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巴勒斯坦:一个歪曲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
在这五次冲突中,第一次双方都还没有正规的组织,冲突局限于民间行为。第二次则是双方军事力量的首次较量。除了这两次以外,剩下的三次都有着某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从冲突的主体来看,巴勒斯坦方面主要由二三十岁的青年人组成,其主要的特点是对上一次冲突的情况不甚了解,也没有亲身经历过与以色列军队的较量。 第二,特别是在后两次冲突中,这些青年人都表现出让人难以理解的激进态度。其激进行为完全失控,愈演愈烈,并最终构成了大规模冲突发生的导火索。 第三,一旦冲突爆发,以色列忍无可忍投入正规作战,则这些青年马上变得不堪一击,四处逃窜,并从此安安心心劳动,老老实实做人,直到二十年以后,再出一批“好汉” 。 要理解这种令人费解的现象,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审查巴勒斯坦人的历史教育,特别是现代史的教育。由于以色列是民主国家,即使在占领期间,通常也不干涉巴勒斯坦人自己的教育体系。所以巴勒斯坦人虽然五十年没有自己的国家,其教育系统倒一直是独立的。 翻开阿拉伯语的历史课本,首先映入眼幕的是大量反犹主义宣传。除了对大量从未发生过的这个那个大屠杀的描述之外,否认纳粹大屠杀的存在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古代史方面,尽人皆知的古代犹太国莫名其妙地从巴勒斯坦土地上消失了,而闻名世界的古代圣殿也从不存在,相反,阿拉伯人抵达巴勒斯坦的时间倒被大大提前了。除了被歪曲的历史,剩下的便是大量蛊惑人心的口号,巴勒斯坦人的课本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要跟犹太人来往,交友甚至说话。看见西方记者反复说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会引起巴勒斯坦的仇恨,我常常发出冷笑,巴勒斯坦人对犹太人的仇恨是从小被教育出来的,而且被教育到了登峰造极、无可复加的地步,跟以军的实际行为毫无关系。 巴勒斯坦历史课本的第二个特点是大量鼓吹阿拉伯人的英勇善战,穆斯林的天下无敌。这其中有些是对历史事实的夸大,比如阿拉伯人与十字军的战争。还有一些,特别是在现代史部分,则是对极端分子及恐怖分子不知羞耻的吹嘘,历次战争中阿拉伯人的失败在这里变成了一连串的英雄故事,而以色列军队则被描绘为既凶狠残暴,又贪生怕死,完全不堪一击的孬种。 既然阿拉伯人战无不胜,而以色列人又不堪一击,那么巴勒斯坦为什么至今没有自己的国家呢?对此巴勒斯坦的历史课本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在美国和阿拉伯人中的叛徒头上。约旦老国王阿普杜拉,埃及前总统萨达特,以及海湾国家的温和派阿拉伯领导人,都被戴上了叛徒的帽子,被说成是导致阿拉伯方面没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课本还进一步暗示说只要除掉了叛徒,出现更多的英雄,巴勒斯坦人就可以轻易战胜以色列人,把犹太人赶下地中海去。 在这种历史教育中长大的巴勒斯坦孩子,如果没有亲眼见过以色列军队的神勇,根本不会相信以色列有什么力量。他们固执地认为只要杀几个犹太人,扔两颗炸弹,显示出巴勒斯坦人的勇气,犹太人就会跪地求饶,四处逃窜。这样好的买卖,如果还有人说不要做,要跟犹太人谈判,那就一定是叛徒,就一定要除掉。所以每次大冲突爆发前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的画面,巴勒斯坦人的激进活动一步步失控,内部制约力量在对叛徒的处决声中一点点减少,最终引起以色列大规模反击。而听惯了以色列不堪一击的巴勒斯坦青年根本不可能认真准备对抗以色列军队,当他们发现那点勇气毫无作用之后,便目瞪口呆,茫然不知所措,除了投降跟逃跑,没别的法子可想。 由于这样的历史教育,以色列军队实际上担负起了纠正巴勒斯坦历史课本错误的使命,每过二十年,便要给巴勒斯坦的新一代青年上一堂活生生的历史课,让他们懂得阿拉伯人失败的真正原因。换来一代人的相对安定,直到巴勒斯坦教育出另一代曲解历史的孩子,开始下一个历史循环。 歪曲历史的人必然遭到历史的报复。巴勒斯坦人的历史教育让他们付出了世人有目共睹的惨重代价,也给别人带来巨大的悲剧。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