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無奇不有!此醫生是如何成爲「偉光正」的(多圖)
 
人民報記者蕭廂

母親在痛苦的述說着無奈!

【人民報消息】在這個醫院裏,成功率93% ,九例手術病童卻無一成活,這個成功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這已經是一年多的舊聞了,因爲反映太強烈,最近才在殃視《新聞調查》的節目裏抖露出來。報導指出,廣州珠江醫院兩年內替9名罹患「地中海貧血症」的兒童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家屬聽信醫師,花了人民幣數十萬元高額醫藥費後,孩子竟無一救活,全部死亡。

死者之一的男童東東,年僅7歲,出生即罹患地中海貧血症,平日必須定期輸血。東東的母親吳女在網站上看見珠江醫院兒科中心副主任朱爲國宣稱,他長期致力於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根治地中海貧血症,成功率高達93%。吳女愛子心切,遂將東東送往醫院手術。豈料術後東東病情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出現嚴重排斥現象,2004年11月12日做手術,兩個月後永遠離開了媽媽。

東東的媽媽吳女士說: 他是一個跟正常人都沒什麼區別的一個孩子,就是說平時身體都挺好的,只要定期給他輸血和除鐵。

報導說,東東得的「地中海貧血」症是一種血液遺傳病,光廣東省就有800萬人含有這種貧血基因。得病者體內無法制造出足夠的血紅蛋白,需要終生定期輸血,由於長期輸血導致體內鐵含量增加,還必須定期服用除鐵藥物。這樣的保守治療,可以活到四五十歲。但是,你所看到的這個孩子,已經於2005年1月永遠地離開了人世。不過,他不是死於這個疾病本身,而是死於一場原本期待可以拯救他的手術。


廣州珠江醫院奪
命醫生朱爲國。
「地中海貧血症」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疑難病症。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吳女士在廣州珠江醫院網頁上看到了一則廣告,兒科中心副主任朱爲國宣稱,他長期治力於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根治重型地中海貧血症,成功率高達93%。

吳女士說,這個93%這個數字意味着很大,很大信心的成功了。我是百分之一百的信心。我相信醫生,我也相信這個醫院。不用再輸血,不用再打針,恢復正常,像其他正常的小孩一樣,能讓孩子從此擺脫病痛的希望讓全家人歡欣鼓舞。懂事的東東也答應媽媽在手術中要堅強。

吳女士說:手術前東東需要在鎖骨位置埋一條管進去,因爲打針打不了,連那次沒有大聲哭出來,都是流眼淚,自己一個人在,我們都跟他講這次手術做完之後就好了。

2004年11月,東東進行骨髓移植,但手術的結果,卻出乎全家人的意料,東東很快出現了嚴重的排異反應。2005年1月,經歷了幾次反覆的東東,病情突然惡化。

媽媽痛苦的敘述:小孩吐了一口血之後接着就吐出來的全是一些淡淡的血絲。小孩走的時候護士都得用一些棉花把那個鼻子,把那個耳朵全部用棉花,全部都得塞住,七孔都會流血的,死狀都很慘很慘的。

兩個月的時間,錢花了,兒子永遠的離去。吳女士一度以爲這只是自己家庭的不幸,直到幾個月後她才知道,她兒子的死亡並非個例。

除東東外,在2004年到2005年期間,還有其他8名孩童也都接受類似手術,手術費均十分昂貴,甚至有索價高達人民幣90萬元,但卻無一治癒存活。在病童就醫期間,醫師朱爲國還不斷勸說家屬,要求他們花費鉅資從一名特定藥商處購買一些「進口特效藥」,每支要價人民幣近5千元,勾結廠商販賣假藥。而且還出現一天使用氧氣「「26小時」的斂財紀錄。


哭泣的「地中海貧血」症孩子。
這個發生地貧患兒死亡的珠江醫院,可不像是路邊的麵攤,而是一家赫赫有名的三級甲等醫院。它號稱有「輝煌」的歷史、宏偉的現代化醫院建築、總價值近3億元的醫療儀器設備、1300多名科技幹部專家教授……,當醫院官方網站描述其地貧患兒手術成功率高達93%時,也還真會讓患者家屬信以爲真呢。

結果,在多位地貧病童死亡後,醫院宣傳處處長朱衛權答覆記者說,29個地貧血手術中有19例存活,有10例死亡,有15例術後不必再輸血算是成功,成功率算是51.7%。至於院方公開網頁上一直懸掛的「成功率93%」,說是「統計上有誤」,是把其它的案例也拿進來湊數的。爲什麼要拿來湊數呢?宣傳處長沒說大家也明白,還不是爲了多騙來幾個病人,多賺幾個錢。

當事人朱爲國「醫生」更是術前術後都是「偉光正」。在病童手術前,他對家屬覈實「93%成功率」的答覆時說:他做過了九例,成功了八例。這個說詞,讓家屬信心大增,願意給病童搏命一賭。哪知道,滿懷希望的母親們砸鍋賣鐵傾家蕩產換來的,只是孩子的死亡通知書。

爲9歲兒子棟棟花了60萬做手術的曾女士說:那些太平工來接走他的時候,我都抱着他不肯放手,入爐的時候就把蓋一蓋,轟一聲那火一燒,我真想衝進去陪着我兒子,真的是,我真的不知道……。

曾女士淚流滿面的說:最初小孩不幸去世的時候,我認爲確實可能我們運氣不好,但到我們知道有這麼多小孩連續的,治一個死一個,真是九生一死,朱爲國這哪叫治療啊,那不就是純粹叫人去送死嗎!

爲聰明活潑,能歌善舞,成績名列前茅的10歲女兒昕昕花了90萬做手術的林女士說:我小孩從來沒有離開過我,現在她一個人孤零零的,我很不放心她,我都時時刻刻的想着,我很想去那邊(冥界)照顧她,老在想我女兒在那個地方怎麼樣呢,她有沒有衣服穿,她有沒有飯吃。

沒有一個病童活過來,面對母親們的痛不欲生,朱爲國在手術後的「解釋」依然振振有詞。

面對鏡頭,朱爲國的說詞是「所謂成功率和治癒率的概念不一樣,成功率有九十幾是說能把供者的細胞(骨髓)植入到病人體內就算是成功」───死活不管。

醫院不就是治病的地方嗎?家長花幾十萬元不就是爲了給孩子治好病嗎?不爲了「治癒」誰上醫院幹麼去呢?


胡智善在新加坡動手術,已經完全康復。
那麼有沒有治癒的呢?有,當然有。2001年馬來西亞籍華裔男童、6歲半的胡智善在新加坡接受全球第一起醫治嚴重地中海貧血症的非親屬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手術,2002年已經完全康復。胡智善的母親許素麗受訪時說,兒子從1歲半開始便得定期輸血,非常痛苦。現在病情能根治,她非常感激醫生的幫忙。

而廣州珠江醫院的自詡名醫朱爲國面對鏡頭居然敢大談特談「手術成功率」和「移植成功率」是如何不同的,而絲毫不擔心受到法律的制裁,也絲毫不擔心今後是否還可以昧着良心繼續賺黑錢。爲什麼?!

因爲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什麼光怪離奇、匪夷所思、駭人聽聞的事情都允許發生,都保證安全──只要你不反對「偉光正」,你怎麼幹「偉光正」都給你開綠燈。

(人民報首發)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誰闖過這一關 誰擁有一片天(圖) 2006/11/1 (28,593次)
一個大陰謀!中共正逼迫港府執行 2006/11/1 (37,416次)
放走自己人!羅幹曾慶紅互整對方材料(多圖) 2006/11/1 (36,831次)
不新奇 新聞辦主任來美國睜眼說瞎話(圖) 2006/11/1 (17,277次)
太荒謬 傳手機短訊被拘留50多天(圖) 2006/11/1 (15,803次)
北京奧運「良好面貌」的背後(圖) 2006/11/1 (19,226次)
一個真實故事:鬼魂附在武裝部長老婆身上 2006/11/1 (20,878次)
中央政治局有人退黨 2006/10/31 (33,514次)
刮你沒商量!八萬港商哭都找不到墳頭兒(多圖) 2006/10/31 (19,045次)

頭破血流!南韓才知道該下什麼藥(多圖) 2006/10/30 (29,436次)
中共不打錯算盤 比利時議院不需要出這決議 2006/10/30 (34,550次)
小笑話:這醫院這醫生…嘿(圖) 2006/10/30 (26,395次)
一段動人心絃的樂曲和圖象(多圖) 2006/10/30 (30,172次)
無奇不有!此醫生是如何成爲「偉光正」的(多圖) 2006/10/30 (23,444次)
永不過期牛肉乾保鮮措施蓋了帽兒(圖) 2006/10/30 (18,680次)
原來賈甲出來是爲了這個(圖) 2006/10/29 (41,047次)
康熙皇帝巧治曹寅皮膚病(圖) 2006/10/29 (16,311次)
沃爾瑪連鎖店螞蟻爬滿身(圖) 2006/10/28 (28,001次)
坐北京公車可創吉斯尼世界紀錄(圖) 2006/10/28 (17,346次)
好瀟灑!世界應該圍着這個視線轉(多圖) 2006/10/27 (30,215次)
中共迫害賈甲 港府面臨選擇(圖) 2006/10/27 (30,286次)
胡錦濤不做有人做!大餡餅掉進臺灣總統府(多圖) 2006/10/26 (40,398次)
他信被禁返國 中共兩眼熬紅(圖) 2006/10/26 (29,031次)
給中共當間諜都是這種命運(圖) 2006/10/26 (31,035次)
小人和巨人曾分享我們的世界(多圖) 2006/10/26 (29,133次)
中國教科書曝光中共大逃亡(圖) 2006/10/25 (33,056次)
這個研究成果散發着血腥氣(圖) 2006/10/25 (18,974次)
中共在「紅土地」上高唱「和諧」 2006/10/25 (17,332次)
今天我才真正看見政府和黑幫勾結(多圖) 2006/10/25 (17,518次)
六中全會下藥方 小胡舉刀難下手(多圖) 2006/10/24 (35,970次)
不幸生在中國和有幸來到挪威(圖) 2006/10/24 (19,829次)
一個殘忍至極的畸形戀謀殺案(多圖) 2006/10/24 (22,103次)
美國越擔憂,中共覺的越好辦(圖) 2006/10/23 (17,931次)
老江兩天高調出來 胡楞沒讓他出鏡(多圖) 2006/10/23 (39,758次)
胡錦濤最近很頭痛 2006/10/22 (30,808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