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層再聚北京開會 習正失去又一主導權?
鍾原
2025年4月1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4月8日至9日,中共召開了周邊國家外交工作會議。政治局成員們再聚北京,中共黨魁仍發表講話,但與2023年底的中共外事工作會議相比發生了明顯變化。「習近平外交思想」被消失,不再被用來指導對外工作;會議也沒有再強調「外交大權在黨中央」。何衛東是唯一缺席的政治局委員。這意味著中共黨魁正失去外事工作主導權,地位進一步被削弱。
「習近平外交思想」被拋棄
新華社報導,4月8日至9日,中共召開了「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實際應稱為周邊國家外交工作會議。習近平仍然發表講話,但會議報導中沒有提到「習近平外交思想」。
一年多以前,2023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共曾召開過一次外事工作會議,政治局成員等一眾高官全體參加,還有各地方官員,也召回了駐外使節和代表等,規模巨大。
當時的會議稱對外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羅列的第一條就是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並稱其是外交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是外交工作的「根本遵循」。當時的會議要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對外工作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
然而一年多之後,中共召開周邊國家外交工作會議,卻隻字不提「習近平外交思想」。
一年多前,李強在主持會議時稱,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做好對外工作。一年多後,李強仍主持會議,但僅籠統提到習近平的講話,沒有稱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導周邊國家外交工作。
在如此重要的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外交思想」被消失,等於中共中央公開宣布習近平無法再一手主導外事工作。
一年多前的會議報導稱,習近平講話「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對外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一年多後的會議報導僅稱,習近平講話「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周邊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
中共黨魁已經不能再具體部署周邊國家外交工作,只能提一提「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實際就是簡單喊一喊口號,但無法直接「全面部署」工作了。
「外交大權」在誰手中?
一年多前的外事工作會議報導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外交大權在黨中央」;各地區各部門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對外工作決策部署」。
當時的「黨中央」實際就是指習近平本人,強調「外交大權在黨中央」,實際是在強調「外交大權」在習近平,其他人只能聽令執行。如今,「黨中央」已經發生了巨變,中共黨魁失去權力的跡象越發明顯,「習近平外交思想」不再被當作對外工作的指導,習近平也不能再「全面部署」工作;那麼「外交大權」目前在誰手中呢?
新華社報導周邊國家外交工作會議時僅稱,「要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加強各方面協調配合」;同時又稱「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能力和隊伍建設,推進周邊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
最新的會議沒有再專門強調「外交大權在黨中央」,僅稱「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等於公開弱化了中共黨魁的權力;而且沒有再稱各部門「不折不扣」地執行,也等於弱化了任何人對外事工作的絕對發言權。
此次會議討論周邊外交工作,稱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意味中共對外工作的決策機制正在發生變化。
會議還稱,要「加強能力和隊伍建設」,等於否定了目前外交團隊的能力,王毅和外交部的官員們估計正忐忑不安。會議同時又稱,「推進周邊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這等於否定了之前習近平主導的外交思路,因此「習近平外交思想」被消失了。
現在的「黨中央」,中共黨魁已失去核心地位;政治局或政治局常委似乎正在「集體領導」,但眼看行不通。目前中共對外工作最頭疼的問題是中美關係,川普(特朗普)回歸白宮後對中共一再出手,中南海的應對卻不著邊際,不斷直接升級貿易戰,自設陷阱、自斷退路。
政治局成員再度會面,應該同時討論了如何應對中美貿易戰。4月9日,中共宣布對美關稅再增加50%,達到84%,以報復川普宣布的對華加徵104%關稅。
同時,「黨中央」用兩天時間開會討論周邊外交,似乎也預感到與美國對抗的結局不妙,正被迫準備收縮。然而,「黨中央」明知與美國對抗沒有前途,卻仍擺出強硬姿態,顯得匪夷所思。
「黨中央」正在去「核心」,但去掉了「核心」之後,「集體領導」照樣也不行。無論中共的權力集中還是分散,都無良策應對美國,「外交大權」在誰手中都沒有區別。中共高官們更可能深陷愈演愈烈的權力爭奪,無暇顧及對外工作。
何衛東缺席會議的公開信號
3月31日中共政治局會議後,石泰峰(統戰部長)和李干傑(中組部長)職位對調,這應是政治局會議的一大關鍵議題,習近平的親信被打散、分化。
政治局會議後,黨媒沒有報導政治局集體學習,一個重要原因應該是不想讓外界看到誰缺席了。一週後,中共召開周邊國家外交工作會議,政治局委員們再度聚首,然而央視的畫面顯示,參加會議的政治局委員唯獨缺了何衛東。估計何衛東也缺席了3月31日的政治局會議。
中共的政治局會議是文字報導,政治局集體學習才會有視頻報導。但中共召開周邊國家外交工作會議,黨媒不能只用文字報導,何衛東的缺席無法掩蓋。
新華社報導稱中共政治局七常委參加會議,應該是中共高層集體亮相的一次政治秀,試圖表明各自安然無事、北京政局穩定;但報導故意沒有明確哪些政治局委員參加,僅以有關領導和負責人籠統代之。新華社報導一年多前的外事工作會議時,專門提及中共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等參加。當時,何衛東、張又俠都參加了會議。
一年多前的會議上,除王毅講話外,還有中共宣傳部、對外聯絡部、商務部、軍委聯合參謀部和省市及駐外機構代表交流發言。一年多後,新華社僅報導了王毅講話,沒有其他人交流發言。
近期關於何衛東等的傳聞不斷,此次會議何衛東若能露面,就可以闢謠,但他偏偏沒有出現。張又俠則照例參加了會議,
4月8日,中共國防部發出消息稱,防長董軍會見了來華訪問的巴基斯坦空軍參謀長巴伯爾。這應是董軍在刻意露面闢謠,關於他出事的傳聞也一直沒有斷過。
相比之下,何衛東在本該參加的重要會議上沒有現身,幾乎證實了傳聞,習近平在軍中的另一大親信正岌岌可危。
中共軍權繼續大變,人事主導權也大變,外事主導權又在大變;中共黨魁不斷失勢,為了填權力的空缺,內部各派的爭鬥應正在激烈進行,因此導致對外屢屢荒腔走板,一段時間內恐是常態。 △
(大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