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善行在上天眼中并不小,天道善报不会终止。图为清恽寿平王翚花卉山水册。(国立故宫博物院) |
【人民报消息】善有善报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在中华文化中极受崇尚标榜。然而善报的事迹不一定是表现在外的轰轰烈烈的举动,可能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操守高道德标准的自我要求。
苏州的吴松甫(名钟骏)是一位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长者。他在庚寅和辛卯年间担任苏州藩署的教职,当时梁恭辰(《北东园笔录》的作者)随在苏州任职的父亲前往,和仲兄一同受业于吴松甫。
藩署的书屋非常狭小,仲兄与吴先生隔著一间房,而梁恭辰则天天陪伴在吴先生的身边超过两年。他感受到吴先生为人宽厚敦实,从不疾言厉色,即使谈笑间偶尔开些玩笑,也始终保持正直严谨。
吴松甫平生没有其它爱好,唯独热爱收集书籍,甚至不惜借钱来购买。他常常手抄书籍,几乎不曾停下。他从曾说,若无法考中进士,将来便以抄书为生。
吴松甫是壬午年的举人,后来参加己丑年的会试。他私下表示,如果不中进士,未来或许只能谋得一个教职。有个相士看了他的面相,评说:「吴先生学问甚佳,但外貌平平,可能仅能担任教官。」
辛卯冬天,吴松甫准备赴京赶考,辞别了教馆。梁恭辰的父亲资助了他的旅费。不料,吴松甫的兄长在年底去世,家中无多余钱财,加上岁暮将至,连丧礼都难以办理。无奈之下,他将所有的旅费拿出来办理兄长的后事。房东也立刻上门催租,吴松甫一时陷入困境,无以为生。而梁恭辰与仲兄身在藩署,对他的境遇毫不知情。
新年过后,吴松甫来到藩署,消瘦憔悴,沮丧写满脸上。两兄弟感到惊讶,便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吴松甫泫然泪下,说:「我的旅途已无法成行,教馆又已辞掉,现在生活无著,该怎么办呢?」梁恭辰听了他的近况感到忧闷。
当时,梁恭辰母亲郑夫人在岁末给了他们一些压岁钱。梁恭辰与仲兄商议,决定将这笔钱拿出来帮助吴先生。同班的还有其姑父邱藜辉和林庆枯两位,他们得知后也慷慨解囊,大家合力凑成一百银元,让吴先生得以成行。
四月二十九日,传来了吴松甫高中状元的喜讯,消息迅速传遍苏州,人们传为佳话。梁恭辰认为,由困难而得通达,本属常理,但像吴先生这般迅速回报的,实属罕见。如果当时他吝惜手中的钱财,不为兄长办理丧事,即使能成行,也未必会如此顺利;即使中试,也未必能考取第一名。
到了甲午年,吴松甫以修撰身分来闽主持乡试;乙未年又主持湖南的乡试;丁酉年则担任福建学政,随后升任大司成(掌理国子监教育之事),成为宫廷詹事府(东宫)的学者,后来赴浙江视学。
善有善报,吴松甫的人生由教官的格局上升为学政、视学。对于仁厚之人,天道善报,不会终止!(参考资料:《北东园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