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北京訪民拉起橫幅預慶百萬退黨( 圖 )
 



百萬人退黨前夕,北京訪民拉起橫幅預先慶祝「歡慶退黨百萬」,同時呼籲「還我人權」。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馮長樂4月21日採訪報導)連日來,海外聲援百萬中國人民退出中共自由民主大遊行活動緊鑼密鼓進行中,大陸人民也在傳遞着這個驚人的消息。在北京一股退黨浪潮正在湧動,成千上萬的訪民羣情激昂。自山東訪民曹炳炎提出退黨之後,其他訪民得知退出中共的人數即將達到百萬之際,毅然也打出「慶祝百萬人退黨,還我人權」的標語,以表心聲。

記者目前暫時沒能聯繫上這些訪民,爲生活和安全他們也在流離失所中。相信他們的標語代表着成千上萬上訪民衆的心聲。




「兩辦」上訪洪峰




這幾天「兩辦」洶湧人潮

據訪民告知:這些日子訪民源源不斷,上訪村住戶已經達飽和狀態,現在北京氣候暖和了,很多訪民就露宿街頭,大橋下、地下室、或在人煙稀少的地方搭個窩棚,在北京豐臺一帶經常可以看到沿街乞討的人,有坐着自制的滑輪車殘疾人、老人和孩子、婦女,這些人多是無家可歸的外地難民。北京人看到這些人,都在感嘆:「怎麼跟到了舊社會了一樣?過去看的電影裏的鏡頭怎麼現在都出現在街頭了呢?政府都幹嘛吃的?」



訪民發明的『狀衣』




「兩辦」接待處外貌

訪民也明白,會特別到建國門、三里河使館區或白領聚集區去找金髮碧眼的外國人要飯要錢,哪人多就去哪兒,希望引起更多國際社會的關注。



訪民的『家』

訪民說:目前在中共的兩辦和高法門前的訪民爲最多最集中。數日在「兩辦」被訪民擠倒已經修復的「兩辦」鐵門,日前再次被上訪人員擠壞。截訪打人情況依然倡狂,一位名叫文義的訪民,在兩辦門前被打,(電話 13901156346),截訪人員行兇後乘「豫EE0630」警車逃跑。15號,一個老太太頭被打開花,腿骨頭都露出來。打人是他們的家常便飯,沒膽量的人還真不敢上訪來。

這些年我的神經已經堅強起來,啥刺激的事都看過經歷過了。太黑暗了。不來北京、不到信訪口你就不知道這裏的黑暗。訪民哪還是人呀?在他們眼裏都跟畜生跟豬狗一樣。就是你來一趟,沒捱打,也得讓你生一肚子氣!

一個來自安徽的截訪的透露:「毆打上訪人員是政府安排的,現場有人指揮,你看到門前新設立的「複印門市部」了嗎(設在「兩辦大鐵門南側」)?這裏的一位負責人名叫:劉臣,50來歲,他名義上是複印部經理,實際上是保安大隊的一位隊長,他負責的地面包括「天橋、北京南站地區」截訪人員的行動,都聽他指揮打上訪的人員,極其陰險。

記者問訪民:聽說6月實行新的上訪政策,你們對此有期待嗎?

一個上訪北京多年的訪民說:我們都聽說政府將頒佈新上訪條例,具體新在哪裏也不清楚,只是憑感覺就知道凶多吉少。政府已經不是人民的政府,所以對這個新條例不報任何幻想。

我跟老鄉每天到兩辦或高法等信訪口其實就是來跟着造勢的,看熱鬧的。我們無所事事,土地沒了,也沒有收入,在北京飢一頓飽一頓的,想家了,就去闖「要害」,這樣就會被送到住京辦,由他們給我們買車票「遣返」。很多人也是這樣做的。這兩天馬家樓都滿了,都是等着被遣返的人。都是從各處抓來的,有的還被送到收容中心去了。

記者:現在全球華人都在聲援中國人民退黨,24日還要有全球華人的自由民主大遊行,你知道嗎?

訪民:太好了!替我們遊吧!替我們呼籲吧!我們要求人權要求自由和民主。共產黨這個殭屍再『保鮮』也是殭屍,沒人要它,沒人信它了。




訪民拉起橫幅慶祝百萬人退黨』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4/21/3556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