其中重旱667萬畝、乾枯207萬畝,有385萬人、209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以上是中新網2月2日和3日的報導,也就是近兩個月前的報導,這兩個月來依然見不到雨星兒,如今的乾旱程度更可想而知。

據中共「國家防汛抗旱總辦公室」極有水分的統計:雲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5省份耕地受旱面積9500萬畝,作物受旱7034萬畝(重旱2539萬畝、乾枯1487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商2466萬畝;有1893萬人、1173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

其中,雲南省16個州市828萬人飲水困難,823萬人需口糧救助。就連以雨水豐沛著稱的西雙版納,糧食作物受災5.1萬畝,經濟作物受災132.7萬畝,橡膠、茶葉、甘蔗等主要經濟作物面臨減產。


中央決定在特大幹旱時辦潑水節!
3月27日,新華網在顯著位置刊登了雲南將在4月15日舉辦「潑水節」。儘管雲南現有特大旱情,但中共決定「雲南的潑水節意義重大不會因旱取消」。

3月21日,針對「今年潑水節還要不要過?」的疑問,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政府新聞辦主任段金華髮表微博稱:作爲民族的傳統節日,西雙版納不會因爲乾旱就取消過節。此言一出,立即在網上炸了窩。

一位網友在帖子中說:土地渴的張着大嘴,農作物顆粒無收。旱情如此嚴重,潑水節還要把和生命一樣寶貴的水痛痛快快的潑掉,未免太殘酷,這樣的節日未免過的太奢侈。

政府新聞辦主任段金華說:今年潑水定於4月15日中午12點到2點在潑水廣場進行,比往年減少3小時。同時,政府號召民衆節約用水,要求儘量「小潑」,不要「大潑」。

爲什麼旱死也要辦潑水節呢?原來潑水節是有個說法的。

今年是傣歷1372年,傣族潑水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傳統。相傳古時候一個叫捧瑪達拉乍的惡魔,爲所欲爲,把人間弄的雨旱失調,冷熱不分。惡魔的七個女兒運用智慧殺了惡魔,人間又開始風調雨順。爲了紀念七姊妹的功績,人們把除掉惡魔的這一天,定爲潑水的日子。


雲南省曲靖縣的村民在等待政府送水!
西南少數民族想不到的是,惡魔捧瑪達拉乍被殺死了一千多年後,中共惡魔又來爲所欲爲,把人間弄的雨旱失調,災禍橫生。千餘年前,潑水節是爲了慶祝殺魔勝利,今天的潑水節已經失去了它的真正內涵,正如新華網所透露的:現在的「潑水節」已演化成羣衆性的狂歡活動。

既然,千年的風調雨順又成了特大幹旱,人民連生存下去都成爲問題,那麼還有什麼「歡」值得「狂」的呢?中共堅持辦「潑水節」不過是要製造少數民族在它的統治下有太平盛世的假象罷了。

這種以給惡魔中共塗脂抹粉、臉上貼金的大型活動,不但不能參加,而且應該毫不猶豫的抵制和揭露。△

(人民報首發)


在雲南省石林縣,綠塘子水庫已經一滴水都沒有。




2月2日,昆明市廠口鄉大麥地村蓄水池乾枯見底。


2月2日,昆明市石林縣石板哨村,桑姓小腳老太太生活了一輩子
也沒有見過如此大旱,村子裏只有一片田地裏還有一些污濁的水。



2月2日,昆明,廠口鄉大麥地村每天每戶供應一個小時的自來水。

 
分享:
 
人氣:53,48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