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走向地狱──安慰与恐怖
【人民报消息】在八十年代初的英国,第一个公开站出来承认自己患了爱滋病的人,是艺术家、电影导演德里克-加曼。有人问他这种勇气从何而来,他说:“为了我的自尊。我一生都在力争活得坦白、明了、被人接受。”

当时的英国社会,虽然对爱滋病仍旧有偏见与恐惧,但人们开始接受爱滋病,并善待爱滋病人。社会给予加曼机会,让他在被爱滋病夺去生命之前,以乐观和博大的心胸,创造出迷人的艺术作品。

在去世之前,加曼已经双目失明,皮肤肌肉都在脱落,但他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拍摄下自己“与爱滋病共存”的最后岁月。因为发现许多爱滋病人对自己的病非常害怕,在那部叫做《蓝色》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影片中,加曼对爱滋病情做了艺术性的解释,让人们产生勇气去拒绝恐惧和绝望。在最后一本书《自承风险》中,加曼写下他的遗愿:“在我离你们而去的时候,我会唱著歌离开。---请读一读我在字里行间所写的这个世界的关怀爱心。”

一个社会,能让患了不治之症的病人活得高贵、死得凄美,并把爱心留给他人,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人道的社会。在西欧,爱滋病被视为是人类的苦难,不管得病的是谁,大都能获得社会的救助与适当的治疗。因此,爱滋病人报复社会的事情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极其个别的现象。

前不久有来自国内的报道,天津市多名艾滋病患者拿装有自己血液的针筒在街上找人乱扎,造成天津市陷入极大的恐慌。据说,这是爱滋病人报复社会对他们的不公。他们中的许多人,既不嫖娼、卖淫,也不搞婚外情,更不吸毒,他们患病,皆因政府的不负责任,贪渎和压制真相报道,由医源性“血祸”危害感染了爱滋病,因此一些爱滋病人绝望中走上极端,再去陷害别人。

这个可怕的扎针事件,让我们注意到中国那样一个对病人缺乏关爱的社会。在死神的阴影中挣扎,爱滋病人除了承受肉体的痛苦之外,还得承受社会的歧视。许多人因此失去身份,失去基本的权利:被单位隔离,被亲友抛弃,政府的医疗部门对他们无动于衷,这样,无路可走的他们选择了报复。

中国社会对他们如此残忍,他们便不顾一切地报复社会。这样一个人性不健全的社会还能够治疗吗?如果我们不致力于改造这个患了冷漠症的社会,如果我们不去谴责中国政府的渎职与不人道,那么,我们怎么能指责艾滋病人以死相拼呢?据说,他们拿著针筒乱扎针,其实根本感染不了什么人,只是制造了社会恐慌,为的是唤起人们对他们悲惨处境的注意。

也许不少得了爱滋病的人终不免一死,但是,让他们死在社会的温暖之中,死在亲友的关爱之中,而不是死在残忍和冷漠之中,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公民的共同责任。

摘自(大纪元)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当年响应政府号召“卖血奔小康” 如今河南爱滋病村民赴京诉冤 2002/2/6 (12,177次)
警方宣称“爱滋针”剂是红色染料 北京将不稳定因素扼杀于摇篮 (图) 2002/1/29 (11,198次)
卖血──在中国是没有外资竞争的产业 2002/1/28 (11,084次)
死囚的愤怒 2002/1/18 (13,066次)
苹果日报:天津人心惶惶,马路商场不见人踪 2002/1/17 (12,801次)
“爱滋”针乱扎无辜──天津爆“爱滋病”大恐慌 2002/1/15 (12,769次)
特稿:法国记者组现场采访河南爱滋村并发表社论《警告》 2002/1/15 (13,130次)
天津“爱滋扎针”新报告 2002/1/14 (12,639次)
河南感染爱滋病人求医被捕(图) 2001/12/2 (13,063次)
一个神奇的故事和几张令人震撼的图片(多图) 2002/1/7 (30,232次)
小笑话:江泽民的答案 2001/11/11 (17,845次)
小笑话:张爱萍教训江泽民 (图) 2001/5/20 (39,190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