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外資撤離、石油需求降低 分析: 中國經濟短期內未見解方
【人民報消息】近日中國經濟情勢接連傳出負面消息,不僅第二季外商直接投資負債(Direct Investment Liabilities)減少近150億美元,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也因中國經濟前景不明而下調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分析人士認為,種種跡象都顯示中國經濟面臨挑戰,但因中共官方遲未出臺有用的刺激政策,經濟疲軟的態勢短期內恐難以扭轉。 據法新社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星期一(8月12日)發布報告,將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成長預測,從7月份的評估值略微下修每日13萬5千桶,這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自2023年7月以來首次下調預測。 報告中指出,下修評估的原因主要是中國經濟表現令人擔憂,「對於中國2024年石油需求成長的預期降低」,同時強調,目前全球需求成長位於每日210萬桶的健康水平。 中國第二季外商直接投資負債銳減近150億美元 這並非最近唯一有關中國經濟的壞消息。上星期五,彭博社引述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報導指出,今年第二季,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負債減少近150億美元,這是有記錄以來這個數據第二次出現負值,且外流金額高於去年第三季的121億美元。 這一數字,凸顯外國投資者正大幅撤出中國。報導更指出,若今年剩下的時間內中國外資直接投資負債持續減少,恐將創下1990年有記錄以來首度「年度淨流出」的歷史記錄。 悲觀氣氛也蔓延到將中國視為「金母雞」的奢侈品行業,英國《金融時報》星期天報導指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疲軟,英國廣告巨頭WPP過去3個月在中國的銷售額年減近四分之一;豪華車企保時捷(Porsche)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中國銷量年減近三分之一。 學者:外企難適應中國市場「內卷」惡性競爭 在臺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認為,外資撤離的主因之一是中共政府不再鼓勵以基礎建設刺激經濟;但另一方面,官方積極推動的電動車、綠能等所謂「新質生產力」投資卻又陷入嚴重「內卷」,亦即低效的惡性競爭。 劉孟俊說,這樣的競爭令外國企業難以適應,因為多數外企仍慣於遵守國際規則,例如保障勞工權益、確保質量要求等,無法接受中國企業無底線的殺價競爭。 此外在美中科技戰的大背景下,一連串科技管制和供應鏈轉移更令外資對中國市場望而卻步。 劉孟俊分析,外資的離去,加上中國國內民間投資低迷、消費動能不足,整體而言,僅靠國有資金和外貿支撐經濟;第二季中國經濟(GDP)增速已低於5%,若第三、四季持續低迷,今年要達到中共政府設定的全年增速5%目標恐怕「相當吃力」。 石油需求減弱凸顯中國經濟疲軟 石油輸出國組織對中國經濟的悲觀也正反映出中國的產業,尤其是在高度依賴石油的化工領域,確實投資不振。 劉孟俊告訴美國之音:「中東這邊緊張的情勢,還有紅海的問題也沒有得到完全解決,照道理油價應該是持續攀升,或者是比較緊張,所以今天中國對石油的消費減弱,(導致)油價也跟著走弱,這也可以看到中國經濟走緩的樣態。」 在臺北的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及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松興分析,當前中國吸引外資的難題主要來自地緣政治關係以及產業轉移。 陳松興說,數據顯示,在外商直接投資慘淡的數據中其實還有一部分「新增外資直接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亦稱「綠地投資」)仍處於正增長,其主要投資領域就是中共官方力推的電動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 即便如此,這類投資額在今年第二季的增幅也在滑落,顯示就算是中方所謂的「新質生產力」在外資眼中仍是覺得風險太高。 另一方面,近來就連巴西、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全球南方國家」都對中國傾銷電動車和新能源產品表示擔憂,並可能提高關稅,也可能進一步削弱中國第三季出口預期。 「三中全會」後未見刺激政策 令外資失望 令許多分析人士和企業感到失望的是,7月份在一片經濟低迷的氣氛中,姍姍來遲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並未如先前外界所期待發布刺激經濟的有效政策或展現企圖心。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黃錦榮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指出,一般國家的政府在面臨經濟需求疲軟之際都會推出非常寬鬆的貨幣或財政政策作為因應,但目前中國尚付之闕如。 黃錦榮分析,降低利率有助於刺激經濟流通,但中共政府又怕利息壓得太低會導致人民幣貶值,進而造成資金外逃。 簡言之,彼此矛盾的政策需求導致中國本該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夠寬鬆,反而讓外資對中國金融市場失去信心,加速外流。 另一方面,習近平無法複製2008年胡錦濤在全球金融海嘯後大手筆推出的「四萬億」財政刺激,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的債務已經十分沈重。 黃錦榮說,另一個問題是習近平主觀上就抗拒財政刺激政策,因為他認為福利政策只會讓人變得懶惰。 更嚴重的盲點則是中共高層始終不願接受「以需求推動經濟」,而堅持要先有供應側的改革,他們認為有了生產,就能創造就業機會,接著創造收入,才會有需求。 對此劉孟俊也有類似的觀察,他說習近平高喊「新質生產力」,就是在強調供給面,但中國現在最突出的問題,其實是就業穩定性差及家庭負債過高,若不對症下藥,就無法有效刺激內需消費。 綜上所述,黃錦榮認為,這樣的政策思維限制了中共官方救市的可能性,這顯然並非短期內可以解決,因此可以預見,就算到明年,中國經濟也不會出現太大的轉變。 黃錦榮告訴美國之音:「(中共政府)它其實是有財政空間去推行全國性的財政刺激,但它並沒有(做),基本上就是回到那一套老路想法,就是說一定要擴大生產、霸佔市場佔有率,這是(想要)中國經濟能夠反彈,很重要的政策侷限。」 經濟低迷恐引發社會、政治紛擾 在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接受美國之音訪問的學者普遍擔憂,中國國內外情勢都可能受到影響。 黃錦榮分析,國內經濟疲軟不僅會加速中國大企業海外布局,就連很多中小型企業也會跟著「潤」出去。 但這麼一來會讓規模更小的東南亞企業無力與之競爭,勢必造成歷來對中國最友好的東南亞國家群起反彈,衝擊中國的區域政治。 另一方面,經濟疲軟,也會導致沒有能力「潤出去」的平民百姓生活壓力上升,更容易點燃社會衝突。黃錦榮說,星期一在杭州發生外賣小哥因小事與物業保安爆發群聚推擠的衝突,就是很好的例子。 臺北學者陳松興同樣提及此一「外賣小哥向保安下跪」的案例,他說中國曾有研究警告,經濟增速若低於5%,就很容易引發社會事件。最近在中國各地的確可以觀察到城管糾紛、銀行存戶取不出錢等各種社會衝突。 陳松興直言,接下來中國社會可能進入不穩定的階段,而經濟、金融與社會的不穩定就可能升高政治不穩定的風險。 陳松興說:「我們最近看到三中全會之後,包括政治局開會、中共領導人的諸多傳聞,讓人家感受到是不是中國(中共)真地正在進行內部的鬥爭或調整,那這就有可能是一個比較不詳的徵兆,對外資來講,確實需要觀望。」△(美國之音)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房市、就業、債務承壓 專家:中共政策難解經濟困局(圖) 2024/8/17 (11,984次)
逾千萬畢業生湧入求職市場 中國7月青年失業率升至17.1%(圖) 2024/8/17 (12,271次)
中國經濟困境下 求職若渴的年輕人成詐騙集團目標(圖) 2024/8/16 (12,217次)
爛尾樓的遺產 中國上半年法拍屋同比增加12%(圖) 2024/8/16 (12,636次)
李嘉誠長江基建下週英國上市 分析:因香港已無法吸引外資(圖) 2024/8/15 (11,583次)
「中國企業500強」東嶺集團破產 1.8萬名員工面臨遣散(圖) 2024/8/15 (11,630次)
製造業萎縮現反常 工人維權事件增(圖) 2024/8/15 (12,445次)
中國消費降級 外國品牌銷售下滑 2024/8/13 (10,835次)
外資撤出中國資金創記錄 前40大投資者對華持股創10年新低(圖) 2024/8/13 (11,678次)
 
絕望世代!中國年輕人已絕望 不結婚、不生子!結婚不重要
絕望世代!中國年輕人已絕望 不結婚、不生子!結婚不重要
離世後人是否還有意識?是否存在另外的世界?當她見過2千人往生後,
離世後人是否還有意識?是否存在另外的世界?當她見過2千人往生後,
新冠疫情突升溫 上海疫情兇猛 !廣東新冠增1.8萬餘例 !
新冠疫情突升溫 上海疫情兇猛 !廣東新冠增1.8萬餘例 !
中國流行「窮鬼套餐」餐飲業者哀嚎痛苦!消費下滑 北京 上海
中國流行「窮鬼套餐」餐飲業者哀嚎痛苦!消費下滑 北京 上海
江浙現「白菜房」!全國95個城市鶴崗化」!「第一經濟大省」的廣東
江浙現「白菜房」!全國95個城市鶴崗化」!「第一經濟大省」的廣東
習近平再次高調露面,有人指出一些「疑點」,也有人認為是打了質疑者的臉
習近平再次高調露面,有人指出一些「疑點」,也有人認為是打了質疑者的臉
 
致癌物超標229倍!韓國檢測SHEIN和Temu商品結果嚇人(圖) 2024/8/18 (147,682次)
不得了!中學生反內卷聯盟觸動中共高壓線(圖) 2024/8/17 (230,661次)
東莞走向沒落 世界工廠一去不復返了!(視頻) 2024/8/17 (30,464次)
傳北戴河元老責成習做檢討 達成8點共識 2024/8/17 (160,490次)
懷疑Temu為中共收集數據 美21總檢長關注 2024/8/17 (28,464次)
李強露面再有異常(圖) 2024/8/17 (147,074次)
「買房送飛機」房市捲入雲端 經濟跌向深淵(圖) 2024/8/16 (31,610次)
經濟崩了 中國人生活全面降級!(視頻) 2024/8/16 (31,220次)
正國級老同志提議恢復集體決策制度 習能聽嗎?(圖) 2024/8/16 (147,525次)

中共施壓帕勞與臺斷交 網友:吸取宏都拉斯教訓(圖) 2024/8/16 (29,168次)
我的鄉愁在臺灣(10)全球抗議中共指使泰警施暴(多圖) 2024/8/16 (31,382次)
李嘉誠用腳投票 長江基建到倫敦二次上市(圖) 2024/8/16 (37,487次)
中共向臺商招手又狂抓臺獨 臺商淪為無辜替罪羊 2024/8/15 (26,621次)
傳彭麗媛被趕出軍委考評小組 鐘紹軍辦公室被撤(圖) 2024/8/15 (140,811次)
絕望世代 年輕人已絕望!(視頻) 2024/8/15 (31,267次)
被北京激怒 以色列宣佈向菲律賓提供2架海上巡邏機(圖) 2024/8/15 (29,201次)
分析:習近平權威確實受到挑戰 但很快會露面 2024/8/15 (40,464次)
我的鄉愁在臺灣(9)妻子在泰國獄中(圖) 2024/8/15 (31,784次)
「摜蛋」變「炮蛋」 紅二代的目標是這倆常委(圖 ) 2024/8/14 (134,302次)
疫情突升溫 廣東淪陷 上海疫情兇猛!(視頻) 2024/8/14 (33,511次)
中國新冠染疫翻倍上升 接種疫苗者陽了N 次(圖) 2024/8/14 (143,547次)
中共的威脅明朗化 以色列視中共為「不受歡迎者」(圖/視頻) 2024/8/14 (37,221次)
板橋水庫潰壩事件中共諱莫如深 是世界人為災難之首(圖) 2024/8/14 (142,571次)
中國流行「窮鬼套餐」 餐飲業者哀嚎痛苦!(視頻) 2024/8/13 (29,456次)
威脅傷害猶太同學 康奈爾華裔學生被判21個月(圖) 2024/8/13 (26,812次)
美國經濟強勁 美銀不再預測經濟衰退(圖) 2024/8/13 (35,957次)
習近平不見蹤影 出事傳聞並非空穴來風(多圖) 2024/8/13 (151,579次)
忘恩負義 書生考場遭索命(圖) 2024/8/13 (109,403次)
從軍報官媒近期異常再說北京內部有事發生(圖) 2024/8/12 (123,656次)
王小洪張又俠發文挺習 京城政局吊詭(圖) 2024/8/12 (134,779次)
江浙現「白菜房」!全國95個城市「鶴崗化」!(視頻) 2024/8/12 (30,124次)
日媒:求生活穩定中國富人喜歡移居日本(圖) 2024/8/12 (27,627次)
習近平高調露面 張又俠表態異常 政治局會暗批蔡奇?(視頻) 2024/8/12 (31,956次)
網友被感動 大贊林鬱婷和教練「有格局有智慧」(多圖) 2024/8/12 (98,404次)
大量空姐失業 進退兩難 經濟太差 躺平!(視頻) 2024/8/11 (27,799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