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2025中共一号文件:粮食安全为核心 农村改革隐现政治风向
【人民报消息】中共政府近日发布202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显示“三农”工作(农业、农村、农民)仍然是国家治理的核心议题。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文件大幅减少了对“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的表述,引发外界对中共党魁习近平党内权威可能受挑战的猜测。 据美国之音报导,2月23日,中共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2025年中共中央首份正式文件。文件指出,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中国需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 六大方面30条措施 2025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包含6大方面、30条措施。六大方面分别是:“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著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著力推进乡村建设”、“著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等。 中国媒体对此各有不同解读。中共官方的新华社评论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因此做好“三农”工作的意义格外重大。评论还说,“三农”要靠“三增”,而“三增”必须要靠改革,改革“主线”是要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底线”是不能把耕地改少了,和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并且要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两条“红线”。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25日表示,今年一号文件继续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强调“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把我们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决不能因为粮食价格一时低迷,就轻言粮食生产已经过关了。” 《观察者网》26日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著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独立成章,明确提出“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前夕,指示“三农”工作“三增”的呼应。 确保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主任陈建甫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延续过去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但相较于往年更加简明,透过“两个持续”与“四大著力”的框架,明确了中央今年的工作重点仍以粮食安全为主要任务,并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升级。 他指出,“著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显示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这与当前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粮食供应链不稳定有关。鼓励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显示出对进口依赖问题的忧虑。 其次,“著力强化农业农村科技装备支撑”,显示中央希望透过智慧农业、数字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但基层农民的技术接受度与资源可及性仍是一大挑战。“深化农村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表明中央仍希望引入市场机制与外资,但如何保护农民利益仍待观察。 但他提醒:“我们在看中共中央的文件的时候必须了解,有些没有写上去的,或是隐约写上去,才是目前中共关键的一个焦点,譬如说这里面有提到的防止规模性的返贫的挑战。” 他还说:“那另外一个就是很明显的,这里面要加强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其实反过来就是整个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仍然是比较不够的,譬如说在养老、医疗跟教育方面,城市、乡村之间还是很大的落差。” 习近平的党内权威受挑战?“党领导三农”内容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2024年的一号文件中有专门章节讨论“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2025年文件仅剩一句话提及该议题,引发外界猜测。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副教授游智伟认为,这一调整可能与习近平近期在党内权力受挑战的传闻有关。 “往好一点的方面想,也许是中共内部的权力斗争赋予专业人员在政策过程中更大的权力,以意识形态挂帅的比例或可能性降低。而更实际的可能性也许是习近平的领导地位确实受到影响,因而在这类议题中,习近平的干预程度下降。”游智伟分析道。 此外,今年文件新增“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条款,要求加强生猪产能监测、推动肉牛和奶牛产业纾困,并提及稳定畜牧业基础产能。 “这让我想到中国大陆是否存在粮食危机?或者是民众的饮食出现严重偏颇,鲜少摄取蔬菜或水果?但我个人比较偏向前者。”游智伟说。 防止规模性返贫 台湾国际战略协会理事长王昆义表示,中共每年发表的一号文件都是针对三农问题,这份文件有行礼如仪之处,也有解决问题的题纲作用。 比如,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的计划,其中也提到两个确保:“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2023年时更概括性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为指引,同样提及“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等。 王昆义对美国之音说:“可以说,强化粮食安全与防止农民返贫是中共农村治理的主要工作,这是共同之处。不同的地方是今年中共提出更多农村治理的思维,包括:农业新质生产力、南繁矽谷、大食物观、森林粮库、庭院经济等概念。” 他说,所谓的“大食物观”是指在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之外,还要保障包括蛋、奶、肉类、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的有效供给,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但想要把所有食物都“纳入到中国人的饭碗里来”,要从各地“找”食物,也不能无度索取。 王昆义说:“在‘大食物观’下,中共规定为确保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全国至少要有18亿亩。在耕地红线的严格要求下,各地严格要求恢复或补足被违规占用的耕地,因而出现了‘道路变农田’的俗称‘退林还耕’的奇景,但官方称之为‘整改复耕’的怪论。” 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 根据中国媒体的说法,“农业新质生产力”也是今年第一次在一号文件里提出,意指利用生物育种、无人机、人工智慧以及数字技术等科技创新的方式,应用在农业与农村领域,带来传统生产模式的改变,并透过城乡居民需求端的反向驱动,从而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促进乡村振兴。 此外,中共在2024年1月31日发布的“国家南繁矽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旨将夏季作物水稻、玉米、绵花等,在冬季时拿到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育种的“南繁矽谷”,也成为今年一号文件的热词之一。 另外,《人民日报》今年1月提到的“庭院经济”也被特别列出为今年一号文件的热词,这是农民利用自有院落空间,透过特色种植或养殖,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的经济模式。 热词反映不足问题 其他被中共官媒列进热词的还包括“森林粮库”、“四好农村路”、“三支一扶计划”、“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等。 不过,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中心主任陈建甫表示,“农业新质生产力”反映出的是中国农民普遍缺乏技术和适应能力,农业科技的推广仍面临障碍,所以才会要求增加。而“庭院经济”虽然被提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手段,但农民普遍面临资金、技术、市场衔接的困难,难以真正形成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他进一步指出:“像南繁矽谷或是所谓的森林粮库等等观念,也是反映出目前的农村它基本上以传统的农业模式在进行,有关于比较属于技术层面的或是属于环保永续生态的概念,它比较欠缺的问题。” 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副教授游智伟的看法是,“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南繁矽谷”之间具有共通性,都强调以科技提升农业生产力,这也许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向,也就是不再强调“超英赶美”式的大跃进政策风格,而是采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但这可能会涉及到部门或政治菁英的利益与斗争,值得后续观察。 中国农村的长期挑战:土地、劳动力与财政压力 专家分析,中国农村除了存在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挑战、公共服务落差仍然严峻,以及科技与产业升级的现实困难外,还隐含了宅基地权益问题、劳动力流失与发展困境,和地方财政压力与基层执行困难的问题。 游智伟直言,近20年来,中共的一号文件几乎都是讨论三农问题,也不断提到防止农村返贫,显示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解决,农村仍存在大量脱贫不稳定群体,稍有经济或灾害冲击,便可能重新陷入贫困。 他说,平心而论,中国的农村问题不仅是结构性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很强烈的路径依赖,也就是传统上中共对农村或农业的否定所造成的结果。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人口大量流失,因为城市或沿海地带的薪资较高,也是没办法避免的困境。除非中共官方愿意给予农村青壮年或返乡耕种的人口更多的薪资补贴,否则三农问题不太可能被根本解决。但话说回来,即便采取了这个策略,也必然造成更严重的贪腐与冒领资源的问题。△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神韵悉尼连续六场爆满 主流精英盛赞(多图) 2025/3/3 (17,131次)
悉尼神韵两场均爆满 主流观众深受启迪(多图) 2025/3/2 (17,435次)
史上就业最难一年 2月开始返乡潮无工可打(视频) 2025/3/1 (27,524次)
神韵拉斯维加斯爆满 奥斯卡提名混音师盛赞(多图) 2025/3/1 (17,474次)
“华夏文化复兴之伟大史诗”多方爆料中共内幕者赞神韵 2025/2/28 (15,599次)
中共干扰遭拒 神韵西班牙名城阿维拉首演售罄(多图) 2025/2/27 (24,919次)
习近平王岐山权力争夺激烈 2025/2/27 (52,358次)
中共在台湾西南外海无预警射击训练 台湾批威胁安全 2025/2/27 (7,521次)
神韵传递福音 荷兰格罗宁根首演一票难求(多图) 2025/2/27 (19,672次)
 
不是魔术!修行者凭空飘浮,真相令人震惊! 【 #悦览古今 】|
不是魔术!修行者凭空飘浮,真相令人震惊! 【 #悦览古今 】|
习外交权遭重大挫败;习近平已经被川普打懵了【 #晓坤话时局 】|
习外交权遭重大挫败;习近平已经被川普打懵了【 #晓坤话时局 】|
低租金加剧房价下滑;李克强支持者顾万明被整【 #晓坤话时局 】|
低租金加剧房价下滑;李克强支持者顾万明被整【 #晓坤话时局 】|
中国经济崩盘!倒闭潮席卷全国 !| #人民报
中国经济崩盘!倒闭潮席卷全国 !| #人民报
不准民众聚会引警民冲突;《共同条令》曝习失军权【 #晓坤话时局 】|
不准民众聚会引警民冲突;《共同条令》曝习失军权【 #晓坤话时局 】|
梦里看见未来,这些颠覆世界的科学突破竟都来自梦境!【#曼琪探秘】 |
梦里看见未来,这些颠覆世界的科学突破竟都来自梦境!【#曼琪探秘】 |
 
俄乌阵亡士兵墓地望不到头 川普止战不想看到更多伤亡 2025/3/2 (17,533次)
信用卡2年缩水8000万张 中共金融业风险加剧 2025/3/2 (16,795次)
中共无预警军演后要退伍军人发誓“召必还” 2025/3/2 (16,684次)
传蔡奇健康出问题要换中办主任 中共危机四涌(图) 2025/3/2 (23,076次) 📝
中国遍地高层住宅 沦为贫民窟!(视频) 2025/3/2 (33,135次)
天下奇谭(162)万翁改掉坏脾气 家和万事兴 2025/3/2 (27,193次)
中共遇史上最惨两会 五大痛点困扰中南海(图) 2025/3/2 (21,469次)
史上就业最难一年 2月开始返乡潮无工可打(视频) 2025/3/1 (27,524次)
不是魔术!修行者凭空飘浮(视频) 2025/3/1 (32,455次)

习亲信徐麟的追随者被免被贬再透信息 2025/3/1 (34,853次)
川普3月4日起突对中共关税再加征10% 中共懵了 2025/2/28 (22,909次)
两会前共军从北部湾射弹到塔斯曼海 想干什么? 2025/2/28 (16,377次)
中国人口急遽减少 背后掩盖了什么?!(视频) 2025/2/28 (30,457次)
梦里看见未来,这些颠覆世界的科学突破竟来自梦境!(视频) 2025/2/28 (28,135次)
“华夏文化复兴之伟大史诗”多方爆料中共内幕者赞神韵 2025/2/28 (15,599次)
48岁一级女警长、公安局政委去世后引出的思考 2025/2/27 (24,125次)
中共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专家:预知大动荡即将来临(图) 2025/2/27 (24,617次)
习近平王岐山权力争夺激烈 2025/2/27 (52,358次)
中国经济崩盘 倒闭潮席卷全国!(视频) 2025/2/27 (28,842次)
川普坐镇肯尼迪中心 中共太岁头上动土(视频) 2025/2/27 (26,542次)
天下奇谭(159)以色列机场旅客集体超自然消失,百年前兰克事件再现 2025/2/27 (29,383次)
四中全会为何迟开?中南海乱套了(图) 2025/2/26 (34,321次)
习近平喊话普京“合作不封顶” 美中俄较量扑朔迷离 2025/2/26 (21,905次)
别让大家跑了 中国护照收紧或停办!(视频) 2025/2/26 (30,423次)
习李握手目不对视 蔡奇下手 顾万明被判刑(图) 2025/2/26 (115,687次) 📝
天下奇谭(158)善人不可使无后 2025/2/26 (29,053次)
天下奇谭(157)今生娶盲妻乃前世一恶念之报应 2025/2/26 (27,360次)
从落马高官“被精神病”揭中共“人体试验”的邪恶(图) 2025/2/25 (23,116次)
中共独裁欺骗会将开 与骗子交往的高官谁会被打下? 2025/2/25 (22,406次)
高层形成了共识 习权威消失退位快了(图) 2025/2/25 (134,397次)
疫情严重死人多 各省份开放土葬为殡仪馆减压(图) 2025/2/25 (105,872次)
水晶球预言应验 中国未来如何?(视频) 2025/2/25 (29,932次)
北京大萧条 肉眼可见的衰败景象!(视频) 2025/2/25 (28,897次)
龙蛇之变 乙巳年会改写国运吗? 2025/2/25 (25,026次)
美国务院网页不再使用中共“国号” 2025/2/24 (22,584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