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生存指南(129)8000人次搜救無果,4名哀牢山地質人員或死於裝備不足與自信
南洋富商
【人民報消息】1、遇難者與隨身攜帶物品
哀牢山四位遇難者的屍體找到了。新聞裡面我們看到的通稿是:「目前失聯原因扔在調查中」或「相關原因仍在調查中」。但是他們是什麼原因失去生命的,尚未公佈。
地質工作是非常艱苦而危險的工作。各種無人區,都需要他們進入測繪、勘察。所以地質工作對人的體能、戶外工作經驗、工作安全規範,都有很高的要求。
新京報記者從鎮沅縣搜救指揮部獲悉,4名失聯遇難的地調人員攜帶的作業工具包括RTK,森林羅盤,2把工兵鏟,3把砍刀,油漆,排筆,樹牌,捲尺,皮尺,釘子,一次性雨衣,1個2萬毫安充電寶,1礦泉水瓶汽油。
據介紹,由於駕駛員何映穎擔心他們晚上下不了山,因此從備用油桶裡給他們倒了1礦泉水瓶汽油,供生火取暖、防野獸、稀釋油漆用。
4名失聯遇難人員攜帶的補給包括:水和食物方面,2包蛋黃派、4個八寶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雞翅、4瓶飲料;香煙有恭賀新禧、嬌子、軟雲等。
張瑜背了1個裝吃的和作業工具的迷彩大包,張金榜背了1個盛有羅盤、平板的灰色藍色雙肩包。穿的包括:張金榜(黃色衝鋒衣+保暖內衣),楊敏、張瑜(迷彩服+保暖內衣),劉宇(羽絨服+配發的衝鋒衣)。
他們沒有帶衛星電話、對講機之類的設備。似乎也沒有帶帳篷。
對於他們遇難的原因,大家都在猜想,眾說紛紜。在完整的調查報告之前,各種猜測都只是猜測。或許我們可以根據戶外遇難的常見原因,一一列出,分析導致他們失聯、遇難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哪些。
2、空氣、水和食物
在戶外,缺水是極其危險的。沒水三天可能就死。但是,在哀牢山沒有這個問題。哀牢山是低緯度、高降雨量地區,最近幾天還下雨,這個季節絕不會缺水。對於戶外地質工作者,在哀牢山找到水,或者可以提供水分的某種植物,是不難的。所以,缺水這個選項,基本上可以完全排除。
會不會是食物短缺餓死?顯然不是。人即便不吃飯也可以餓三個星期,絕沒有幾天就四個人一起餓死的道理。所以食物缺乏餓死這種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何況哀牢山中有很多可以食用的野生食物。
有人懷疑他們是吃了毒蘑菇而死。這更不可能,專業戶外工作者都有足夠的戶外生活經驗,絕不會冒險嘗試野蘑菇。即便吃蒲公英、野水芹、馬齒莧、蕨根、葛籐根、革命草之類,也不會去冒險吃蘑菇。而且蘑菇熱量極低,基本上不能提供能量。更好的選擇,或許是抓一些容易抓到的動物蛋白質:蛙,螺螄,蝸牛,蜥蜴,昆蟲,昆蟲的蛹,蚯蚓。但是不到萬不得已,是絕不可能輕易嘗試不熟悉的蘑菇的。
在不得已吃未知野菜之類的食物,戶外工作者也會分開來吃,每人只吃一樣,避免全軍覆沒。
會不會是傳說中的「瘴氣」,也就是有毒氣體?這些有毒氣體,有些可能是地下某些礦藏中的有毒氣體,有些可能是植物腐敗產生的有毒氣體,還有些或許是大量的有害細菌和病毒,或藻類毒素。但是,在他們活動的區域並沒有這種情況的記載。 「瘴氣」經常出現在低海拔的溝穀、沼澤之類腐爛物質多的地方,在這種大約2000米的高海拔地帶,存在「瘴氣」的概率極低。若是有這種「瘴氣」,8千人次的救援人員早已經大量中招。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這種可能。
從他們遇難的地點和其他跡像看,不像中毒或生病的樣子。所以,他們死於「瘴氣」、缺水渴死、缺食物餓死、食物中毒之類的問題而死的可能性可以排除。
3、野獸、謀殺和自然災害
有人認為他們死於野獸。如果真的突然出現一隻黑熊,尤其是帶著幼崽母熊,那麼他們遭受攻擊的可能性就很大。
有可能攻擊人的還有金錢豹,野豬,羚牛。
對於徒手的普通人,野獸攻擊是非常可怕的,無論多少人靠空手也擋不住黑熊的利爪。
但是他們不是徒手的普通人,是四個武警出身的精壯男子,有工兵鏟、砍刀,即便遇到黑熊和金錢豹,也應該是可以對付一下的。而且野獸很少會直接攻擊四個在一起的人。
從現在的新聞報導看,沒看到任何野獸攻擊的報導。因為若是死於野獸攻擊,現場會有非常明顯的跡象,身上的傷痕會就很明顯,會在第一時間就報導出來。
據在現場的國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隊隊員描述,根據目測,4名遇難者衣冠較為完整,也沒有被野獸侵害的跡象。
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野獸攻擊的可能性。
還有一種設想是遇到自然災害,滑坡、洪水、坍陷、落石之類。但是從現場看,他們衣冠完整,並非死於這些自然災害。
還有人設想他們死於謀殺。比如說無意中發現犯罪集團的非法犯罪行為而產生衝突,以至於被持槍的暴徒圍剿。或者他們擔任金礦部隊工作時得罪了某些犯罪集團,這次狹路相逢而殺人。
但是,迄今為止,並沒有這樣的跡象。如果深山老林裡有人群活動,救援隊應該早就發現了各種蛛絲馬跡。迄今為止,並沒有證據顯示這裡藏著足以滅掉四個手持砍刀和工兵鏟的強悍男人的武裝力量。
4、失溫
戶外,失溫是非常常見的死亡原因。
他們穿的包括:張金榜(黃色衝鋒衣+保暖內衣),楊敏、張瑜(迷彩服+保暖內衣),劉宇(羽絨服+配發的衝鋒衣)。以這樣的衣服,若是沒有特殊情況,天氣晴朗,似乎不大可能在哀牢山的氣溫失溫凍死。哀牢山前幾天晚上最低略低於十度,他們有保暖內衣、衝鋒以、羽絨服、一次性雨衣,還有汽油可以引燃枯乾樹枝之類的燃料,說四個人在這樣的氣溫下凍死,大多數人覺得難以讓人相信。
雖然凍死很多人的白銀越野跑當天的氣溫也是這個溫度,但是選手們穿的是T恤和短褲,跟保暖內衣、衝鋒衣、羽絨服比,保暖不是一個檔次的。
找到那幾天的海拔1400米處的鎮沅氣溫,14日的最低氣溫是11攝氏度。山上不同海拔的氣溫應該在3到10攝氏度之間。
但是,或許會有一些特殊的情況綜合起來導致失溫。首先是長時間的小雨讓他們身上的衣服全部濕透(衝鋒衣對於長時間的小雨是無效的,羽絨服一旦打濕就完全失去了保暖性,一次性雨衣並不結實,很容易被灌木樹枝掛破)。其次,由於食物短缺(即便有剩餘也捨不得吃完),以及迷路導致過度疲勞,讓他們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熱量抵抗寒冷。
可能性最大的,是在返回途中遇到意外無法前進,或者迷路困在山裡出不來,接下來連續的雨天,都全身濕透,無法承受長時間的低溫,最終失溫凍死。
這種情況下,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四個人距離不遠,其中一人距離另三人有一段距離。或許他們都沒有了最後的體力,處於失去意識的半昏迷狀態,就地休息,一個個去世,最後一個生存者看到三個夥伴都凍死了,決定再走幾步,多走了一段距離,但是最終無力支撐到最後。
有人從視頻截圖這張照片,他們遺留下來的一件紅色的一次性雨衣,似乎下端有燒過的痕跡。或許他們在失溫的時候曾經試圖點燃雨衣之類的東西來取暖。 (下雨天,在濕漉漉的山上,樹枝、落葉、枯草都是打濕的,極難找到可以生火的燃料)。
至於他們是在哪一天失去生命,相信法醫很快就會做出結論。我猜想或許再11月16日他們就已經失溫而失去了行動力。否則在17日以後大規糢救援人員上山,被發現的概率會大些。
在這種雨天,一旦全身被水打濕,一般人失溫很難熬過2天。
14日7時30分,哀牢山附近的基站最後一次收到隊員的手機信號。在隨後的幾個小時,他們沒有原路返回,而是失聯了。他們失聯前,應該發出一段GPS軌跡,可以表面他們這段時間的行蹤。
或許應該查一下他們的充電寶,裡面還有沒有電,手機最後關機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在戶外,正常的做法應該是手機只保留一個手機開機,甚至每到一個新地點只開機幾分鐘,以節省電能。用這種辦法,一個20000毫安時的充電寶應該可以支持3天到4天。
只要找到他們手機自動關機的最後時間,這樣大體上可以確定他們失去行動能力的時間。
5、總結與猜想
從種種跡像看,這四個地質工作者的遇難,最大可能是因為失溫而死。
他們低估了前面道路的複雜性,對於返程過於樂觀。從他們只帶了一天半的食物,可能認為他們認為最多到第二天就可以返回到停車點。在山上過一夜,就可以下山。他們進山的時間是11月13日。與司機約定的時間是11月14日下午2點。據工作人員介紹:「主要是到達困難。光到(樣地)就要5個小時,下來也要5個小時,來迴路上就要10個小時」。
這次災難,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裝備不足與過於自信。
首先,是他們沒有攜帶衛星電話,錯過了求救時機。衛星電話的價格並不比iPhone貴,這是人人買得起的,不應該不配備。
其次,他們攜帶的衣物保暖性不夠——只適合晴天,卻並不適合雨天的陰冷天氣。一旦衣服被雨水打濕,就完全失去保溫性,而水分蒸發源源不斷帶走熱量。
他們似乎沒有在背包裡攜帶帳篷。這可能是致命的危險。只要有個帳篷,四個人擠在帳篷裡躲雨,帳篷裡面的溫度也會高很多,不會打濕身體而失溫。
他們隨身沒有攜帶足夠的救生毯、保溫雨衣、救生睡袋、救生帳篷之類的物品。這些物品是結實的塑料薄膜製成,有反光鍍層,可以隔離雨水和風,還可以把人體散發的熱量輻射回來,起到保溫作用。但是他們並沒有帶。
他們的雨衣,是一次性的PVC薄膜做的,很不結實。
如果用的是裡層鍍銀色反光膜、外層鍍橘黃色的應急雨衣,不僅結實不容易破碎,還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保溫作用,裡面的衣服也不容易打濕。即便衣服全部打濕,這種救生雨衣也可以貼身穿,效果比救生毯更好——因為可以走路的時候保溫。若是用救生雨衣配合一個救生睡袋,雖然只是兩層很薄的膜,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防水保暖作用。
遇難的四人中,有二人竟然是只穿迷彩服和保暖內衣,這讓人很不解。除非是軍人隱藏之類的,否則就應該穿色彩鮮豔的衣服便於救援。在這種天氣,穿迷彩服加保暖內衣進山,也是非常不耐凍的。或許他們認為當天晚上可以在看護所過夜,所以並沒有做好準備,最終可能因為迷路而失溫而死。
當然,迷路的原因或許很多,比如下雨天某條溪水變急流而無法跨越,只好繞道。或遇到淤泥路和塌方路不好走,只能繞道。或者可能看到有熊、馬蜂窩和眼鏡王蛇之類的動物,為了躲避而走入岔道。
總之,從他們攜帶的裝備看,是遠遠不足以應對在山裡迷路的情況的。或許他們從未想到會迷路。甚至連當地嚮導都沒找。
從裝備看,他們的裝備真是太簡陋。即便是背包,也是檔次不夠高。太差的裝備、過分的自信和惡劣的天氣,最終造成失溫。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24/8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