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讓您笑暈的最佳新聞圖片拍檔(多圖)
 
鄂新
 

地震過後滿目瘡痍。
【人民報消息】今天看了新浪網7月24日轉載的生活新報的一篇報導《雲南鹽津地震死者喪葬費暫定1000元(組圖)》。剛一看文章俺就噗嗤笑出聲來,再仔細一看搭配的圖片,能讓人笑暈過去。俺老婆認真的說:決對可以入選新聞與圖片的最佳拍檔獎。

說實在的,新聞的價值往往要用恰到好處的圖片襯托才能凸顯出來。這篇文章的圖片在新浪使勁浪上一浪的作用下,還真發揮了應有的效力。

報導題目下是四張大照片,最後一張大照片,圖解是「地震過後滿目瘡痍」。圖片上一位中年男子正站在自家滿目瘡痍的屋外查看,一邊是倒塌的瓦礫,一邊是半塌的房子。

在這張慘不忍睹的照片下,俺以爲緊接着要描寫震災如何慘烈呢,因爲新聞題目是死一個人只給1千元「喪葬費」,沒想到正文一開始是這樣寫的:

「年已72歲高齡的朱朝鳳老人站在豆沙鎮中心完小操場上,手裏託着裝花生的茶盤。聽說前來搶險救災的解放軍同志和武警官兵就要撤離了,她特意從遠在兩公里的關河對岸山上步行來到這裏,專門來爲「親人」送別。與她站在一起的還有兩百多個鄉親,她們全都是自發而來的。」

前面說的都挺好,最後幹麼要畫蛇添足說「她們全都是『自發』而來的」?這不是噁心共產黨嗎?


錯別字能笑死人!
報導下面的渲染更讓人彷彿在看60年代的革命教育片:「昨日下午15時30分,參與該縣「7.22」地震的搶險救援的駐昭部隊解放軍及武警官兵就要撤離災區。鹽津縣豆沙鎮中心完小操場上鑼鼓喧天,一聲聲感謝,一滴滴熱淚渲染出綿綿恩情。那一個個還冒着熱氣的雞蛋,還有紅皮犁、大粒花生,一個勁兒地往戰士們的衣袋裏鑽(注:報導真的就用『犁』和『鑽』字)。那場面,感人肺腑!」

報導還說,「一場送別足足持續了半個小時,直到「恩人」們的背影漸行漸遠時,朱朝鳳老人的手又一次揮過了頭頂,她張了張嘴,像要說什麼,可最終沒有聽清,只見她的臉龐大淚痕斑斑(注:臉又不是尿布,有必要說大斑小斑嗎?)......」

俺真不知道這新聞題目的一人一千元「喪葬費」和上面的「綿綿恩情」有什麼關係。按照作文來講,跑題也是零分。

報導裏還有一張照片,圖解是「房屋倒塌嚴重」。一位中年婦女看着她那倒塌非常嚴重的房子欲哭無淚。


房屋倒塌嚴重!
報導還有一個小題目是《手捧雞蛋惜別「恩人」》報導說:「從下午14時開始,臨時指揮部外的操場上就聚集了大批送別官兵的災民,災民們手中捧着雞蛋、水果等物品整齊的排在路兩旁,自覺地爲官兵們讓出了一條路來,當運送官兵的車開始發動時,捧着雞蛋水果的災民們再也忍不住了,大家一股腦湧向整裝待發的官兵們,老人、孩子和大人們紛紛將雞蛋往戰士們上衣口袋裏裝,無論戰士們怎麼推辭都無濟於事,滿懷感激只情(注:真用『只』字)的災區人民用他們特有的質樸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

這鏡頭怎麼那麼熟悉,是不是報社記者太懶,從哪個電影劇本上抄襲來的?

人震死了,房震塌了,「大批」災民們家裏居然還有比房梁結實的不怕壓不怕碰的生雞蛋?災民居然還扒開瓦礫,找到砸扁的鍋,在砸塌的竈上煮熟了雞蛋,拎着新鮮的水果,然後排着整齊的隊伍送給官兵們……

呵呵,搭配着圖片看,越看真的越消化食兒!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7/28/4115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