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三中全会前定调 把党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人民报消息】推迟近一年的中共三中全会下周一(15日)起在北京召开,外界关注中共推出的经济政策,以解决当前的经济困境。在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媒体舖天盖地发表改革路线主调,就是要“把党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夏明认为,这实际上是“反改革”,已背离了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改革原意,又指香港亦正跟随走“政权大于一切”的管治路线,“为表忠甚至走得更狠”,恐前景堪虞。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中共党媒包括《人民日报》、《求是》等,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几日,刊出了大量评论文章,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改革政策”政策定调。
其中,《人民日报》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文章更强调: “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另提及,科技是中国的未来,所以更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学者:习近平提出“改革”实质上是“反改革”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系教授夏明向本台指出,习近平提出“改革”实质上是“反改革”,并认为其主张,实际上已背离了邓小平在1978年提出的改革开放总路线方针。
夏明说:“因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的主体思想,首先是放权……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习近平要党领导一切,而且他的那个极端、综合和全新国家安全观, 把政体安全、意识形态压倒一切的地位……公安部、国安部、统计部和宣传部,现在反而成为拉动经济四架马车,现在其实是在打著改革的旗号,去实行反改革。”
邓小平强调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揭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会议前,邓小平首先在官媒上发表多篇文章定调,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
到会议于12月18日正式召开,就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两个凡是”指的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从那次会议开始,改革开放就正式展开,可惜期间出现了不少波折,党内争论不休。直至1987 年中共十三大,中共总结了自1978年开始就“改革开放”衍生的争议,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总路线。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另外亦要坚持改革开放。
夏明:习近平主张令中国“进入自我封闭体系”
夏明认为,过去历届领导人,都是以邓小平倡议的经济建设作为施政,而习近平则以“强化国家统治为重心”。
夏明说:“最大分别在于,邓小平是要对外开放,利用外面各种资本……让中国人摆脱贫穷,并承诺等中国的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就实现民主化。但今天习近平不一样了,他认为中国已经富了,中国已经平视世界了,不必要再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是要向全世界指路……其实进入一种自我封闭体系。”
他认为,习近平最想挽救的是,其正面临倒塌的政权地位,而非当下的经济,加上习班子亦没有能力去救经济,故对中国未来经济前景不抱期望。他又认为,香港正跟随走“政权大于一切”的管治路线,“为表忠诚,甚至走得更狠”,恐前景殊途同归。
夏明说:“习近平显然认为,国有制是我们共和国的长子,长江三角洲就是维护他的政权一个基地,所以我认为香港的衰落和被掌控在中共政权中,已逐渐丧失影响力了,而香港领导人采取更激进控制政策,我认为会把香港毁得惨。”
另外,除了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政策,外界关注中共人事布局问题,包括前外长秦刚和前防长李尚福落马后一直未有官方定性,习近平夫人会否晋升为党内高层,甚至执掌军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