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全球目光聚焦 中共“柏林墙”正在倒塌
【人民报消息】二十年前,欧洲柏林墙轰然倒塌。

柏林墙的经验告诉人们,无论多么强大的堡垒,都可能在瞬间崩溃;不管多么严密的铁幕,都抵挡不住命运从容的巨手。哪怕多么无望与恐惧,都不能放弃心中的信念与希望,因为光明与自由可以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倾泻而至。

如今,全球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柏林墙。那是一道更为庞大的墙,从媒体到互联网,从言论到心灵,从经济到信仰……无处不在地囚禁了中国人半个多世纪。在这座中共囚牢的高墙内,八千万的国人在暴政下默默死去,更多的国人遭受不同形式的迫害与压迫,几乎无人可以例外。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西方社会信仰、自由的气息飘向神州大地的时候,被中共的周期性迫害运动整怕了的人们,曾经对它再次燃起一丝幻想,希望它改良,停止政治迫害,给予人民言论、信仰、集会、结社等自由,兑现宪法赋予的权利。然而一九八九年对学生的血腥屠杀、以及一九九九年开始的对法轮功持续十年的残酷迫害,把国人最后的梦无情地碾得粉碎。

在大肆迫害中国人的同时,中共通过窃取的国家政权与霸占的人民血汗,把谎言与腐败洒向全球。在中共的利益收买面前,主流文明的自由人权价值正经历另一场巨大的危机。尽管欧洲的柏林墙倒了,如果肆虐中国这片土地、操控十几亿中国人的共产邪灵不被清除,不仅中国的未来前途无法预测,世界的自由与安宁也无从实现。

九评三退顺天承意

冥冥中自有天意。

中共恶党在历史上犯下的罪行,特别是对法轮功学员的残酷迫害、包括活体摘除法轮功学员器官,罪恶滔天,已使人神共怒。在被给足机会后仍拒不悔改,中共从此失去了任何改良的机会。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十九日,《九评共产党》横空出世,并引发退党退团退队的三退大潮。《九评》 的问世,标志着中共必须解体,也从此走向解体与灭亡的命运。

《九评》历数中共不光彩的起家、谎言与暴力、暴政与杀戮,以及邪教与流氓的本质。以崭新系统的视角、前所未有的高度,彻底粉碎了中共长期精心编织与灌输的谎言。对很多在中共谎言下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们来说,《九评》不仅还原了真相,更带来了全新的思维与勇气,让他们可以直面荼毒中国近百年的共产邪魔。

《九评》与轰轰烈烈的退党运动,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场震撼人心的精神觉醒运动。她远比欧洲的自由运动来得不易,也远比人类任何一次精神运动来得规模巨大、意义深远。《九评》问世之后,中国民众开始了从被动承受压迫变成主动解体中共、制止迫害的历程。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全新的、巨大的历史转折点。

目前超过六千万的民众“三退”,已经全面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生态与走向。《九评》的传播与“三退”的普及,意味着中共邪恶环境的清洗。中国民众不仅开始全面精神觉醒,而且胆气越来越足,越来越不惧怕中共,越来越多的人敢于站出来反抗中共暴政、制止迫害,敢于公开唾弃中共、退出邪党。

必须强调的是,《九评》引发的退党潮是中国民众的精神觉醒,而不是政治运动。中共常用“政治”一词误导民众。在它需要利用民众搞政治运动的时候,就大搞“全民政治 ”,不参与政治的人会横遭批判;在它需要民众做犬儒时,就对中国民众反抗中共迫害的正义行为冠以“搞政治”进行打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九评》与“ 三退”的根本目的,是对人的道德与良知的挽救,让人远离中共的邪恶政治,制止中共恶党给中国、中国社会以及中国广大民众带来的灾难,是对中国人生命的救赎,是对中国社会的救助。从真实意义上说,《九评》与“三退”是顺天地承民意的义举。

解体中共,肃清中共流毒,不仅把中国民众精神解放出来,也为全面回复中共破坏的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中共邪党走向解体的同时,饱受中共铁蹄践踏、凌辱的中华民族也在历尽魔难中走向重生。

全球“去共化”大势所趋

《九评》引发的“三退”潮,也在改变国际社会生态。

在解体中共恶党的过程中,为祸人类百年的共产邪恶主义实践也在全球范围内走向彻底结束。欧洲多个国家正在进行肃清共产主义余毒的立法,欧美许多国家纷纷建立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碑,开创“后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蔚然成风的“去共化”历史潮流,与九评退党遥相呼应。

过去几十年中,自由社会希望通过经济、自由贸易作为改变中共,最后被证明是无效的。现在人们可以越来越清晰的看到,来自中国内部的民众觉醒,才是真正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力量,而退出中共,则是其中最和平、代价最小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历史在重复着自己。欧洲柏林墙倒了,中共柏林墙也将有倒塌的一天。中国民众传《九评》、促“三退”,正在一天天地拆除着中共这堵更大的柏林墙。唯一不同的是,此种努力将不必经历德国柏林墙倒塌之前的惨烈,而且它没有任何外在力量可以阻挡,因为它来自人追求自由、追求美好未来的本性,并且只需要一种内在良知的觉醒,一种内心道德的选择。在这堵高墙完全倒下之前,人们都有机会表白自己的内心选择。

无视历史潮流是不智的,漠视邪恶是难以原谅的。在中共走向解体的时候,世界各国的政府与民众同样需要看清中共、远离中共、谴责中共迫害、声援中国人民的精神觉醒运动,为自己的民族、对历史作一个交代。

在后共产主义时代开始的时候,每个生命的选择与所作所为,都将面对自己良心的检视,更将面对上天的检视。

在《九评》发表五周年之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九评,促三退”的伟大壮举中,早日拆除中共“柏林墙”,为自己的未来,为中国的未来,为世界的未来,开启更美好的篇章。

大纪元编辑部
2009-11-14

(原标题:九评五周年 中共“柏林墙”正在倒塌)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柏林墙倒乃天意 红墙解体在即 2009/11/16 (25,183次)
中国过渡政府祝贺《九评》发表五周年 2009/11/12 (109,164次)
中国过渡政府:不要再犹豫 2009/11/12 (18,291次)
该拆北京中共的墙了 2009/11/11 (14,245次)
柏林墙倒塌20周年 北京紧令 南都社论耐人寻味 2009/11/10 (16,023次)
柏林墙倒塌20周年 旅德华人怎么说 2009/11/9 (15,666次)
手机Twitter留言吓坏中共当局 2009/11/9 (18,765次)
众志成城 推倒“中国柏林墙” 2009/11/5 (16,472次)
人类历史最惊人的一推应该为时不远(图) 2009/11/2 (17,252次)
萨马兰奇和江泽民都是克格勃(多图) 2009/11/16 (48,677次)
奥巴马中国行 风雨交加(图) 2009/11/16 (29,765次)
小笑话:中国访民不喜欢美国总统访华(图) 2009/11/16 (29,572次)
胡锦涛注意到没,这变化对你非同小可(多图) 2009/11/15 (36,703次)
小笑话:江曾在习近平面前争功 2009/11/15 (27,780次)
炸窝了!中共说后果难估量 2009/11/14 (31,009次)
谁说文强这算官场一绝(图) 2009/11/14 (32,936次)
咋投票…俺爱祖国的蓝天(多图) 2009/11/14 (23,606次)
小笑话:薄熙来茅塞顿开 2009/11/13 (20,873次)

大搜罗!军委主席江泽民骇人听闻的政绩 (多图) 2009/11/12 (47,460次)
天!这张图片16年后才曝光(图) 2009/11/12 (60,480次)
两眼失神头顶假发!周永康被逼上井冈(图) 2009/11/11 (32,351次)
电视剧《缘聚多伦多》梗概之前的话 2009/11/10 (31,096次)
小笑话:老江妒忌薄熙来 2009/11/10 (22,515次)
新华网编辑没有不神经衰弱的(多图) 2009/11/9 (26,419次)
绝哏儿!英国笨贼和中共三呆婊(多图) 2009/11/8 (28,183次)
遇弱肉不强食引发的联想(多图) 2009/11/7 (25,285次)
一个旮旯里的丑闻:中共篡改德总理演说(多图) 2009/11/6 (28,014次)
高层哗变!万里支持军方干涉贾甲事件 2009/11/5 (45,087次)
着着实实!老江被这个反共的厉害女人给恶心了(图) 2009/11/4 (34,611次)
不是人工制造!北京50年首见提前大雪(多图) 2009/11/3 (32,171次)
60年没变!云南民房在地震中现“辉煌”(多图) 2009/11/3 (26,966次)
薄熙来谋反遭中央粉碎(图) 2009/11/2 (45,976次)
10月江遭重击!老姘陈至立的接班人突解职(图) 2009/11/1 (35,763次)
小笑话:金正日表示朝鲜经济不怕任何风浪 2009/10/31 (25,231次)
绝招儿!由丑变靓的一个真实小故事(多图) 2009/10/31 (36,550次)
重庆危机!薄熙来最近有了昵称(图) 2009/10/31 (35,681次)
形势逼人!薄熙来跪求宋祖英(多图) 2009/10/30 (47,991次)
小笑话:姜维平的困惑 2009/10/30 (22,218次)
重奖该给谁?!一个令中国人惭愧的新闻(图) 2009/10/29 (29,459次)
外形酷似 但别慌着扮演蒋介石(多图) 2009/10/28 (33,028次)
集体发懵!中共找不出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图) 2009/10/27 (30,458次)
一个致命车祸给人的大启示 2009/10/27 (39,666次)
胡忍无可忍 戳破薄熙来的嗓子眼儿(多图) 2009/10/27 (40,363次)
狗狗的化装舞会与薄瓜瓜的淫荡(多图) 2009/10/26 (40,063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