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名博主在空蕩蕩的大商場問:3000萬人口的城市,人都去哪了?(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
方逍臨報導)作為中共經濟的龍頭,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的繁華光環隨著經濟下行逐漸褪色。居住在上海的外國人紛紛搬離,從街頭巷尾的冷清,馬路、商場空蕩盪,這座曾經代表中國活力被稱作「魔都」的大都市,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經濟壓力。上海也像其它的城市一樣,開始呈現出蕭條的景象,往日的熱鬧場面也難再見到。
全國上下都在哭
經濟學者王德培近日在網上流傳的一段講話中表示,「中國街道的時代結束了。」他說,全國最大城市上海,南京路是一條最豪華的街道。最近南京路街面上的許多有特色的商店,很有品牌知名度的店家,都在一家家關門。這不僅反映了經濟的低迷,更是消費方式轉變與商業模式調整的必然結果。消費模式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再加上大型購物園區越建越多,傳統街道經濟的衰落幾乎不可避免。「南京路不死才怪。」
一些上海網民實地拍攝的影片反映了上海的敗落景象。
一名女博主在鏡頭前說:「現在全國上下都在哭,買菜的在哭,賣肉的在哭,做餐飲的在哭,跑滴滴的在哭,跑外賣的在哭,賣房的在哭,打工的在哭,做服裝實體的在哭……我就想問問你們,還有哪個行業是在笑的?」
一名上海的博主到一家空蕩盪的大商場實地拍攝影片說:「這麼大個商場,除了商家幾乎沒有客戶。3000萬人口的城市人都去哪了?有一種商場為了你我承包的感覺。」
上海一名店主說:「現在生意到底有多難做,早上八點半上班,上到晚上九點半,營業額做了850塊,減去(成本)960,人工白搭的話大概虧了100多塊錢。而今天從早到晚只做了350塊。你不開門呢不死心,你開門吧,死的心都有。」
一名博主說:「9月份行業寒冬,大家都一樣,現在有多慘:外貿市場貨物堆成山都賣不出去;餐飲店翻枱率直接腰斬,店裡面冷冷清清;房產、裝修、教育全部都在喊沒有客戶。9月份10月份轉租、退租的一大把,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第1是學生開學,半個消費群體直接被影響了;第2 經濟下行大家都不敢亂花錢了,錢包也沒那麼多錢。不是你生意做不好,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
一名博主說,「以前都是咱們跪著求銀行辦事,現在反過來了。一位銀行的朋友說現在銀行錢多的放不出去,貸款的利息都是一個勁的在降,想靠著兩個辦法去吸引客戶,最後還是沒有人來貸款款,現在銀行行長都要親自下線去跑業務了。」
人氣直接消弱了99%
博主「老王」9月23日分享的視頻中,多名上海市民出鏡分享自己的所見。視頻中可以看到,上海一處空蕩的商場內拍攝到,不少人排成一排睡在地上。另一段在南京西路拍攝的視頻顯示,一些人露宿街頭。
在豫園城隍廟,這個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旅遊地標,也變得非常冷清。市民宋先生實地探訪後表示,如今人流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約三分之二,「昔日人擠人的場景已經不見,午餐高峰期整條街幾乎沒有顧客進店」。有人流的地方,消費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專門打卡、拍照的。
另一名市民出鏡表示,兩年前在上海長樂路的街邊觀察到,不少人在吃店前吃東西喝啤酒。現在在相同的地點卻看不到人,人氣直接消弱了99%,「現在什麼都沒了。」
一名市民說,上海很多行業面臨困境。錢難掙,大家都沒有錢賺的時候,消費自然就開始下降。老闆們賺不到錢,街邊店鋪成片地倒閉,就連市中心的頂流商圈,消費崩潰也歷歷在目。最慘的是,一條平時熱鬧的大街上竟不見一個人。街上所有店鋪都冷冷清清。就是有人流的地方,仔細觀察也會發現,80%到90%的人,只是逛街,都不消費。上海的火車站高峰期也是空空蕩蕩。
還有市民表示,上海的餐飲業與全國的形勢一致,連開了5年的老牌上海本幫菜館都沒能挺過去。曾經排隊的網紅店如今玻璃上也貼著「旺鋪轉讓」。
一名上海市民悲傷地表示,現在每天晚上睡不著,白天走在路上,感覺自己像丟了魂一樣。每個月的工資只有千百塊。但是房貸像是天文數字。感覺自己這一輩子都完了。
還有上海市民表示,真的感覺到了經濟下行的壓力。普通人辛辛苦苦一個月卻賺不到多少錢。為了還房貸、車貸發愁,還要面臨著被裁員的困境。現在真實體會到了工資發不出來和吃不上飯的感受了。
除了零售與餐飲業,上海的國有企業也傳出壓力訊號。
近日,多家自媒體、網友論壇爆料,上海申通地鐵集團突然啟動所謂「人員結構優化方案」,首批涉及約2000名員工,以50歲以上老員工為主要對象。雖然此消息沒有得到申通地鐵集團或官方公告確認。但網絡上相關討論不斷。
上海建工也扛不住了,據多位博主爆料,上海建工準備年底前大裁員,從現有的1.4萬人砍到8000人以內。據說是分批裁員,有些項目一結束員工就被裁了。有些員工回家待崗,每個月只給發最低工資2690元。網上已經有員工晒出了解約通知書。不過這些信息未獲官方公開確認。
新冠疫情以來,上海浦東機場客流量大減,整個機場冷清狀態多次被曝光。近日社交平台上一些博主表示,浦東機場巨額虧損,傳出計劃裁掉8000人的消息。雖然這一消息尚未有正式公告,但輿論關注度極高。有網友感嘆:連機場都這樣大規模裁員了,別的行業就更不樂觀了。不過以後這都將是常態。

大上海曾經最熱鬧的地下商場如今冷冷清清。(視頻截圖)
被虛假數據矇騙財產盡失
明白中共造假歷史的中國民眾都知道,中共的喉舌媒體,除了日期是真的之外,其餘的很可能是假的。許多民眾明顯看到中國經濟越來越差,生活水準持續下降也減輕不了經濟壓力。但是當局公佈的數據卻令他們誤以為經濟很快會好轉,從而進行盲目投資,許多中產階層人士就因為聽性中共的謊言失去財產。
近日博主「上海人」表示,他算得上是上海的中產,但是他卻從中產淪落到幾乎破產。原因之一就是聽信了官方數據和官媒的誤導。首先,在新冠疫情之前他買了房子。貸款接近兩百萬。每個月一萬左右的房貸。
他指出兩個原因,首先,在新冠疫情之前他買了房子。貸款接近兩百萬。每個月一萬左右的房貸。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他被一些利好信息誤導開了餐飲店。結果在疫情封控影響最大的2022年,他病急亂投醫——借了小貸(從小額貸款公司或網路借貸平台借錢)。
「上海人」表示,在疫情封控結束之後,2023年他又聽信了媒體的誤導性報導和官方數據,誤以為經濟會有報復性增長,造成自己盲目樂觀,開始報復性消費。「這是我犯的最大的錯誤。大家都看到了經濟到底是什麼樣。」
他說,現在自己身上一分錢都沒有了,而且還欠了一屁股的債。他認為,在中國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現實生活中,失業、降薪、破產的人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