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透視:江澤民辭職與"國家機密" (圖)
 
BBC中文網記者 魏城
 
【人民報消息】最近,從中國傳出兩個相互關聯的政治新聞:一是江澤民辭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一職,把軍權交給了所謂的中共"第四代領導人"之首胡錦濤;二是中國當局以"泄露國家機密"的罪名逮捕了美國《紐約時報》的中國籍研究助理趙巖,海外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國當局懷疑,《紐約時報》提前報道江澤民辭職,其消息來源就是趙巖。

進步與退步

對第一條新聞,海外輿論有很多評論,多數論者認爲,儘管中國實質性的政治改革遲遲沒有啓動,但相對中共以往動盪、甚至血腥的權力移交歷史而言,這次江澤民交出軍權畢竟是中共第一次和平移交政權,有其進步意義。

對第二條新聞,海外輿論則是一片譴責之聲,總部設在紐約的國際保護記者委員會還致函如今黨、政、軍三權在握的中國領導人胡錦濤,要求立即和無條件地釋放趙巖。

如果中國當局的確因爲趙巖提供了江澤民辭職的消息而逮捕他,那麼,中國最近的政治發展就更具有諷刺意味:中共一方面向世人展示了它"和平移交權力"的進步,另一方面又向世界顯示了它漠視新聞自由、甚至違背它自己曾經宣稱的"重大事情讓人民知道,重大決策經人民討論"之信條的退步。

《紐約時報》已經否認趙巖是該報有關報道的消息來源。不過,退一萬步講,即使趙巖的確是江澤民交出軍權這一消息的泄露者,也不過是把幾天之後由中國自己的官方媒體正式公佈的消息提前"捅"了出去。從這一消息的性質來看,它既不是"軍事情報",也不是涉及國家安全的"機密",而是屬於中共十三大所公開承諾的理應"讓人民知道"的"重大事情"。

的確,消息傳出後不久,有網友在海外網壇上發帖說:"公僕因甚上任、何時上任、何時任滿、何時交接",人民均有權事前早知道,這樣才"不用靠察顏觀色,不用靠打聽消息,更不用靠鐵板神算。"他質問道:"老江的離任消息提前爲世人所知,有何機密可言?"

如果說趙巖是否涉嫌"泄密"尚成疑問,那麼,十多年前,倒有一位中國同行真的因"泄密罪"而被判了重刑: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召開前夕,香港《快報》搶先發表了當時的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的政治報告,後來,中國有關方面"順藤摸瓜",逮捕了向《快報》提供江澤民報告討論稿的一位新華社記者,以"泄露國家機密罪"的罪名將其判了無期徒刑。

什麼是"國家機密"呢?在我看來,至少江澤民交出軍權這一消息和江澤民的政治報告都不應該成爲"國家機密":江澤民何時辭職,屬於理應"讓人民知道"的"重大事情",江澤民的政治報告,則屬於理應"經人民討論"的"重大決策",至少應該提前公佈給全黨黨員討論。

喜鵲與烏鴉

的確,世界各國法律均有"泄密罪"、"竊密罪"或相應的罪名。但在民主、法治國家中,"國家機密"有嚴格、明確、具體的法律界定,而且大部分民主國家都訂有資訊自由權法,以平衡國家保密法,讓人們有權獲取政府資料,從而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和資訊新聞自由。

趙巖被捕消息傳出之後,一些中國問題觀察家就馬上指出,江澤民是否在四中全會上辭去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早已經成爲海內外媒體廣泛關注的話題,《紐約時報》的預測和分析也是記者正常的新聞業務,根本談不上什麼國家機密。

而且,按照中國官方傳媒自己的說法:"江澤民同志主動提出辭去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是對黨政軍高層領導新老交替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如此有利於中共形象的消息怎麼成了如同難以外揚的家醜一樣的"國家機密"呢?即使有人提前"捅"了出去,也只能算是提前"報喜"啊,熱愛春天的人怎麼能夠懲罰提前報春的喜鵲呢?

也許,對據稱是被迫辭職的江澤民來說,提前泄露此事的人絕對不是報喜的喜鵲,而是報喪的烏鴉,但問題在於,只要這令你不快的消息不是法定意義上的"國家機密",而是應該讓人民知道的"重大事情",你也無權懲罰傳遞不吉利信息的烏鴉。

本着歷來"內外有別"的處理原則,中國當局不敢懲罰真正"報喪"的《紐約時報》美籍"烏鴉",而是逮捕了仍持中國護照的該報助理人員趙巖(甚至在他是否曾經協助"報喪"尚成疑問的情況下逮捕了他),表演了一場給中國媒體看的"殺雞儆猴"之戲,也表演了一場給外國媒體看的"敲山震虎"之戲。

至少《紐約時報》感到了這種"震撼":該報國際版主編蘇珊·希拉就說,該報擔心趙巖被捕一事可能對外國傳媒在中國的新聞採訪工作產生"寒蟬效應",她說:"我們不希望看到這種可能妨礙新聞機構執行工作的事發生。"

儘管胡錦濤完全排除了中國"照搬西方式政治制度"的可能性,但"增加透明度"和"加強輿論監督"可是中共自己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民主"的目標,並非西方專利。而要實現這兩大目標,中共就必須嚴格分清正常新聞報道和國家機密的法律界限,維繫保障公民知情權和保守國家機密這兩者之間的恰當平衡,尊重境內外傳媒和記者的職業特點和專業勞動,更重要的是,充分認識到傳媒工作對其實現上述兩大目標的促進作用(而非促退作用),不要再玩什麼"懲鵲罰鴉"、"殺雞儆猴"或"敲山震虎"之類的把戲了。

(BBC中文網)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9/27/3267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