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制裁國際刑事法院 指其非法調查美國以色列
2025年2月7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四(2月6日)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對國際刑事法院(ICC)實施制裁,因其針對美國和以色列進行了「非法和毫無根據」的調查。
據美國之音報導,特朗普簽署的命令指責國際刑事法院「針對美國和我們的親密盟友以色列採取非法和毫無根據的行動」。這指的是國際刑事法院對在阿富汗的美軍和在加沙的以色列軍隊涉嫌戰爭罪行的調查。
該命令也指國際刑事法院濫用權力,對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及其前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Yoav Gallant)發出「毫無根據的逮捕令」。
「國際刑事法院對美國或以色列沒有管轄權」,該命令表示,並說該法院針對美以兩國的行動開創了「危險的先例」。
美國和以色列都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也不承認該法院。國際刑事法院已對內塔尼亞胡發出了逮捕令,指控他在2023年10月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對加薩進行的軍事報復行動所可能涉及戰爭罪。
特朗普下令對國際刑事法院「違法行為」負有責任的人施加「確切重大的後果」,包括凍結資產和旅行禁令,不允許國際刑事法院官員、僱員和親屬進入美國。這些人的姓名沒有立即公佈。
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對此沒有立即做出反應。但該法院的東道國荷蘭對川普的製裁令表示遺憾。 「這個法院的工作對於打擊逍遙法外的罪犯至關重要,」荷蘭外交部長卡斯珀·維爾德坎普(Caspar Veldkamp) 在X平台上表示。
歐盟警告
歐洲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奧·科斯塔(Antonio Costa)星期五也在X平台上警告:「制裁國際刑事法院威脅到該法院的獨立性,並破壞整個國際刑事司法體系。」科斯塔星期四會見了國際刑事法院院長、法官赤根智子(Tomoko Akane),向她保證歐盟的支持。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白宮這項行政命令有可能「影響正在進行的調查和訴訟、包括有關烏克蘭的案件,衝擊多年來確保全球問責的努力」;歐盟將密切關注其影響,並評估可能採取的進一步措施。
特朗普這項制裁行動是在內塔尼亞胡訪問華盛頓之際做出的。美以兩位領導人週二在白宮舉行會談,川普宣布了美國接管加沙並將當地巴勒斯坦人遷移至其他中東國家的計劃。
人權活動人士表示,對國際刑事法院官員實施制裁將產生寒蟬效應,而在該法庭正在調查的其他衝突地區,也會違背美國在當地的利益。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國家安全項目的律師查理·霍格爾(Charlie Hogle)說:「世界各地人權被侵犯的受害者在別無選擇時會求助於國際刑事法院,而特朗普總統的行政命令將使他們更難尋求正義。」
「該命令還引發了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嚴重擔憂,因為它使美國人面臨嚴厲懲罰的風險,因為他們幫助該法院識別和調查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犯下的暴行。」
在2020年特朗普總統第一任期,他對國際刑事法院時任檢察官法圖·本蘇達(Fatou Bensouda)以及其他高級官員和工作人員實施了金融制裁和簽證禁令。
在岡比亞出生的本蘇達對駐阿富汗美軍涉嫌戰爭罪指控展開調查後,當時的特朗普政府採取了這項制裁行動,並稱其為「袋鼠法庭」(kangaroo court)。
美國眾議院上個月通過了一項制裁國際刑事法院的法案,但參議院民主黨人上週阻止了該法案,稱該法案可能對美國的盟友和企業產生不利影響。然而,民主黨也對針對內塔尼亞胡的製裁表示憤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