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華爾街日報:中共利益與資產階級利益已緊密結合在一起
 
【人民報消息】(中央社記者張聲肇紐約十九日訊) 「華爾街日報」今天在亞洲版頭版報導,中國大陸政權交替成爲衆所矚目的焦點之際,中國共產黨同時也在設法完成另一項野心勃勃的偉大事業:把這個向來封閉、威權的政黨變得更有反應能力,也更受歡迎些。

  「華爾街日報」認爲中共願意從事這項意識形態的改變,以「革命性」一詞形容絕不爲過。中共設想當中的「新革命」是擺脫八十年來對普羅大衆 (無產階級)的耿耿忠心,而將社會所有階層都變成擁抱的對象,包括接納過去它最厭惡的資本家爲黨員。

  報導說,此番變革的最終目的是讓已經老舊生鏽、慣於發號施令的共產黨重新定位,以適應今天活力充沛且多元發展的中國社會;如此變格,也等於默認共產意識形態已經不符合黨或國家的當前利益。

  報導進一步指出,共產主義是在消退,可是以共產爲名的這個龐大政黨可沒有放棄壟斷政權的意願;因此,它提出一個拗口的新理論——「三代表論」。

  它說,「三代表論」內涵刻意模糊,主要概念是說,共產黨應該代表「先進的生產力量」、「先進的文化」和「民衆的廣大利益」這三件事。

  它指出,儘管中共發動了整個國家機器,動員全面力量去宣傳「三代表」論,還是隻有理論家懂得它是什麼意思,對一般人來講,毫無意義。要真正懂,得把「先進的生產力量」解讀爲「資本家」,那就通了。

  報導說,「三代表」運動其實有其「實用面」——提出此理論的江澤民或其黨羽似乎想運用「三代表論」固權;對共產黨何去何從,也可從其中所含引人入勝的訊號去解讀。

  這則發自北京的報導說,中共這番大變革除政治權謀之外,另有踏實的理由洗心革面:爲了繼續存活。

  它解釋說,中共市場經濟改革二十年下來,培育出民間企業或與政府部門相對的「私人部門」,也讓人民有相當的自由,對黨過去完全的威權,構成箝制力量。

  經濟的全球化進一步削減了黨的權威。在這麼一個環境下,黨長久以來賴以統治的嚴格命令,效力愈來愈小,而驅動經濟成長的企業家日漸要求在政策制定上有發言權。同時,工人和農人感覺被社會拋棄,也成羣結隊走上街頭抗議示威。

  報導引述一名馬克斯主義專家說,「這是新的時代,黨還想繼續掌權的話,必須獲得人民的同意。」

  報導說,獲得人民同意的方法之一是擴大羣衆基礎,特別是接納企業家,否則他們憑藉越來越大的財富、精力和社會知名度,有可能成爲與中共爭權的競爭對手。

  報導引述共產黨研究員暨馬克斯著作翻譯者戎京本 (Rong Jingben) 說,中共面臨一個抉擇:它可以在體制外或體制內創造一個反對黨。

  戎京本和別的研究員說,共產黨可能最後會步上西方國家社會民主黨的後塵,這些左派政黨經過幾十年的演變,如今成爲代表主流民意的中間政黨。

  這是遙遠的未來,並且在馬列研究所等機構仍有爭議,例如該所李姓副所長只把共產黨接納資本家爲黨員稱爲「勇敢之舉」,但仍認爲共產黨畢竟得站在工人這一邊。

  「華爾街日報」說,有意思的是,對某些人來說,這場辯論是共產黨內部的家務事,目的也只是渡過目前難關,而不是爲黨爲國圖謀長久之計。

  它指出,共產黨的利益和商人的利益已經緊密結合在一起,中國的領導人也明白,黨的領導權,要具備合法性,端賴經濟繼續健康成長。

  報導結論道,由此以觀,「三代表」也者,的確是政治既得利益階層和經濟既得利益階層的協定,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康曉光 (Kang Xiaoguang ) 所說,「資本家會賺錢,共產黨會抓權」。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7/19/2205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