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路透新闻学研究机构(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新近发布的2024年数码新闻报告,指自国安法于2020年生效后,香港传媒的自我审查不断增加,部分敏感政治议题报导大减。有记者选择到海外重开新媒体,继续报导绝迹于香港主流媒体的新闻。去年香港外国记者会的调查指出,有三分之二的记者及编辑会避免撰写敏感题目,近四分三担心会因编采被捕。而律政司司长林定国日前在电台访问中,未有正面回应悼念「六四」或提及「光复香港 时代革命」是否成为禁忌,仅称要看环境,以及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意图。 「敏感」议题消失于主流传媒 自由亚洲电台翻查香港最全面保存新闻剪报的WiseNews平台,发现部分议题在2020年国安法生效后,报导次数出现断崖式下跌,除非涉及法律订立或修订、法庭判案,以及政府行动。 其中「光复香港 时代革命」口号大减九成四,即使用以规避法律风险的「光时」一词,在2022年后亦大减。「愿荣光」、「香港独立」、「罗冠聪」亦同告下跌,直至去年因播错国歌事件及国安通缉令后方有上升。
几名研究新闻自我审查问题的香港传媒学者,曾分析审查手法,由过往中共透过资本控制媒体老板的立场,以影响新闻议题设定,进化到网络新闻以点击率为由,减少甚至不做涉及政治及敏感议题的新闻,多做罪案、娱乐、生活的题材。 而据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的追踪调查,发现2021年有百分之24的市民认为传媒存有严重的自我审查,比9年前上升近21个百分点,同时认为传媒偏向减少报导,以至不报导关于中国及香港的负面新闻。 杜耀明:媒体宁自我审查免被检控 前浸会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杜耀明分析指,这些「敏感」议题因国安法下的新政,曾经主导议题的亲民主派媒体不复存在,加上政府大力打压公民社会,令媒体无任何行动可供报导;媒体亦出现良性自我审查,以免编采人员跌入法律陷阱而被检控。 杜耀明说:「对于那些报道的人本身,可能会构成一个很大的压力,特别是报馆那些负责人,假如就算他有心想报道的话,他都有这样的阴影,形成一个很合理地作自我审查,避免这些法律上的风险…… 自我审查就是良性的自我审查,就是为免这些同事掉进法律陷阱。连被动报导的机会都没有……你说主动去报道,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违法,我想是绝无仅有。」 海外媒体继续报导 去年「海外香港传媒专业人员协会」调查指,有数百名记者已经离港,有3分之2的受访者希望重返传媒行业工作,唯在海外重投本行颇为困难。有编辑、记者、制作人等,选择自己设立海外香港媒体,继续报导。据自由亚洲电台统计,现时约有十间海外香港媒体,主要位于英国及台湾。 梁嘉丽之前是苹果日报专题记者,去年在台湾成立《光传媒》。她见到主流传媒报导深度大减,愈来愈同质化,只采单边政府同建制的说法,而海外香港媒体,能为香港媒体应有的细节作补遗。 梁嘉丽:「光时、香港独立、《愿荣光归香港》这些歌都在香港境内成为禁语或禁歌……世界各地的游行集会都见到有不同的人挥旗、唱歌,这些报导都在主流媒体绝迹,我想大家都在摸索阶段,都不敢贸然做这些报道和尝试底线,海外媒体在这方面,就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光传媒创办人及总编辑梁嘉丽在台湾一大学分享经验。(RFA资料图片)
她补充海外香港媒体亦不会审查报导的用字,「我想这个角色也会看到补位的作用,因为当香港媒体不再报道的时候,香港的人其实很难知道或看不到海外是否还有人悼念,我想这个也是一个充权的作用。」 海外媒体经营困难 应连系海内外港人 问到如何持续经营,梁嘉丽直言七成读者来自香港,廿三条立法后不清楚政府怎去定义海外香港媒体,影响众筹收入,加上环球经济环境不佳,每日都要咬紧牙关。 前浸会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这个很视乎受众有几多,他们的支持有几长久呢?第二件事,很视乎打压和封锁有几严厉呢?第三方面就很考验所有非主流媒体运营者的意志、观念,意志是知道他有多大决心,挨到多久,挨到一代已经很厉害,几年都很厉害…接著下来,有没有人接力呢?」 他认为,这些媒体需要更深化读者的基础,制作更易消化的内容,令到留在香港的人及海外的读者群,能有更紧密的关系。 杜耀明:「这些媒体除了代表某种历史遗产, 如2019年社会运动反映出来香港人那种价值……我们要问在媒体有什么方面,通过资讯提供、观点讨论,可以令他们更有知识去面对眼前问题,这是同样重要的。」△(转自自由亚洲电台)