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不少中国的出口商订单喊停,集装箱滞留在码头。中国的苏州港近日贴出公告,将提供中国外贸企业3个月免费堆存的服务,但这是否能缓解出口商的严重损失?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苏州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一份公告,指出为了支持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即日起,苏州港各集装箱码头,对全市外贸企业进出口重箱提供免费堆存服务,暂定自2025年4月18日起至7月17日为止。 苏州港的公告,意味著不少出口货柜滞留,厂商成本压力不小。然而,在中共官媒央视的叙事,却是另一番「一切向好」景象。央视记者前往苏州昆山描述称「尽管工厂已经暂缓大部分输美产品的生产和发货,但是研发部门却没有停下来,反而更加忙碌。企业正计划把原定于明年甚至后年发布的新品,提前到今年上市。」 视频里还访问一位所谓的「正在洽谈的印度代理商拉古·比亚利亚」说,「在我们国家,有增长很快的消费人群,而且中国的产品功能和品质都很好,我非常看好这块市场。」 中国出口厂商悲鸣「公司已死」 另一方面,中共的社交媒体仿佛在平行时空,不少出口厂商上传视频哀嚎快撑不住了。同样位于江苏的丹阳市衣品服饰公司,这个月10日上传了一支视频,工人们正从货车把一捆捆的货物卸下来。厂商称「6万件的羽绒衣全部暂停」。 「倒闭了,倒闭了,真的倒闭了!」伯克利供应链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负责人11日拿著手机拍摄公司目前的现状,原本年销2亿、拥有60名员工的公司,如今只剩寥寥数人。视频的标题写著,「内卷、人口骤降、关税产品出不去,公司已死。」 负责人欲哭无泪地说著,「开餐饮、餐饮倒闭了,开矿、矿也倒闭了。说来不怕大家笑话,20年的努力,一夜就倒闭了。原本以为自己是条龙,结果是条虫。现在又迷茫了,不知道干啥,但事实上就倒闭了。」 另一个出口重镇浙江,台州起跃机电厂商也分享一段视频,悲壮地写著,「贸易战中的中小企业,如果牺牲了,大家要记住我们企业的名字。」因为关税的原因,出口订单,镜头举目所及成堆的产品摆放著,「全部国外采取暂停发货。这么多货全部都压在这里。这次关税贸易战,像我们这里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出口转内销 价格战「内卷」 为了因应关税战,包括阿里、抖音电商、快手等10多家中国电商平台,还特定推出外贸专区、绿色通道等,试图协助中国外贸产品「出口转内销」。但是,出口厂商缺乏内销渠道外,另一方面还面临中国本地市场「内卷」的激烈价格战。中国消费市场有限的情况下,本地厂商也喊苦。 以家电为例,中国家电网指出,随著出口订单集中回流,供给端的激增不可避免,会令本就内卷的家电行业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家电业累计出口额1124.2亿美元,其中约18%面向美国市场。一部分可转往其他海外市场,但仍有相当部分产能转向中国国内市场。报道引述慈溪某小家电制造企业表示,他们对美出口占比约30%,考虑若长期停滞发货导致库存积压,该企业表示「或面向国内市场降价清货。」 中共媒体「中厨号」在一篇「出口转内销的企业在增多,厨卫厂商如何破解价格内卷加剧的困局?」提到今年春节后,出口型厨卫企业海外订单下滑,转向中国国内市场。报道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价格内卷可能会更加惨烈…。」 人民收入未增 难以拉动中国内需市场 本月15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时,强调「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然而,中国的内需市场价格战已经打得腥风血雨,外贸厂商再加入,饼能跟著做大吗? 「口袋没钱,你刺激我有什么用。如果有钱,你不刺激,我也知道消费。为什么总在说刺激国内消费,刺激得了吗?老百姓手里没钱,被他们压榨的,」武汉田先生对本台表示,过去还没有打倒资本家、地主时,一般的受薪工人,如果这家不行还能换一家,彼此竞争、工资自然上升。「现在只剩一个大地主共产党,做不做都由它说了算,价格都由它制定,不卷是不可能的。」 数据显示,美国的消费支出总额约占美国GDP的69%,欧盟则占GDP的51%,中国的消费支出总额约为6.7万亿美元左右,仅占中国GDP的38%,与欧美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