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山河憂思錄──岷江斷流
 
【人民報消息】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大河,它與嘉陵江、涪江、沱江四條大河川而獲"四川"之美名。岷江途經很多著名地方,它的上游是阿壩藏族自治州,有著名的松潘草地,特產珍貴的中藥材冬蟲夏草。最著名、最成功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在岷江出口處修築,都江堰二千多年來一直造福四川人民,造就了富庶的成都平原。岷江山青水秀,有衆多的風景名勝:被譽爲人間仙景的九寨溝和黃龍瑤池、幽靜的青城山、擅人文之勝的成都武候祠和杜甫草堂、世界第一大坐佛樂山大佛等等。岷江在高場站多年平均徑流量達944億立方米,比嘉陵江北碚站的年徑流量還多約一半,比廣東 _江的年徑流量還多1倍。就是這樣一條素負盛名、年徑流量豐富的南方大河,今年竟然弄到斷流的可怕境地!怎不令人嘆息。

說岷江斷流並不是源頭或上游的某條小河溪沒水,而是岷江中段灌縣出青城山前的幹流竟然只見河床佈滿鵝卵石,不見江水蹤影,如果不是親眼目睹,說出來恐怕多數人不會置信。可是,在2001年春季,岷江的確是在其中游灌縣段斷流了。站在橫跨岷江的灌縣青城大橋望下去,岷江干涸無水,河床裸露。

史書記載,500年前岷江上游森林覆蓋率達到50%以上,歷史上川西北生長着茂盛的森林。20世紀50年代初,森林覆蓋率仍達將近三分之一。

80年代初,仍然保持將近百分之二十的森林覆蓋率。80~90年代期間,爲了發財致富,國營、地方、集體、個人的萬千把斧子一齊砍林伐樹。川西北的公路幾乎成了運木材的專用路。運過九寨溝旅遊的人大概都會看到裝載着直徑半米以上的大樹的車隊源源不斷的運向成都。

經過十多年的砍伐,岷江上游許多山頭已成"光頭」山。地方政府大發木頭財,有人把這些地方的財政叫作"木頭財政」,因爲絕大多數公家和私人的收入就是靠砍樹,靠賣木頭。這種殺雞取卵式的掠奪性砍樹,把川西北的森林基本砍光了,偶遇稍大一點的降雨,就發生嚴重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頻繁發生。1998年的一般暴雨就發生了長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雖然1998年的特大洪水後朱鎔基總理下死命令再不許川西北砍樹了,但流域的生態環境已遭毀滅性破壞,百數十年都難以恢復。

岷江上游有豐富的花崗石、大理石等建築和室內修飾用的石材,80年代中後期當地政府和集體、個人又把開山採石視作發財捷徑,到處炸山採石,把山體弄得千瘡百孔。由於無規劃、無地質礦產部門指導,石料利用率不足30%,這些被炸碎的石料,大量被廢棄拋下岷江。這些人爲增加的砂石,抬高了河床,淤塞了河道,影響水流通暢,並使一部分河水潛入河床之下,成爲潛流。亂炸亂挖,破壞了山體的穩定平衡,塌方、滑坡等災害地質事故經常發生。開山採石必須毀樹毀草,山上植被遭受毀滅性的破壞。

岷江上游水頭差大,確是水力階梯發電的好地方。可是,地方政府各自爲政,急功近利,只顧眼前利益,不考慮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各自在所管轄河段內修壩攔水搶建小水電站,造成開發梯次顛倒,甚至搶先蓄水發電,不理下游斷流。據調查,從灌縣到茂縣150公里的距離,就沿江建了7個水電站。水壩的最小距離僅約10公里。

許多人認爲,岷江斷流的主要原因是人爲破壞。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使土地攔蓄雨水的能力減弱,有雨就山洪暴發,無雨則乾涸斷流。1998年大洪水與今年斷流,都是人爲破壞環境的惡果。

然而,人們仔細的思考過一下沒有,爲什麼國家一再下死令嚴禁亂砍亂伐,保護自然環境,而自然環境被破壞的程度卻日益嚴重?現代人類社會道德水準大滑坡,許多人爲了個人或小團體的私利別說是破壞自然環境,殺人放火在所不惜。這正是:人無德天災人禍!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7/4/1420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