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仁德化萬民的羊祜
 
【人民報消息】古時的爲政者都十分注重道德的修養,重施「仁政」,因爲只有如此方能真正得民心,教化萬民。

西晉有位名將叫羊祜,字叔子,原費縣南城人(今山東費縣西南),他出身於名門世家,德才兼備,魏末歷任中書侍郎、祕書監等職,掌管軍事機要。晉武帝時,升任尚書左僕射,衛將軍。他不管是爲政還是治軍,始終重行仁德,謙遜禮讓,因此而深受人們敬重,甚至連敵軍也對其由衷敬佩。

當時的王佑、賈充、裴秀在前朝時很有名望,羊祜雖居高位,但對他們總是非常謙讓。晉武帝曾經爲羊祜在洛陽建築豪宅,但羊祜卻拒絕了。女婿勸他購置產業以養老,他說:「作爲大臣去謀私產,這必定會損害公家的利益,這是爲人臣子最要忌諱的。」

羊祜經常向晉武帝推薦有德有才的人擔任高位,但每次他都將起草的文書燒掉,不讓別人知道。有人認爲他過於謹慎了,應該讓被提拔的人知道是誰推薦的。羊祜說: 「這是什麼話!這不是邀功取寵,期望別人對自己感恩戴德嗎?對這些,我避之惟恐不及。身爲朝中大臣,不能舉薦特異之才,豈不有愧,難道要我承擔不善知人的責任嗎?像那些在朝上爲公卿,出來則到私宅去接受謝恩的事,我是絕不會去做的。」

羊祜曾駐守荊州。每次與吳軍交戰,都要約定與吳軍約定交戰的時間和地點,從來不搞偷襲、奇襲等詭詐計謀。每有將領提及偷襲欺詐之類的計策,羊祜總是讓他們喝酒,藉故扯開話題,顧左右而言他。

有因進犯而被俘獲的吳人想要離去,羊祜都任由他們來去,有吳軍死難將領,便厚加葬殮,家屬願迎官柩還鄉的,都以禮遣送。在邊境狩獵時,如果獵物是先被吳人所傷,然後才跑到晉地而被晉軍所捕獲,羊祜都命手下人去送還給吳人。羊祜的軍隊進入吳境後,如果沿路割了吳人的稻穀充做軍糧,都會令士兵留下等價的絹作爲補償。

吳人私下尊稱這位敵軍的主帥爲「羊公」,都爭先恐後跑去歸附羊祜,投降的吳人越來越多,最終人心歸晉。《晉書》中贊曰:「羊公恩信,百萬歸來。」

當時的吳軍主將是陸抗,他也十分羨慕羊祜的德行氣量,兩人亦敵亦友,互相敬重。陸抗曾贈美酒給羊祜,羊祜一點也不疑心有毒爽快喝下;陸抗病了,向羊祜請求幫忙尋找良藥,羊祜將成藥給他,陸抗立即服用,部下進諫勸阻,陸抗說:「怎麼會有用毒酒殺人的羊祜?」陸抗告誡他那些守邊的將士說:「他(羊祜)專門做道德仁義的事,我們做殘暴不義的事,這就是沒有交戰卻已被對方降服了。我們現在只做到各自保衛好自己的邊界就行了,不要去佔那些很小的利益。」

吳主孫皓後來聽說了晉吳邊境居然友好交往,於是爲此責問陸抗,陸抗回答說:「一縣一鄉都不可以沒有「信義」,何況我們這樣的大國呢!我如果不這樣做,正是顯揚了羊祜的美德,對羊祜毫無損傷啊。」

羊祜去世後,晉武帝哭得非常哀傷。那天特別冷,晉武帝流下的眼淚沾在須鬢上,都結成了冰。羊祜曾有遺言不讓把南城侯印放入棺木。晉武帝說:「羊祜堅持謙讓已很多年了,現在人死了而謙讓的美德還在。如今就按他的意思辦,恢復他原來的封號,以彰明他高尚的美德。」荊州百姓聽說羊祜去世後,爲悼念他而罷市,停止集市交易,街巷中的哭泣之聲接連不絕,就連吳國守衛邊境的將士們也爲此而傷心流淚。因爲「屋」、「戶」與「祜」字諧音,荊州、襄陽一帶的百姓爲表示對羊祜的尊敬,避諱羊祜的名字,所以把「屋」改爲「門」,把「戶曹」改爲「辭曹」。

羊祜生前曾喜歡遊峴山,襄陽百姓便在峴山上爲他建廟立碑,一年四季祭祀。望着這座碑的人沒有不落淚的,所以人們稱這座碑爲「墮淚碑」。後來歷代的很多詩人也感嘆羊祜的仁德而紛紛賦詩讚頌。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12/5/3859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