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董建華無力挽狂瀾 北京要當機立斷 (圖)
 
【人民報消息】(亞洲時報在線記者7月17日撰文)「性格決定命運」,這是希臘哲學家的名言,用來形容香港特首董建華是適合不過。很遺憾的是,他的性格不單決定他個人的命運,也很可能決定600萬港人的命運。這是否一場歷史悲劇?

由7月1日大遊行到7月16日這個多星期,香港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月16日晚上7時至9時半,竟然出現兩位重要政府內閣成員相繼辭職的震憾性消息。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和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分別向董建華呈辭,並獲接納。

老實說,葉劉淑儀和梁錦松的辭職並不令人驚奇。即使在23條仍在「諮詢」期間,香港報章已有報道葉本人有去意。可能她原本的計劃是在完成23條完成立法後才「功成身退」,而看她在推銷23條期間一副「 豁出去」 的態度,她應是早有準備,只不過現在23條在本立法年度過不了,她變成「出師未捷身先死」。

至於梁錦松,他在爆出偷步買車醜聞之後,本網站已刊文指出,問題已不在於他會否辭職,而是他會在何時辭職,7月15日香港廉政公署公佈完成他涉嫌偷步買車的報告,並提交律政司,事情已無轉寰餘地,因爲這顯示廉署掌握足夠構成檢控他的證據。處於嚴重政治危機中的特區政府,根本不可能再像98年時以「公衆利益」放棄起訴胡仙一樣,保護梁錦松,如果這樣做,率先落臺的會是律政司司長梁愛詩。

這也解釋了爲什麼梁錦松辭職是在廉署公佈完成報告的翌日。反而葉劉淑儀的辭職卻是可以遲點。

兩人處境不同,也反映在董建華對兩人辭職的反應之中,對葉劉淑儀的辭職,董建華表示了惋惜和有意挽留,並建議她去放長假才再作決定,她的辭職25日才正式生效。反之,梁錦松的辭職即日生效。

無論如何,葉梁兩人的去職可以說是早在意料之中,但請辭的形式和特區的反應卻是出乎意料。比較理想的方法是,董建華先行公佈重整行政會議,然後內閣總辭。這起碼是減少暴露政府危機的權宜之計。但董建華、曾鈺成在數日前是堅持不改組行政會議。現在行政會議已去3人,剩下還不知有多少人會呈辭(當中以衛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享機會最高)? 董不改組,行政會議的下場竟是「變相自行改組」,似乎踏入7月,董建華事事來不順。

事至如今,事實一次又一次證明,董建華根本不是當特首的材料,他對有利施政的意見也聽不入耳。只要他一日在位,有能力的人也不願入行政會議,一日行政會議不能成功改組,香港的政治危機都不會過去。

擺在當前只有兩條出路:要麼董建華立即下臺,要麼董建華將權力下放,自己退居幕後。

董建華本週六(19日)將赴京「述職」。儘管董本人「議而不決」的性格改不了,但面對「一國兩制」的危機,北京的新中央應該當機立斷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7/17/2715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