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名博主在空荡荡的大商场问:3000万人口的城市,人都去哪了?(视频截图)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
方逍临报导)作为中共经济的龙头,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繁华光环随著经济下行逐渐褪色。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纷纷搬离,从街头巷尾的冷清,马路、商场空荡荡,这座曾经代表中国活力被称作「魔都」的大都市,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经济压力。上海也像其它的城市一样,开始呈现出萧条的景象,往日的热闹场面也难再见到。
全国上下都在哭
经济学者王德培近日在网上流传的一段讲话中表示,「中国街道的时代结束了。」他说,全国最大城市上海,南京路是一条最豪华的街道。最近南京路街面上的许多有特色的商店,很有品牌知名度的店家,都在一家家关门。这不仅反映了经济的低迷,更是消费方式转变与商业模式调整的必然结果。消费模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再加上大型购物园区越建越多,传统街道经济的衰落几乎不可避免。「南京路不死才怪。」
一些上海网民实地拍摄的影片反映了上海的败落景象。
一名女博主在镜头前说:「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哭,买菜的在哭,卖肉的在哭,做餐饮的在哭,跑滴滴的在哭,跑外卖的在哭,卖房的在哭,打工的在哭,做服装实体的在哭……我就想问问你们,还有哪个行业是在笑的?」
一名上海的博主到一家空荡荡的大商场实地拍摄影片说:「这么大个商场,除了商家几乎没有客户。3000万人口的城市人都去哪了?有一种商场为了你我承包的感觉。」
上海一名店主说:「现在生意到底有多难做,早上八点半上班,上到晚上九点半,营业额做了850块,减去(成本)960,人工白搭的话大概亏了100多块钱。而今天从早到晚只做了350块。你不开门呢不死心,你开门吧,死的心都有。」
一名博主说:「9月份行业寒冬,大家都一样,现在有多惨:外贸市场货物堆成山都卖不出去;餐饮店翻枱率直接腰斩,店里面冷冷清清;房产、装修、教育全部都在喊没有客户。9月份10月份转租、退租的一大把,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第1是学生开学,半个消费群体直接被影响了;第2 经济下行大家都不敢乱花钱了,钱包也没那么多钱。不是你生意做不好,是整个大环境的问题。」
一名博主说,「以前都是咱们跪著求银行办事,现在反过来了。一位银行的朋友说现在银行钱多的放不出去,贷款的利息都是一个劲的在降,想靠著两个办法去吸引客户,最后还是没有人来贷款款,现在银行行长都要亲自下线去跑业务了。」
人气直接消弱了99%
博主「老王」9月23日分享的视频中,多名上海市民出镜分享自己的所见。视频中可以看到,上海一处空荡的商场内拍摄到,不少人排成一排睡在地上。另一段在南京西路拍摄的视频显示,一些人露宿街头。
在豫园城隍庙,这个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地标,也变得非常冷清。市民宋先生实地探访后表示,如今人流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约三分之二,「昔日人挤人的场景已经不见,午餐高峰期整条街几乎没有顾客进店」。有人流的地方,消费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专门打卡、拍照的。
另一名市民出镜表示,两年前在上海长乐路的街边观察到,不少人在吃店前吃东西喝啤酒。现在在相同的地点却看不到人,人气直接消弱了99%,「现在什么都没了。」
一名市民说,上海很多行业面临困境。钱难挣,大家都没有钱赚的时候,消费自然就开始下降。老板们赚不到钱,街边店铺成片地倒闭,就连市中心的顶流商圈,消费崩溃也历历在目。最惨的是,一条平时热闹的大街上竟不见一个人。街上所有店铺都冷冷清清。就是有人流的地方,仔细观察也会发现,80%到90%的人,只是逛街,都不消费。上海的火车站高峰期也是空空荡荡。
还有市民表示,上海的餐饮业与全国的形势一致,连开了5年的老牌上海本帮菜馆都没能挺过去。曾经排队的网红店如今玻璃上也贴著「旺铺转让」。
一名上海市民悲伤地表示,现在每天晚上睡不著,白天走在路上,感觉自己像丢了魂一样。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千百块。但是房贷像是天文数字。感觉自己这一辈子都完了。
还有上海市民表示,真的感觉到了经济下行的压力。普通人辛辛苦苦一个月却赚不到多少钱。为了还房贷、车贷发愁,还要面临著被裁员的困境。现在真实体会到了工资发不出来和吃不上饭的感受了。
除了零售与餐饮业,上海的国有企业也传出压力讯号。
近日,多家自媒体、网友论坛爆料,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突然启动所谓「人员结构优化方案」,首批涉及约2000名员工,以50岁以上老员工为主要对象。虽然此消息没有得到申通地铁集团或官方公告确认。但网络上相关讨论不断。
上海建工也扛不住了,据多位博主爆料,上海建工准备年底前大裁员,从现有的1.4万人砍到8000人以内。据说是分批裁员,有些项目一结束员工就被裁了。有些员工回家待岗,每个月只给发最低工资2690元。网上已经有员工晒出了解约通知书。不过这些信息未获官方公开确认。
新冠疫情以来,上海浦东机场客流量大减,整个机场冷清状态多次被曝光。近日社交平台上一些博主表示,浦东机场巨额亏损,传出计划裁掉8000人的消息。虽然这一消息尚未有正式公告,但舆论关注度极高。有网友感叹:连机场都这样大规模裁员了,别的行业就更不乐观了。不过以后这都将是常态。

大上海曾经最热闹的地下商场如今冷冷清清。(视频截图)
被虚假数据蒙骗财产尽失
明白中共造假历史的中国民众都知道,中共的喉舌媒体,除了日期是真的之外,其余的很可能是假的。许多民众明显看到中国经济越来越差,生活水准持续下降也减轻不了经济压力。但是当局公布的数据却令他们误以为经济很快会好转,从而进行盲目投资,许多中产阶层人士就因为听性中共的谎言失去财产。
近日博主「上海人」表示,他算得上是上海的中产,但是他却从中产沦落到几乎破产。原因之一就是听信了官方数据和官媒的误导。首先,在新冠疫情之前他买了房子。贷款接近两百万。每个月一万左右的房贷。
他指出两个原因,首先,在新冠疫情之前他买了房子。贷款接近两百万。每个月一万左右的房贷。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他被一些利好信息误导开了餐饮店。结果在疫情封控影响最大的2022年,他病急乱投医——借了小贷(从小额贷款公司或网路借贷平台借钱)。
「上海人」表示,在疫情封控结束之后,2023年他又听信了媒体的误导性报导和官方数据,误以为经济会有报复性增长,造成自己盲目乐观,开始报复性消费。「这是我犯的最大的错误。大家都看到了经济到底是什么样。」
他说,现在自己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而且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他认为,在中国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现实生活中,失业、降薪、破产的人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